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岳拾金不昧,何岳得金不昧
1、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得金不昧的譯文是什么,告訴我,馬上
2、文言文《何岳得金不昧》的全文翻譯
《何岳得金不昧》的全文翻譯
何岳,別號畏齋。
秀才何岳曾經在夜間走路時,撿到銀子二百多兩,不敢和家里人說這件事,擔心家里人會勸告他把銀子留下。第二天早晨他帶銀子回到拾到銀子的地方,看到一個人回來尋找。何岳問那個人銀子的數目和封存標識,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銀子還給了他。那個人要分一些銀子給他來感謝他,何岳就說:“我拾到銀子而且別人又不知道,銀子全都可以成為我的財物啊,我為什么要貪圖這幾兩銀子的好處呢?”那個人感謝了他才離去。
何岳曾在當官的人家教書的時候,那個當官的人要去京城,寄存一個箱子給何岳,箱子里面有幾百兩銀子。告訴何岳等有機會的時候再來取回。他一離開就是幾年,沒有任何消息。何岳聽說那官員的侄子有別的事到南方來,就把箱子交給那官員的侄子,托他帶回給那位去京城的官員了。
何岳是一位窮秀才,他撿到銀子就還給別人,短時期內不起貪心還可以勉勵:但那官把銀子寄在他家多年,卻毫不動心,這種高尚的品質遠遠超過了普通人。
出處
選自明 周暉《金陵瑣事》
作品原文
秀才何岳,號畏齋 ,嘗(1)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2)留金也。次早攜至拾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3)皆合,遂(15)以還之。其人欲(4)分數金為(5)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6)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又曾教書于宦官家(7),宦官有事入京,寄(8)一箱于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9)他日(10)來取。"去(11)數年,絕(12)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13);寄金數年,略不(14)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注釋
(1)嘗:曾經。
(2)令:讓
(3)封識:封存的標記。
(4)欲:想要。
(5)為:作為。
(6)利:貪圖,形容詞作動詞用。
(7)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稱。
(8)寄:寄托。
(9)俟(sì):等待。
(10)他日:有一天。
(11)去:離開。
(12)絕:斷絕。
(13)暫猶可勉: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暫,短時期;勉,勉勵。
(14)略不:一點也不。
(15)遂:于是,就。
賞析
何岳行為端正,很孝敬父母。處理方式穩當,給別人錢時先問清情況確定錢的主人。不貪圖他人財物,即使時隔多年、無人知曉、主人也沒主動要,他也主動還給那人的侄子
為什么要強調"非取箱也"
突出何岳主動交出那個官員寄放在他這兒的箱子,表現了何岳不貪圖他人錢財的高尚品質。
文末指出何岳是"一窮秀才",這樣寫的用意是?
寫出了他貧窮的境況,進一步突出他拾金不昧、毫不貪心的優良品格。
思考與練習
1、用現代漢語解釋下面句子的意思。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
2、何岳拾金不昧的美行,值得贊揚,請你對這人的行為作簡要評價。
參考答案
1、拾到銀子卻沒人知道,那銀子就都是我的了,又怎會貪圖這幾兩銀子呢?
2、何岳行為端正,處理方式穩妥,從不貪圖他人財物。
作者簡介
周暉是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吉甫。弱冠為諸生。至老仍好學不倦,博古洽聞,多識往事。性好編錄,巾箱恒滿,吟詠自適,不求人知。有《金陵舊事》、《金陵璅事》。
周暉一生交游廣泛,不追求功名,被稱為南京“隱士之杰”老而好學,所記信而有征,如海瑞事跡、倭寇犯南京等皆可補正史之缺。故該書歷來備受學者重視,初刻本今存。隱居在門西花露崗一帶的尚白齋,但知識淵博,學養深厚,名氣馳譽鄉里。
3、何岳得金不昧的原文
秀才何岳,號畏齋 ,嘗(1)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2)留金也。次早攜至拾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3)皆合,遂(15)以還之。其人欲(4)分數金為(5)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6)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又曾教書于宦官家(7),宦官有事入京,寄(8)一箱于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9)他日(10)來取。”去(11)數年,絕(12)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13);寄金數年,略不(14)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4、何岳得金不昧的性格特點
何岳行為端正,很孝敬父母。處理方式穩當,給別人錢時先問清情況確定錢的主人。不貪圖他人財物,即使時隔多年、無人知曉、主人也沒主動要,他也主動還給那人的侄子
為什么要強調“非取箱也”
突出何岳主動交出那個官員寄放在他這兒的箱子,表現了何岳不貪圖他人錢財的高尚品質。
文末指出何岳是“一窮秀才”,這樣寫的用意是?
寫出了他貧窮的境況,進一步突出他拾金不昧、毫不貪心的優良品格。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