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大潮,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1、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簡介
錢塘江大潮,也稱海寧潮,是浙江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涌潮。世界著名涌潮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天文大潮之一。國際地理學界將錢塘江與南美亞馬遜河、南亞恒河并稱為“世界三大強涌潮河流”。
錢江觀潮位于杭州東北45公里海寧鹽官鎮(zhèn),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錢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shù)米。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觀潮始于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歷經(jīng)2000余年,已成為當?shù)氐牧曀住?/p>
歷史
觀賞錢塘秋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時,此風更盛。相傳農(nóng)歷八月十八,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經(jīng)規(guī)定,這一天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以后相沿成習,八月十八逐漸成為觀潮節(jié)。除農(nóng)歷八月十八前后三天觀潮節(jié)外,農(nóng)歷每月初與月中皆有大潮可觀,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距杭州50公里的海寧鹽官鎮(zhèn)是觀潮最佳處。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從明代起以海寧鹽官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觀潮之日,尤在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前后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涌。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
北宋詩人潘閬的《酒泉子》中寫道:“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這首詩便是錢塘江大潮當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
成因
天時
農(nóng)歷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陽、月球、地球幾乎在一直線上,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月球、太陽或其他天體對地球上單位質(zhì)量物體的引力和對地心單位質(zhì)量物體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繞地-月(日)質(zhì)心運動所產(chǎn)生的慣性離心力與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地利
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像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于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后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涌。
風勢
沿海一帶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助長了潮勢。
涌潮
錢塘江潮水的大小,跟潮水前三四個月的洪峰流量及洪水總量有關系,從洪峰流量和洪水總量的數(shù)值,可以估計到潮水的大小。水利河口研究院顧問、教授級高工韓曾萃表示,“2012年潮水可能比2011年稍小一些,但肯定比2004年、2007年、2008年等年份要大。”
杭州市水利設施監(jiān)管中心主任周鳴浩表示,很多人不了解錢江潮,不知道潮水的威力,覺得在潮水到來之前可以跑回大堤,周鳴浩說這種想法嚴重錯誤。他拿出了一組數(shù)據(jù):普通人奔跑速度只有每秒6-8米,而在大潮訊時,潮水的速度則可以達到每秒12米,只有亞洲飛人劉翔才能和潮水打個平手。
觀賞
最佳觀賞期
農(nóng)歷八月中旬是最佳觀潮時間。有“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美譽。其實,錢塘江涌潮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徑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氣候等許多因素制約。
例外陰歷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不必一定選在八月半。但秋潮要比春潮大,因為錢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臺風季節(jié);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對較少。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
最危險觀賞點
杭州市水利設施監(jiān)管中心主任周鳴浩認為,錢塘江南北兩岸根據(jù)地形不同危險程度不一,一般下游比上游危險。具體有8大危險點,觀潮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海寧大缺口、海寧老鹽倉、七堡、蕭山九號壩、下沙七格、蕭山美女壩、三堡和九溪。
周鳴浩特別強調(diào),一定不要在凌晨、潮汛期等危險時段進入危險地段,否則會因為無法看清或無法冷靜處理,喪失逃生的機會。根據(jù)錢塘江的涌潮特點,潮景壯觀之處往往是最危險之處,游客千萬不可走下堤塘到河灘及丁字壩上觀潮。
吞人事件
2007年8月2日,杭州錢塘江潮水瞬間淹沒了數(shù)十名江中嬉水的人。 2010年10月10日下午,在杭州錢塘江非觀潮點圍墾一工段水域發(fā)生錢塘江水卷人事件,共有6人落水,救起2人,4人失蹤。
2012年7月23日,錢塘江潮水卷入務工者3人。
2、錢塘江大潮介紹
錢塘江位于我國浙江省,最終注入東海,在它入海口的海潮即為錢塘潮,天下聞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來觀看這一奇景。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錢塘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shù)米,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從明代起以海寧鹽官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
錢塘江大潮有:
1、交叉潮
在海寧市丁橋鎮(zhèn),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
由于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個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后,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異常壯觀的交叉潮,呈現(xiàn)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
2、一線潮
看過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后,建議您趕快驅(qū)車到鹽官,等待觀看一線潮。未見潮影,先聞潮聲。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zhàn)鼓,震耳欲聾。遠處,霧蒙蒙的江面出現(xiàn)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墻,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橫在浪花中”。隨著一堵白墻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勢不可擋。
3、回頭潮
錢塘江南岸蕭山南陽的赭山美女壩和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為觀看錢江潮最佳景區(qū)。在美女壩觀賞的主要是“回頭潮”。“美女二回頭”回頭潮是指急速前進的潮水,遇到丁壩等人工阻礙物后形成的潮水。
位于錢江南岸蕭山南陽的赭山灣是錢塘江口一個向南凹進的大河灣。這里,有一道長約500米的"丁字壩"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瀾的巨臂。
3、錢塘江大潮最佳觀潮時間
錢塘江大潮最佳觀潮時間為農(nóng)歷八月十八。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錢塘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shù)米。農(nóng)歷8月18在錢塘江上檢閱水軍,以后沿習成節(jié)。除農(nóng)歷8月18日前后三天觀潮節(jié)外,農(nóng)歷每月初與月中皆有大潮可觀,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
在中秋佳節(jié)前后,八方賓客蜂擁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蛴瞿觐^潮大,涌上江岸,沖傷觀潮者。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從明代起以海寧鹽官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
大潮分類
交叉潮:又名十字潮,在海寧市丁橋鎮(zhèn),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于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個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后,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異常壯觀的交叉潮,呈現(xiàn)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
一線潮:遠處,霧蒙蒙的江面出現(xiàn)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墻,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橫在浪花中。隨著一堵白墻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勢不可擋。
以上內(nèi)容參考:百度百科—錢塘潮
4、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錢塘潮,天下聞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來觀看這一奇景。海潮到來前,遠處先呈現(xiàn)出一個細小的白點,轉眼間變成了一縷銀線,并伴隨著一陣陣悶雷般的潮聲,白線翻滾而至。
幾乎不給人們反應的時間,洶涌澎湃的潮水已呼嘯而來,潮峰高達3—5米,后浪趕前浪,一層疊一層,宛如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勢。
: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錢塘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shù)米。農(nóng)歷8月18在錢塘江上檢閱水軍,以后沿習成節(jié)。除農(nóng)歷8月18日前后三天觀潮節(jié)外,農(nóng)歷每月初與月中皆有大潮可觀,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
潮汐的出現(xiàn)是有規(guī)律的,農(nóng)歷初一、十五漲大潮。此時,月球、地球和太陽三個天體差不多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與太陽的引潮力幾乎作用于同一個方向,兩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漲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
到了初八、二十三,太陽、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時太陽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兩者合力最小,這時出現(xiàn)兩次最低的高潮和最高的低潮,稱為“半日潮”,通常,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現(xiàn)這種潮。
有些地方,兩次高潮與兩次低潮的潮差很大,漲落時間不等為“混合潮”。有的地方一天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高潮和低潮之間大約相隔12小時25分,稱為“全日潮”。
“錢江潮”主要由杭州灣入??诘奶厥獾匦涡纬桑贾轂惩鈱拑?nèi)窄,外深內(nèi)淺,是一個典型的喇叭狀海灣。出??诮鎸掃_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驟縮至20公里。到海寧鹽官鎮(zhèn)一帶時,江面只有3公里寬。
起潮時,寬深的灣口,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縮變窄變淺,奪路上涌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夾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攔門沙壩,潮水一擁而上,掀起高聳驚人的巨濤,形成陡立的水墻,釀成初起的潮峰。
“錢江潮”每日兩潮,間隔約12小時,每天來潮往后推遲約45分鐘,成規(guī)律地半月循環(huán)一周。潮頭最高達3.5米,潮差可達9米。
請?zhí)砑游⑿盘栕稍儯?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