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診斷,如何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1、如何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建設步驟
一、企業文化的診斷
診斷的方法和原理是:把企業中層以上干部集中起來,把集團的理念,逐句念出來,請大家把聽到理念后,所想到的能代表這種理念的人物、事件說出來或寫出來。如果大部分人都能聯想到代表人物或事件,且事件相對集中,就說明企業的文化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但是,如果大部分人不能說出或寫出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就說明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沒有得到員工的認同,就更談不上對員工行為的指導作用。
另外一種診斷方法就是在全體職工范圍內進行企業文化的特征分析,根據特征分析給本企業定位,主要有三種類型:病態渙散型、被動防守型和主動建設型。
病態渙散型特征:共同的企業價值觀缺失;員工不關心企業成長;開拓進取精神受到壓抑;領導形象沒有感染力;企業部門之間、成員之間無法良好溝通。
被動防守型特征:按常規出牌,步調較齊一;缺少創新意識;滿足于現在成績;員工對企業的依賴較強;應變能力較弱;各部門間互相推脫責任。
主動建設型特征:擁有明確的、富于創新性的價值觀;員工自我實現意識較強;企業領導善于開拓進??;企業內部、外部關系通暢;強烈的危機感和風險意識;充滿生氣、鼓勵個人見解。
二、企業文化的提煉與設計
第一步:首先,讓企業找10位從創業到發展全過程都參加的人,讓他們每一個人講三個故事。
第二步:把重復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來,進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三步:找十個剛來企業一年左右的員工,最好是大中專學生,把整理好的故事講給他們聽。
第四步:把專家和有關企業領導集中封閉起來,對記錄的內容進行研究、加工,從中提煉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詞。這些詞經過加工,就是企業精神或企業理念;
第五步:按照提煉出來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詞,重新改編故事,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進行文學創作,寫出集中反映核心詞的企業自己的故事。
三、企業文化的強化與培訓
首先,對全體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
其次,樹立和培養典型人物。
再次,以企業文化理念與價值觀為導向,制定管理制度。
企業文化建設方法
1、晨會、夕會、總結會
就是在每天的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時間宣講公司的價值觀念??偨Y會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門和全公司的例會,這些會議應該固定下來,成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2、思想小結
思想小結就是定期讓員工按照企業文化的內容對照自己的行為,自我評判是否做到了企業要求,又如何改進。
3、張貼宣傳企業文化的標語
把企業文化的核心觀念寫成標語,張貼于企業顯要位置。
4、樹先進典型
給員工樹立了一種形象化的行為標準和觀念標志,通過典型員工可形象具體地明白“何為工作積極”、“何為工作主動”、“何為敬業精神”、“何為成本觀念”、“何為效率高”,從而提升員工的行為。上述的這些行為都是很難量化描述的,只有具體形象才可使員工充分理解。
5、網站建設
網站上進行及時的方針、思想、文化宣傳,企業網站建設專家米粒文化CEO指出,尋找專業的跟企業文化相關的網站建設公司進行,更符合、更貼近公司的企業文化。
6、權威宣講
引入外部的權威進行宣講是一種建設企業文化的好方法。
7、外出參觀學習
外出參觀學習也是建設企業文化的好方法,這無疑向廣大員工暗示:企業管理當局對員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為別人已經做到這一點,而我們沒有做到這些是因為我們努力不夠,我們應該改進工作向別人學習。
有關企業的故事在企業內部流傳,會起到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
9、企業創業、發展史陳列室
陳列一切與企業發展相關的物品。
10、文體活動
文體活動指唱歌、跳舞、體育比賽、國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5313136慶晚會,元旦晚會等,在這些活動中可以把企業文化的價值觀貫穿進行。
11、引進新人,引進新文化
引進新的員工,必然會帶來些新的文化,新文化與舊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種新文化。
12、開展互評活動
互評活動是員工對照企業文化要求當眾評價同事工作狀態,也當眾評價自己做的如何,并由同事評價自己做得如何,通過互評運動,擺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點,發揚優點,明辨是非,以達到工作狀態的優化。
13、領導人的榜樣作用
在企業文化形成的過程當中,領導人的榜樣作用有很大的影響。
14、創辦企業報刊
企業報刊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企業報刊更是向企業內部及外部所有與企業相關的公眾和顧客宣傳企業的窗口。
15、企業文化培訓
企業文化培訓是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培訓能幫助企業全員明確公司戰略、目標,更加系統有效的推行企業文化建設。
2、如何樹立企業文化?組織團隊?
樹立企業文化:
一、企業文化的診斷
診斷的方法和原理是:把企業中層以上干部集中起來,把集團的理念,逐句念出來,請大家把聽到理念后,所想到的能代表這種理念的人物、事件說出來或寫出來。如果大部分人都能聯想到代表人物或事件,且事件相對集中,就說明企業的文化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但是,如果大部分人不能說出或寫出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就說明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沒有得到員工的認同,就更談不上對員工行為的指導作用。
二、企業文化的提煉與設計
第一步:首先,讓企業找10位從創業到發展全過程都參加的人,讓他們每一個人講三個故事。
第二步:把重復率最高的故事整理出來,進行初步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
第三步:找十個剛來企業一年左右的員工,最好是大中專學生,把整理好的故事講給他們聽。
第四步:把專家和有關企業領導集中封閉起來,對記錄的內容進行研究、加工,從中提煉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詞。這些詞經過加工,就是企業精神或企業理念;
第五步:按照提煉出來的反映精神或理念的核心詞,重新改編故事,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進行文學創作,寫出集中反映核心詞的企業自己的故事。
三、企業文化的強化與培訓
首先,對全體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
其次,樹立和培養典型人物。
再次,以企業文化理念與價值觀為導向,制定管理制度。
如何組織團隊:
第一單元:打碎自己,走進系統
放下身段、放下經驗,空杯融入,用全新的經濟效益迎接企業變革。企業內少了證明問題,多了解決問題,員工間多些包容,少些爭執,多些接納,少些摩擦。走進系統,輕松成就事業。
第二單元:重塑團隊,凝聚士氣
突破團隊心理誤區,適應變革環境,遵循規則、制度底線。不抱怨,不指責,目標一致,讓團隊去超越。目標清晰,文化統一。敢于承擔、付出,學會負責任。換位思考,使其更理解領導,更支持企業的發展。
第三單元:PK機制,結果導向
變革是一種常態,營造正面語言氛圍,敢于行動要結果,只有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落后總要挨打,強者總希望變革成長,課程幫助受訓員工認識責任的內涵和樹立自己的責任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從自身做起,更好的擔負起工作責任,建立團隊間承諾、責任和承擔心態;懂得上下級之間的換位思考,使其更理解領導,更懂得付出,更支持企業的變革發展。
第四單元:模擬考核、推進導入
信息不對稱,導致決策偏差,企業內部執行不力,員工與管理者的溝通往往是讓受訓員工體會并建立要像愛自己的家一樣愛企業,像愛自己的親人一樣愛伙伴的思想理念,懂得從自己做起,讓企業充滿愛和溫暖。
第五單元:愛在當下、榮辱與共
感謝來自心靈,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企業的風雨同舟,感恩同事的攜手共進,感恩客戶的協同發展。愛是根源、愛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體驗愛、責任、付出。做到不但有孝心,更有孝力。
第六單元:接納變革、系統制勝
包容他人,以心胸寬闊、博愛對待團隊,世界是美好的,主動的接納是境界。主動敞開心扉就是給自己的舞臺更寬廣。幫助受訓員工在對企業過去成長歷程的回顧中,認識企業的強大和團隊的力量,從而建立和增強對企業未來發展的信心和事業心。
3、企業文化如何測評?
企業文化測評是為建設企業文化,總的來說企業文化測評包括企業文化診斷以及應用兩大功能。企業文化測評需求包括組織氛圍、員工滿意度、企業文化現狀、員工價值觀取向不同維度。
丹尼森的組織文化模型
衡量組織文化最有效、最實用的模型之一是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著名教授丹尼爾.丹尼森(Daniel Denison)創建的“丹尼森組織文化模型。丹尼森的組織文化模型是在對大量的公司研究后,總結出組織文化的四個特征:適應性、使命、參與性和一致性。
參與性(involvement):涉及員工的工作能力、主人翁精神(ownership)和責任感的培養。公司在這一文化特征上的得分,反映了公司對培養員工、與員工進行溝通,以及使員工參與并承擔工作的重視程度。
一致性(consistency):用以衡量公司是否擁有一個強大且富有凝聚力的內部文化。
適應性(adaptability):主要是指公司對外部環境(包括客戶和市場)中的各種信號迅速做出反應的能力。使命(mission):用于判斷公司是一味注重眼前利益,還是著眼于制定系統的戰略行動計劃。
上述四個特征中,每個又各有三個維度,12個維度分別相應地對市場份額和銷售額的增長、產品和服務的創新、資產收益率、投資回報率和銷售回報率等業績指標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組織氣氛測評
組織氣氛測評通過問卷來使人們了解組織氣氛或工作環境以及組織氣氛是如何產生又是怎樣對人們的工作產生影響。
1、組織氣氛的涵義、測量與對企業的意義:組織氣氛不是員工滿意度,也不是蓋洛普公司著名的Q12測量方法。它們之間的異同在哪里?組織氣氛決定企業70%的績效,組織氣氛測量的方法與時間以及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
2、組織氣氛的維度:包括進取性、責任性、明確性、靈活性、獎勵性、凝聚性等六個維度。
3、組織氣氛建設的方法:
1)進取性:建立進取的文化,追求卓越的精神與導向
2)責任性:建立自主性的工作流程,鼓勵承擔責任,適度的風險容忍機制
3)明確性:建立企業愿景、方向與目標,明確組織對崗位的目標與期望
4)靈活性:建立官僚最小化的流程,鼓勵創新
5)獎勵性:建立績效導向,加強認可與表揚,賞罰分明,令行禁止
6)凝聚性:通過團隊活動、工作環境、人際互助關系等樹立合作與奉獻精神,通過營造外部競爭與慶賀勝利等方式營造團隊自豪感。
4、組織氣氛的測度與診斷輔導:包括問卷測度與分析、診斷與建議、跟蹤改進
員工滿意度測評
員工滿意度調查(Employees Satisfaction Survey)是一種科學的管理工具,它通常以調查問卷等形式,收集員工對企業各個方面的滿意程度,員工滿意度調查主要功能有:
通過“員工滿意度調查”這個行為,企業向員工表示對其的重視;
搭建一個新的溝通平臺,為更多真實的信息鋪設一個反饋的渠道;
系統的、有重點的了解員工對企業各個方面的滿意程度和意見;
明確企業最需要解決的相關問題即管理的重點;
檢測企業重要的管理舉措在員工之間的反映。
企業文化現狀評估測評
1997年,Pierre DuBois & 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企業文化測量和優化量表(Organizational Culture Measurement and Optimization)其中包括用于組織分析的模型和用于企業文化研究的步驟。其模型包括七個方面:
(1)社會——經濟環境(包括社會文化環境和市場競爭等;
(2)管理哲學(包括使命、價值觀、原則等)
(3)對工作情景的組織(包括企業組織結構、決策過程等)
(4)對工作情景的知覺(包括對工作的知覺和對管理的知覺)
(5)反應:組織行為(包括工作滿意度、工作壓力.工作動機和歸屬感等)
(6)企業經營業績(質和量兩方面)
(7)個人和組織變量(包括年齡、職位、個人價值觀等)
正如一個木匠不能用錘子解決所有問題一樣,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毫無捷徑可言,沒有任何新方法能讓一名管理者從平庸走向出色,或者立竿見影地扭轉大局。然而,優秀的管理者是那些不斷尋求更有效的思想、方法與實踐并囊之于工具箱中,再輻射到商業環境中去的人。
接受一種管理工具,往往意味著接受一種新的管理思想;接受一種新的管理思想,往往要求改變許多管理行為;;改變管理行為,才能使企業不斷追求卓越。
4、請問企業文化建設一般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下手啊?
企業文化建設一般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下手:
一、企業文化的診斷
組織討論企業的理念積企業文化,分析理念和文化的含義,討論理念的內容,使企業文化和企業理念沒有得到員工的認同。
二、企業文化的提煉與設計
組織部分參與企業從創業到發展全過程的人員,編寫企業的發展故事,請專家種有關領導對故事加工整理,提煉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故事精神的詞。這些詞經過加工,就是企業精神或企業理念。
三、企業文化的強化與培訓
首先,對全體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
其次,樹立和培養典型人物。
再次,以企業文化理念與價值觀為導向,制定管理制度。
這樣就能把企業文化建設得十分理想。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