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漆,火漆是什么
1、火漆是什么
火漆是膠合劑。
古代火漆是膠合劑的一種,是把不同比率的焦油、辰砂和蟲漆(印度的天然漆)混合加熱成稍異于膠水、漿糊的特種膠合劑。
文具上固時常用到,即在日用上也經常使用,如一切重要文件的避免偷拆,以及封印一物等等,均須用及火漆。火漆的制成品為條狀物體,不易損壞,故無所謂包裝,也能發售。包裝分為二十條或一打分別包扎以便于發售。
起源發展:
火漆印章封代替了竹簡封、本牘封,是相對于“粘土封”的擴展和發展,在簡封之后才應使用。這就是說,火漆封印應該在公元2、3世紀的晉后時期,顯然是說法國人在1626年發明的封印太過遲緩。
中國發明通過印度傳入歐洲,當然可以查證;但漢武帝使用過火漆印文,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為在火漆印文之前,“泥封”也同樣要蓋印。
事實上,回顧火漆印章存在的形式,關鍵還在于認識其在傳遞機要信件和保護信息權益方面的歷史功績。自晉代以來,紙帛盛行,火漆封印,沿用至今,歷史悠久,并在各種重要文獻、珍品、文物出境和鑒定保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開辦全國郵局,規定信封應以紅條密封,并用毛筆規則書寫,蓋印印文,貴重之用火漆印文密封。雖然民國有變法,但繼舊制之后,還廣泛用于政府機要文件。
法國式火漆加封,火漆封口顏色區分內容,紅漆為官方文件,棕漆為宴請賓客,白漆為婚禮喜慶。令人關切的是,在萬國郵聯還采用了火漆封封,規定了用于各國有價信件和貴重文物包裝的封封。
2、用來封信封的火漆是什么
火漆是由法國人魯索在1626年左右發明。他通過試驗,把不同比率的焦油、辰砂和蟲漆(印度的天然漆)混合加熱成火漆,顏色呈紅色或棕紅色,再選用合適圖案的金屬模子,打印在尚未凝固的火漆上,冷卻后即可留下清晰圖案。
火漆是膠合劑的一種,稍異于膠水、漿糊的特種膠合劑。文具上固時常用到,即在日用上也經常使用,如一切重要文件的避免偷拆,以及封印一物等等,均須用及火漆。火漆的制成品為條狀物體,不易損壞,故無所謂包裝,也能發售。包裝分為二十條或一打分別包扎以便于發售。
火漆通常的形式為火漆棒(傳統火漆),但有些是帶芯的火漆,以及火漆顆粒。 需要使用時, 火漆棒切一小塊置于小湯匙,加熱融化后倒入在需要的信封口上,即可蓋章。
盡管火漆印既有著加密作用,也給人一種古老、神秘、高檔的形式感受,但是由于其制作過程的復雜性讓很多人棄用。
中國的火漆名叫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跡──蓋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于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
來源:百度百科-火漆
3、火漆玩法教程
火漆玩法教程如下。
步驟一:點上蠟燭。步驟二:將蠟粉放到熔蠟勺上,在火上烤一會兒。圖章大小不一,要根據大小來定蠟粒大小。還有的蠟條,直接放在熔蠟勺里,就像磨墨一樣,慢慢地融化。
步驟三:等蠟粒完全融化后,將液體蠟油倒入信封。此處注意,室內溫度要適宜,桌面要平整,移動要快,否則蠟粒會很快凝固或流失。
步驟四:在蠟油即將凝固的時候,將火印扣在上面,停留片刻,取出,完成。蓋面時要注意手的穩定,盡可能在中間蓋面,并確保將多余的蠟從四周擠出,以便形成一個完整的圓圈。
用于火漆印章的工具:印章,火漆勺,蠟燭,火漆蠟(或火漆粒)。許多喜歡用圖章來玩火的人都有一套非常精美的工具。一直覺得現在“工具”這兩個字的意義很虛無,像兒時的紅白機,雖然只有幾十種游戲,卻能承載對童年的全部回憶,而現在的手機,其工具性大到可以玩任何游戲,在兒時就不再有樂趣了。如此想來,火漆印章的珍貴也許是因為它的工具無可替代吧。
4、好看的火漆配方
火漆是一種傳統的工藝品,它是一種用于封印、裝飾等方面的有色膠料。近年來,隨著古風文化的熱潮,火漆作為一種文化元素,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那么,如何制作一份好看的火漆呢?
首先,要準備好所需要的材料。主材料有:蠟、松脂、樹脂、顏料等,而輔材料有:塑料袋、打火機、火爐等。
其次,根據配方的比例和步驟,開始制作火漆。一般來說,先將蠟、松脂、樹脂等主材料按比例倒入火爐中,然后用打火機點燃火爐,將主材料加熱熔化。接著,在保持加熱的狀態下,將所需顏料加入熔化的主材料中,攪拌均勻。最后,將火漆倒入塑料袋中,冷卻后即可使用。
對于火漆的配方,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常見的調配比例包括:3份蠟、1份松脂、1份樹脂;2份蠟、2份松脂、1份樹脂等。此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添加一些其他的材料,如金粉、珍珠粉等。
總體來說,制作好看的火漆需要根據配方的比例和步驟,熟練掌握火候以及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制作出來的火漆,不僅漂亮耐用,而且還富有個人特色。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