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陸游,鵲橋仙陸游古詩原文及翻譯
1、鵲橋仙陸游古詩原文及翻譯
下面列舉出鵲橋仙陸游的古詩原文及翻譯:
鵲橋仙 華燈縱博
原文: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半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蘋洲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官家 一作:君恩)
翻譯:當年在裝飾華麗的燈臺縱情地博弈,騎著駿馬獵射馳騁,誰還記得我當年豪壯的軍旅生活?當年一起酣飲耽樂的人如今都已封侯進爵,只有我等獨自去做那隱居江邊的漁翁。
輕舟有八尺余長,撐著低低的三扇篷,獨自在煙雨中享受這長滿蘋草的水邊景色。鏡湖本來就屬于像我這樣的閑適之人,又何必非要你“官家”賜與不可呢?
鵲橋仙 夜聞杜鵑
原文: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翻譯:暮春時節,眺望江面,風雨連天.篷蔽的茅屋里,燭燈明滅,悄無人言.連樹林里的黃鶯都停止了鳴叫,惟有杜鵑,在月夜里孤苦哀啼.啼聲越來越遠,帶著深深的漆黑的影子,驚醒了我的夢,讓人清淚欲灑.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園的杜鵑,帶著故園的山、水,讓我不堪聽聞矣。
2、鵲橋仙陸游古詩原文及翻譯
《鵲橋仙》的全文如下: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翻譯:
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
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作者: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賞析: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3、《鵲橋仙》是一首什么詩?
《鵲橋仙》,詞牌[1] 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前后闋首兩句要求對仗。
橋仙》
宋 作者: 柳永
屆征途,攜書劍,迢迢匹馬東去。慘離懷,嗟少年易分難聚。佳人方恁繾綣,便忍分鴛侶。當媚景,算密意幽歡,盡成輕負。
此際寸腸萬緒。慘愁顏、斷魂無語。和淚眼、片時幾番回顧。傷心脈脈誰訴。但黯然凝佇。暮煙寒雨。望秦樓何處。
《鵲橋仙》
作者宋·陸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年豪舉?酒徒一半取封候,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斷蘋煙雨。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官家賜與!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前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陸游《鵲橋仙》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鵲橋仙》表達了詩人對于美好長久真誠的愛情的向往。全詞借牛女雙星的鵲橋相會寄托了作者對長沙歌女的戀情,起伏跌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表現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的哀婉情感。原文: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纖云弄巧》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