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地區,海灣地區指的是哪個海灣
1、海灣地區指的是哪個海灣
海灣地區指的是波斯灣。
波斯即伊朗的古稱而波斯灣是周圍一批國家共有的。公元一世紀的地理學家斯特拉波第一次用波斯灣來稱呼這一地方,而阿拉伯人則稱作這一地區為阿拉伯灣。
亞洲一些海域冠某國名或民族名,是國際地理標識(不是某國主權名稱):日本海、東中國海(不等于中國東海)、菲律賓海(有沿岸多國的領海而且大部分為國際公海)、南中國海(不等于中國南海)、泰國灣、孟加拉灣、印度洋、阿拉伯海(周圍很多亞非國家)、阿曼灣、波斯灣(波斯即伊朗而波斯灣是周圍一批國家共有的)。
按亞洲地理學的國際性外海命名規則,已經用阿拉伯之名命名了一個巨大海域(阿拉伯海),因此采用波斯(伊朗古稱)之名命名該海灣,更好標識、區別、記憶。
類似:安達曼群島屬于印度,已經用印度之名命名了一個巨大海域(印度洋),因此當代國際地理學和谷歌地圖采用緬甸海之名稱呼繼承英國舊稱的安達曼海。
氣候
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左右,夏季可達32℃以上。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塵暴和霾,秋季有颮和龍卷風。
波斯灣地處北回歸線高壓帶,氣候炎熱,海水蒸發量超過注入量,夏季水溫可達30-33℃,邊緣地帶甚至高達36℃,因此,波斯灣也是水溫最高的海灣。
海灣地區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東西兩岸又多為副熱帶干旱荒漠。水溫很高,西北部水溫為16-32℃,東南部為24-32℃,淺海區夏季水溫高達35.6℃,成為世界上最熱的海區之一。
高溫、干燥增強了海面蒸發力,年蒸發量達2000毫米以上,大大超過了年降水量(300毫米)和河流注入量的總和,因而海水鹽度較高,東南部為37-38,西北部為38-41,都大于霍爾木茲海峽以東的阿拉伯海,海峽兩側海區的鹽度不等,引起阿拉伯海海水從海峽表層流向波斯灣,而波斯灣中鹽度較大海水從海峽底層流入阿拉伯海。
2、海灣地區有哪些國家?
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
1、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于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里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
2、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國,簡稱“伊拉克”(Iraq),位于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于其東西兩側。
伊拉克的石油工業是其經濟支柱,原油儲量排名世界第四,僅次于委內瑞拉、沙特阿拉伯和伊朗。
3、科威特
科威特國,通稱科威特,是一個位于西亞地區阿拉伯半島東北部、波斯灣西北部的君主立憲國。在南部與沙特阿拉伯、北部與伊拉克分別接壤。同伊朗隔海相望,該國首都科威特城與該國名稱同名。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140億噸,居世界第七位。天然氣儲量為1.7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十八位。
4、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國,通稱沙特阿拉伯,簡稱沙特。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也門、巴林、卡塔爾等國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圣地。
5、巴林
巴林王國,簡稱巴林,是一個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巴林島為巴林最大的島嶼。沙特阿拉伯位于巴林西部,并可經由法赫德國王大橋連接;伊朗則位在巴林北方;卡塔爾半島位于巴林灣東南側。
巴林為首個步入后石油經濟的波斯灣國家。當前巴林經濟并不是依賴石油,自20世紀后期,巴林已投入巨資在銀行和旅游事業。
來源:百度百科——海灣地區
3、海灣國家包括哪些國家
海灣國家指波斯灣沿岸的8個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
“海灣國家”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世界上本有許許多多的海灣,每一個海灣都有自己的專門名稱,如北部灣、孟加拉灣等。
海灣國家以蘊藏豐富的石油聞名于世,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海灣地區的石油最先于1927年在伊拉克北部的基爾庫克附近被發現,10年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其他海灣地區國家陸續發現石油資源。
波斯灣介紹:
波斯灣位于亞洲西南部,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大陸的一個海灣,世界上最重要的內海之一,簡稱“海灣”。它介于阿拉伯半島和伊朗之間,全長1040公里,寬180-320公里,面積約25.9萬平方公里。
往東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與阿曼灣連接,出阿曼灣南口,通過阿拉伯海進入印度洋。在中東地區,海灣國家無論從經濟的角度,還是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說,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海灣國家
4、海灣地區八國是指哪些?
海灣八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
海灣地區總面積約為481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18億,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還有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和外籍移民,絕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
海灣及其周圍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國際通道。西方所需海灣石油的大部分,必須通過海灣唯一的出海航道霍爾木茲海峽運出。如海峽被切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經濟將受到致命打擊。因此,控制自海灣西岸經霍爾木茲海峽過阿曼灣到阿拉伯海的這條海上東西通道,就成了美國的重要戰略目標。
:
國際關系
在海灣八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巴林、卡塔爾)以及鄰近的土耳其、以色列等國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
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和90年代的海灣戰爭,便是這種復雜關系的集中反映。作為冷戰后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積極介入、 干預海灣事務。冷戰后海灣地區國際關系的發展變化,再次印證了“利益原則”的決定性作用。在國際關系中,政治意識形態、民族傳統等因素與利益相比往往會居次要地位。科威特等國家親美抗伊、依靠世界霸權抵制地區霸權的做法,也將引起復雜的后果。
海灣戰爭后,海合會六國大力發展與美國關系。沙特、科威特和巴林允許美國在其境內建立空軍基地;上述3國和卡塔爾允許美部署地面部隊,同意美在海灣地區設立中央戰區指揮部,監視該地區的事態動向。
來源:百度百科-海灣地區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