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古詩《乞巧》《嫦娥》原文
1、古詩《乞巧》《嫦娥》原文
《乞巧》----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乞巧》注釋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又來到了,牽牛織女再度橫渡喜鵲橋來相會。
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戶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紅絲,至少有幾萬條。
《嫦娥》注釋
透過裝飾著云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宮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2、乞巧林杰古詩翻譯
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
七夕佳節,人們紛紛抬頭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婦女望著秋月穿針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注釋
乞巧節:古代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舊時風俗,婦女們于這一天牛郎織女相會之夜穿針,向織女學巧,謂乞巧。
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
幾萬條:比喻多。
3、家家乞巧望秋月全詩
家家乞巧望秋月全詩是: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線幾萬條。七夕,我觸摸到了你的氣息。幾度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七夕,我感受到了愛情的酸甜。在奶奶那個古老故事里的瓜棚底下,我聽到了秋蟲的呢喃,還有牛郎和織女深情的對白。
今夜,銀河奕奕,月白風清,七夕的天空屬于傳說中的那對戀人。而我,卻像街角那盞形單影只的路燈,一對對浪漫的戀人、一群群快樂的人群熟若無睹地與我擦身而過,在這座熟悉的城市,只有孤獨與我相伴。
把酒邀月,月已不勝量,風兒也醉得東倒西歪,在樹梢跳舞,空氣里到處都彌漫著纏綿,飄蕩著溫馨,燈火闌珊處,唯我獨憔悴,今夜的歡樂,與我無關,借酒澆愁,愁腸百結。
賞析:
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兄的名詩,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詩句淺顯易懂,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
4、“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這句詩是什么意思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浩瀚無際的天空,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
這句詩出自唐·林杰《乞巧》。全文如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創作背景
林杰幼年時,對牛郎織女的故事非常感興趣。抬頭觀望牽牛星和織女星,抱著美好的愿望,期盼他們能渡過天河相聚,于是有感而發寫下了《乞巧》這首詩。
賞析
《乞巧》這首詩描寫了民間七夕乞巧的熱鬧場面,詩句淺顯易懂,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牽動了人們善良美好的心靈,并喚起人們美好的愿望和豐富的想象,表達了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 饒平道韻樓,中國最大的客家土樓在哪?
- 饒家鼎,天才神童,12歲上高中,13歲被北大清華爭搶,他有何特殊之處?
- 饒了我吧 肉棒,《臉色蒼白的伙伴》初中時候看過的一篇小說,貌似是教材,作者沈石溪 .dodo1123
- 飄香劍雨續,飄香劍雨續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 飄飄灑灑紛紛揚揚,紛紛揚揚和飄飄灑灑有什么區別?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作者,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作者是誰
- 飄飄何所似,《旅夜書懷》翻譯及賞析內容有什么
-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出自哪首詩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是什么意思
-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文言文“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翻譯。
- 飄走的氣球,氫氣球我們都不陌生,那飛走的氫氣球都去哪了呢?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