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屆六中全會,七屆六中全會的內容 最好詳細~
1、七屆六中全會的內容 最好詳細~
全會著重討論在全國范圍內加速農業合作化運動問題。毛澤東主持會議。陳伯達代表中央政治局作《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草案的說明》的報告。鄧小平代表中央政治局作《關于召開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草案的說明》的報告。
全會根據毛澤東《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精神通過《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要求經過 3 個冬春在全中國范圍基本實現半社會主義的農業合作社。會議還通過《農業生產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作為建立和整頓農業合作社的依據。
會議最后一天,毛澤東作題為《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 》 的總結。全會后,農業合作化運動迅猛發展,出現了整鄉、整區、整縣實現合作化的高潮。
后續擴大會議:
七屆六中全會(擴大)于1955年10月4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
全會根據毛澤東《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通過了《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決議》共12個部分,其中最主要的內容有:分析了實現農業合作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規定了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基本原則和政策是“自愿和互利”,以及社員其他生產資料的一系列的具體政策。全會通過《關于召開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和《關于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辦法的規定》。為召開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做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2、每一屆召開幾次全體會議
每一屆召開幾次全體會議
一般召開7次“中央全會”,第一次是一中全會,第二次是二中全會,以此類推。所以每隔五年一次的換屆,就會有一次三中全會。按黨章規定,召開每屆“中央全會”次數不固定,但一年至少一次,一般一共召開7次。
“三”代表次數“三中全會”不止一次“中央全會”簡稱即第三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即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簡稱。
:
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根據黨章的規定,每五年召開一屆,五年中每年都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即幾屆幾次全會。如13大在1987年召開,14大是1992,15大是1997,16大是2002,17大是2007年召開的。
國政協會議可以參照人大會議。每五年為一屆。設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書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中是地位僅次于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的第四大正國級單位。
來源:
百度百科-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一二三四五六中全會主題
一般來說,一中全會主要是人事事項,選舉中央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紀律檢查委員會成員;二中全會主要是政治體制改革事項,如機構改革等;三中全會主要是經濟體制改革;四中全會主要是黨的建設方面;五中全會主要是國民經濟建設“五年規劃”方面;六中全會主要是全面從嚴治黨方面。
中央委員會一屆有幾種
黨的幾屆幾中全會,是指黨的中央全會。
黨的中央委員會一般每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這就是平時所說的“全會”或“中央全會”。
一般來說,每一屆中央委員會總共召開N次全體會議,分別簡稱為“一中全會”、“二中全會”、“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五中全會”等。“XX屆X中全會”,就是這樣產生的。比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的簡稱。
全會主題:
中共自1921年成立以來,至今有了十九屆中央委員會。自1990年代以后,中央全會召開機制日趨固定。每屆中委一般舉行七次全會,每次全會的任務各有側重。
“一中全會”選舉新一屆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和中央軍委。
“二中全會”為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最高檢察院與最高法院的換屆做組織準備。
每屆中委最后一次全會“七中全會”為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預熱。
在上述頭尾三次會議以外,其余四次全會則各有不同主題,如研究經濟、三農、黨建、行政體制改革等
一張圖看懂中國五套班子領導體系
所謂“五套班子”就是指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紀檢委,即各級黨政領導班子。
五套班子的關系為: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行政,政協參政,而紀委則為完善黨內監督而設立。
一開始是四套班子,就是黨委、人大、政府、政協,這是根據法律規定,形成的領導層次,也就是在黨委的領導下,人大監督政府,政協參政議政。
紀委是隨著形勢的發展,黨內監督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而設立的,從而形成五套班子。縣里的五套班子就是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和縣紀委。
1、“黨委”負責黨務,包括“黨管干部”,作出決策,包括研究和制定方針政策;
2、“人大”討論和通過重大事項,按“黨管干部”意圖,選舉政府等機關主要領導人,或質詢政府;
3、“政府”管理國家行政事務,具體落實和執行黨委決定;
4、“政協”參與議政,提出建議。
5、“紀委”完善黨內監督。
A、官員升級流程: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八級臺階。
B、準國級城市:香港、澳門2個特區城市。
C、省級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
D、副省級城市:沈陽、長春、哈爾濱、南京、武漢、廣州、濟南、杭州、成都9個城市和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5個計劃單列城市
E、準副省級城市:唐山市、大同市、包頭市、鞍山市、撫順市、吉林市、齊齊哈爾市、無錫市、淮南市、洛陽市等10個“較大的市”。
F、正廳級:一般地級市,正廳及以上為高級干部。
G、正處級:一般縣級市。
1、中共中央委員會、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五大家是正國級單位,其首長級別亦為正國級。
2、中央書記處是副國級單位,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是正國級,其他中央書記處書記都是副國級。
3、中央紀委是副國級單位,中央紀委書記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是正國級,中央紀委常務副書記同時兼任中央書記處書記是副國級,其他副書記都是正部級。省紀委為副省級單位,市紀委為副廳級單位,縣紀委為副縣級單位。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是副國級單位。依此類推,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為副省級單位,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為副廳級單位,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為副縣級單位。
5、部分中央直屬機構首長、省委書記是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個人級別是副國級。
6、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擔任的是正國級,其他副總理和國務委員都是副國級。
7、哈爾濱、長春、沈陽、濟南、南京、杭州、廣州、武漢、成都、西安、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等15個副省級城市的四大家首長個人級別都是副省級。
8、國防部部長、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總后勤部部長、總裝備部部長、海軍司令、空軍司令、二炮司令為中央軍委委員,享受副國級待遇。
9、副總參謀長、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后勤部政委、總裝備部政委、海軍政委、空軍政委、二炮政委、七大軍區司令和政委、武警部隊司令和政委、軍事科學院校長和政委、國防大學校長和政委是正大軍區級。
10、中央軍委辦公廳、中央軍委紀委、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央警衛局暨總參謀部警衛局、七大軍區空軍、三大海軍艦隊、北京衛戍區、新疆軍區是副大軍區單位。西藏軍區司令和政委、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司令和政委個人高配為副大軍區級。
11、武警黃金指揮部、武警森林指揮部、武警水電指揮部、武警交通指揮部、公安部警衛局、公安部消防局、公安部邊防局都是正軍級單位。
12、北京市武警總隊和新疆武警總隊是正軍級單位,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武警總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武警指揮部是副軍級單位。十四個武警機動師直屬武警總部指揮。
3、我國黨史上不同時期的重大事件要一條一條的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遵義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有瓦窯堡會議等等。
1、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后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和浙江嘉興南湖召開。出席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3人。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鑒于當時黨員人數少、地方組織尚不健全,決定暫不成立中央委員會,先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并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
2、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
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問題的會議。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七屆二中全會
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舉行,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34人,候補中央委員19人;
列席會議的11人,由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組成的主席團主持了此次會議。七屆二中全會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召開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會,會議做出的各項政策規定,不僅對迎接中國革命的勝利,而且對新中國的建設有重大作用。
4、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
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169人,候補中央委員112人。會議由時任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主持。全會的中心議題是根據鄧小平同志的指示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5、瓦窯堡會議
瓦窯堡會議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陜北子長縣瓦窯堡召開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劉少奇、秦邦憲、鄧發、何克全、李維漢、張浩(林育英)、楊尚昆、王稼祥、彭德懷、郭洪濤等十余人。
這次會議,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規模的抗日民主運動重新高漲的形勢下,為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和革命策略而召開的。會議分析了華北事變后國內階級關系的新變化,討論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等問題,批判了黨內長期存在著的“左”傾關門主義,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4、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什么時間在哪里召開?內容和意義分別是什么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內容:
1、大會討論并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章》、《兩個中國之命運》、《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的公報》、《論聯合政府》、《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斗爭》、《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完滿地實現黨的七屆六中全會的決議》、《論統一戰線》、《論解放區戰場》等。
2、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委員會和中央領導機構。其中,中央委員44人,中央候補委員33人。隨后召開的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主席。選舉任弼時為中央秘書長,李富春為副秘書長。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內容的歷史意義:
1、黨的七大的一個重大歷史功績是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即"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2、黨的七大另一個重大歷史性貢獻是將毛澤東思想寫在了黨的旗幟上,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國121萬名黨員。
中國共產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實現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空前團結和統一,它在總結了中國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正確的綱領和策略,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證。
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 饒平道韻樓,中國最大的客家土樓在哪?
- 饒家鼎,天才神童,12歲上高中,13歲被北大清華爭搶,他有何特殊之處?
- 饒了我吧 肉棒,《臉色蒼白的伙伴》初中時候看過的一篇小說,貌似是教材,作者沈石溪 .dodo1123
- 飄香劍雨續,飄香劍雨續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 飄飄灑灑紛紛揚揚,紛紛揚揚和飄飄灑灑有什么區別?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作者,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的作者是誰
- 飄飄何所似,《旅夜書懷》翻譯及賞析內容有什么
- 飄飄何所似 天地一沙鷗,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出自哪首詩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是什么意思
-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文言文“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翻譯。
- 飄走的氣球,氫氣球我們都不陌生,那飛走的氫氣球都去哪了呢?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