海底地震,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稱為什么
1、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稱為什么
在海底或濱海地區發生的強烈地震稱為海嘯。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
在一次震動之后,震蕩波在海面上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傳播到很遠的距離,正象卵石掉進淺池里產生的波一樣。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軌道運動在海底附近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
海嘯的危害
海嘯發生時,震蕩波在海面上以不斷擴大的圓圈,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它以每小時600-1000公里的高速,在毫無阻攔的洋面上馳聘1萬-2萬公里的路程,掀起10-40米高的拍岸巨浪,吞沒所波及的一切,有時最先到達的海岸的海嘯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淺灘海底;幾分鐘后波峰到來,一退一進,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2、海底地震是怎樣形成的
海底地震是海底的地下巖石突然斷裂而發生的急劇運動形成的。海底地震主要分布在大陸邊緣和大洋中脊,是由海底巖石突然斷裂發生的急劇運動而造成的。
海底地震可造成地面形成裂縫,還可引發海嘯把巨大海浪沖上岸,對沿海地區進行強有力的破壞。同時,海底地震發生的時候時,會從地心冒出很多有害的氣體,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的危害。一般在海底地震發生前,海平面會因地殼的形變異常升高或降低。同時,一些海洋生物會出現違反常規的舉動。
海底地震危害。
1、地面破壞。如地面裂縫、塌陷,噴水冒砂等。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沖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區的破壞。
2、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海底地震發生的同時,難免會從地心冒出很多有害氣體,會對海洋生物有嚴重。的危害。
3、對海底光纜的危害。海底鋪設了很多光纜,當地震發生的同時,會破壞海底光纜。
3、海底地震主要分布在哪里?
海底地震分布規律和發生機制的研究,是板塊構造理論的重要支柱。海底地震及其所引起的海嘯,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海底地震主要分布在活動大陸邊緣和大洋中脊,分別相當于洋殼的俯沖破壞與擴張新生地帶。兩帶的地震活動性質截然不同。
(1)活動大陸邊緣地震帶。位于板塊俯沖邊界,主體是環太平洋地震帶,此外還包括印度洋爪哇海溝附近,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溝及南桑威奇海溝附近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釋放的地震能量約占全球總量的80%。這里既有淺源(<70千米)地震,也有中源(70~300千米)地震和深源(300~700千米)地震,地震帶較寬。震源深度通常自洋側(海溝附近)向陸側加深,構成一傾斜的震源帶,稱貝尼奧夫帶。全球幾乎所有的深源地震,以及大多數的中、淺源地震都發生在板塊俯沖邊界。已知全球最大震級(8.9級)即發生在這里。
(2)大洋中脊地震帶。該處為分離型板塊邊界,只有淺源地震,地震帶狹窄、連續,寬度僅數十千米,釋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總量的5%。
4、海底地震一定會帶來海嘯么?
海嘯是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質變化引起的巨浪。由于海水的壓縮性很小,當受到地震能量的作用時,水體只能以同等規模的波動形式把能量傳遞出去。當海嘯波進入大陸架淺海,因深度急劇變淺,波高會驟然增大,這時可能出現10-20米以上波高的海嘯。在濱海區域,海嘯波能瞬時侵入農田村莊,然后又迅速退去。這樣反復多次,會給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