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度,什么是黏度?
1、什么是黏度?
液體在外力作用下移動時液體分子間產生內摩擦力的性質,稱為黏度。黏度還表示油膜厚薄的程度。對于潤滑油來說隨著環境溫度、工作溫度、機械負荷和轉速的變化,對黏度有著不同的要求。
2、黏度名詞解釋
黏度的解釋 液體或半流體流動難易的 程度 。流動越難的 物質 ,其黏度越大,如膠水、漿糊等都是黏度較大的物質。 詞語分解 黏的解釋 黏 á 像膠或糨糊的 性質 :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部首 :黍; 度的解釋 度 ù 計算 長短的器具或單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事物所達到的 境界 :程度。高度。風度。 分角的單位,一圓 周角 分為度:角度。 依照計算的 一定 標準 劃分的單位:溫度。濕度。經度。緯度。濃度。 電能的單位,
3、什么是粘度?
粘度指數表示一切流體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程度。粘度指數越高,表示流體粘度受溫度的影響越小,粘度對溫度越不敏感。
根據粘度指數不同,可將潤滑油分為三級:35—80為中粘度指數潤滑油;80—110為高粘度指數潤滑油;110以上為特高級粘度指數潤滑油。
粘度單位是“泊”和“斯”
運動粘度單位:1泊=0.1Pa.S=100mPa.s=100厘泊=100cP
動力粘度單位:1斯=cm2/s=100mm2/S=100厘斯=100cSt
粘度的測定方法
如轉桶法、落球法、阻尼振動法、杯式粘度計法、毛細管法等等。對于粘度較小的流體,如水、乙醇、四氯化碳等,常用毛細管粘度計測量;而對粘度較大流體,如蓖麻油、變壓器油、機油、甘油等透明(或半透明)液體,常用落球法測定;對于粘度為0.1~100Pa?s范圍的液體,也可用轉筒法進行測定。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粘度
4、黏度的定義是什么?
液體黏度,即液體的粘性的程度。也稱動力粘度、內摩擦系數等。流體的黏度主要是由于相鄰層流體層間以不同的速度運動時,層與層之間產生的摩擦造成的。因此,黏度較高的物質相對不容易流動;而黏度較低的物質相對容易流動。
液體的黏度和溫度壓力都有關系。
一個大氣壓下,不同溫度下水的黏度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到25度水的黏度為0.8949X10^-3 Pas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