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卷風是怎么形成的,龍卷風是怎么來的
1、龍卷風是怎么來的
龍卷風的形成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大氣的不穩定性產生強烈的上升氣流,由于急流中的最大過境氣流的影響,它被進一步加強。
(2)由于與在垂直方向上速度和方向均有切變的風相互作用,上升氣流在對流層的中部開始旋轉,形成中尺度氣旋。
(3)隨著中尺度氣旋向地面發展和向上伸展,它本身變細并增強。同時,一個小面積的增強輔合,即初生的龍卷在氣旋內部形成,產生氣旋的同樣過程,形成龍卷核心。
(4)龍卷核心中的旋轉與氣旋中的不同,它的強度足以使龍卷一直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風。
:
一、基本特點:
龍卷風,是一種具有一定破壞力的自然現象。一般情況下,龍卷風是一種氣旋。它在接觸地面時,直徑從幾米到幾百米,平均為250米左右,最大為1000米左右。
在空中直徑可有幾千米,最大有10千米。極大風速每小時可達150千米至450千米,龍卷風持續時間,一般僅幾分鐘,最長不過幾小時。
所到之處萬物遭劫。龍卷風漏斗狀中心由吸起的塵土和凝聚的水氣組成可見的“龍嘴”。在海洋上,尤其是在熱帶,類似的景象在發生稱為海上龍卷風。
龍卷風通常是極其快速的,每秒鐘100米的風速不足為奇,甚至達到每秒鐘175米以上,比12級臺風還要大五、六倍。風的范圍很小,一般直徑只有25~100米,只在極少數的情況下直徑才達到一公里以上;從發生到消失只有幾分種,最多幾個小時。
大多數龍卷風在北半球是逆時針旋轉,在南半球是順時針,也有例外情況。卷風形成的確切機理仍在研究中,一般認為是與大氣的劇烈活動有關。
二、EF分級
EF0級:風速在65-85英里每小時,約合105-137公里每小時,雖然較弱,但還是足以把樹枝吹斷,把較輕的碎片卷起來擊碎玻璃,一些煙囪會被吹斷。(出現幾率極高,53.5%)
EF1級:風速在每小時86-110英里每小時,約合138-177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屋頂吹走,把活動板房給吹翻,一些較輕的汽車會被吹翻或刮離路面。(出現幾率較高,31.6%)
EF2級:風速在111-135英里每小時,約合178-217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沉重的甘草包吹出去幾百米遠,把一棵大樹連根拔起,貨車可以刮離路面。(出現幾率中等偏低,10.7%)
EF3級:風速在136-165英里每小時,約合218-266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一輛較重汽車吹翻,樹木被吹離地面,房屋一大半被毀,火車脫離軌道。(出現幾率低 ,3.4%)
EF4級:風速在166-200英里每小時,約合267-322公里每小時,它們可以把一輛汽車刮飛,把一幢牢固的房屋夷為平地,樹木被刮到幾百米高空。(出現幾率很低,0.7%)
EF5級:EF5級風速超過每小時200英里每小時,也就是超過了322公里每小時,房屋完全吹毀,汽車完全刮飛,路面上的瀝青也會被刮走,貨車、火車、列車全部脫離地面。(出現幾率較低偏高,20%—45%)
來源:百度百科-龍卷風
2、龍卷風是怎么形成的
龍卷風主要是因為冷暖氣團相互碰撞形成。
龍卷風,即從積雨云中伸下的猛烈旋轉的漏斗狀云柱。是發生于直展云系底部和下墊面之間的直立空管狀旋轉氣流,它是一類局地尺度的劇烈天氣現象。其實龍卷風是冷暖氣團相互碰撞的結果,碰撞中形成了積雨云,積雨云內部也分高空氣流和低空氣流,強烈的上升氣流不斷跟下降氣流糾纏,就會發生強烈的水平軸的渦旋。
渦旋越轉越細、越轉越快,并開始向下伸展,就形成了龍卷的核心。它的風速一般在64公里每小時-512公里每小時之間。龍卷核心中的旋轉與氣旋中的不同,它的強度足以使龍卷一直伸展到地面。當發展的渦旋到達地面高度時,地面氣壓急劇下降,地面風速急劇上升,形成龍卷。
龍卷風的特點
龍卷風,是一種具有一定破壞力的自然現象。一般情況下,龍卷風是一種氣旋。它在接觸地面時,直徑從幾米到幾百米,平均為250米左右,最大為1000米左右。在空中直徑可有幾千米,最大有10千米。極大風速每小時可達150千米至450千米,龍卷風持續時間,一般僅幾分鐘,最長不過幾小時。
所到之處萬物遭劫。龍卷風漏斗狀中心由吸起的塵土和凝聚的水氣組成可見的“龍嘴”。在海洋上,尤其是在熱帶,類似的景象在發生稱為海上龍卷風。龍卷風通常是極其快速的,每秒鐘100米的風速不足為奇,甚至達到每秒鐘175米以上,比12級臺風還要大五、六倍。風的范圍很小,一般直徑只有25~100米。
3、龍卷風是怎樣形成的
龍卷風是冷暖氣團相互碰撞形成。
冷暖氣團相互碰撞中形成了積雨云,積雨云內部也分高空氣流和低空氣流,強烈的上升氣流不斷跟下降氣流糾纏,就會發生強烈的水平軸的渦旋。渦旋越轉越細、越轉越快,并開始向下伸展,就形成了龍卷的核心。它的風速一般在64公里每小時-512公里每小時之間。
龍卷風的產生條件包括近地面的風切變、垂直運動和不穩定能量。雷暴是能夠滿足以上條件的理想環境,也是引發龍卷風的主要原因,其中由超級單體引發的龍卷被稱為超級單體龍卷,其它情形被稱為非超級單體龍卷。
龍卷風的特點:
龍卷風,是一種具有一定破壞力的自然現象。一般情況下,龍卷風是一種氣旋。它在接觸地面時,直徑從幾米到幾百米,平均為250米左右,最大為1000米左右。在空中直徑可有幾千米,最大有10千米。
極大風速每小時可達150千米至450千米,龍卷風持續時間,一般僅幾分鐘,最長不過幾小時。所到之處萬物遭劫。龍卷風通常是極其快速的,每秒鐘100米的風速不足為奇,甚至達到每秒鐘175米以上,比12級臺風還要大五、六倍。
風的范圍很小,一般直徑只有25~100米,只在極少數的情況下直徑才達到一公里以上;從發生到消失只有幾分鐘,最多幾個小時。大多數龍卷風在北半球是逆時針旋轉,在南半球是順時針,也有例外情況。
4、龍卷風怎么形成
龍卷風形成的主要原因冷暖氣團相互碰撞形成。
龍卷風,即從積雨云中伸下的猛烈旋轉的漏斗狀云柱。是發生于直展云系(cumuliform clouds)底部和下墊面之間的直立空管狀旋轉氣流,它是一類局地尺度的劇烈天氣現象。龍卷風可見于熱帶和溫帶地區,包括美洲內陸、澳洲西部、印度半島東北部等。
龍卷風的季節性較弱,春季、夏季、秋季均可發生。一般發生在春夏過渡季節或夏秋之交(4~10月),以前者居多。按形態和產生環境,龍卷風可以分為多渦旋龍卷、陸龍卷(landspout)、水龍卷(waterspout)等。
龍卷風的風速通常在30至130米每秒,直徑小于2公里,活動范圍在0至25公里不等,持續時間在10分鐘左右,強度按增強的藤田級數(Enhanced Fujita scale, EF)可分為5個等級。塵卷風和火龍卷是與龍卷風相近的旋風(whirlwind),但不屬于龍卷風。
龍卷風的產生條件包括近地面的風切變、垂直運動和不穩定能量。雷暴是能夠滿足以上條件的理想環境,也是引發龍卷風的主要原因。
其中由超級單體(supercell)引發的龍卷被稱為超級單體龍卷(supercell tornado),其它情形被稱為非超級單體龍卷(nonsupercell tornado)。超級單體龍卷占龍卷風個例總數的80%,其強度和發展規模通常大于非超級單體龍卷。
龍卷風是一類氣象災害,現代天氣預報可以通過高頻率觀測對龍卷風進行預警,但對預報經驗有較高要求。此外一些地區也對龍卷風進行人工觀測和數據收集,即“風暴追蹤(storm spotting)”項目。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