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綱領,共同綱領名詞解釋
1、共同綱領名詞解釋
共同綱領,是指由共同綱領性文件表述的全體中國人民的長遠目標和共同理想。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并予公布?!豆餐V領》包括:序言;總綱;政協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八章六十條。
《共同綱領》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是在民主集中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央人民政府為國家最高政權機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在軍事上,人民解放軍和人民公安部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建立的統一的軍隊;在經濟上,實行“以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達到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之目的”的根本方針;在文化教育上,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建設人才為主要任務;在民族政策上,實行團結互助,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外交上,堅持獨立、自主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的原則。
2、《共同綱領》是何時頒布的
《共同綱領》是1949年頒布的。
《共同綱領》包括:序言;總綱;政協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八章六十條。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
第一屆全體會議制定通過了起到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了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繪了建立建設新中國的宏偉藍圖。
《共同綱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以前的建國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豆餐V領》對于團結一切力量,徹底完成民主革命和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起了重大的作用。
共同綱領的主要內容
1、關于國體和政體,《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新民主主義國家,即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中國各民主階級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爸腥A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各級政權機關都實行民主集中制”。
2、關于人民軍隊和軍隊建設,《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統一的軍隊,即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人民公安部隊”?!皯訌姮F代化陸軍,建設空軍和海軍,鞏固國防”;“實行兵役制度,維護地方秩序”。
3、關于文化教育,《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是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應著眼于“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和“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疤岢珢圩鎳?、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公共財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人民的公共道德”。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3、《共同綱領》的內容是什么?
《共同綱領》定位為新中國的人民大憲章,在一個時期內將起到臨時憲法的作用?!豆餐V領》規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政治基礎。國體和政體是要解決的基本問題。關于新中國政權的性質,即國體,《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關于政權的組織形式,即政體,《共同綱領》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
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新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同國體、政體相適應的,還有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經過相互合作、反復比較,鄭重地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為新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關于國家結構形式,《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應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區域大小,分別建立各種民族自治機關。
由此,基本確立了在我國統一的國家內,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這個基本政治制度。
關于人民政協,《共同綱領》規定: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組織形式。其組織成分,應包含有工人階級、農民階級、革命軍人、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少數民族、國外華僑及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的代表。
在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由全國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執行了全國人大的職權;在全國人大召開后,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繼續發揮作用。
《共同綱領》是全國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現,是中國人民百年革命經驗的總結和成果,是新中國的建國綱領和建設藍圖,在全國人大制定憲法之前,它具有臨時憲法作用。
《共同綱領》的起草、制定和通過表明,中國共產黨的最低綱領即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已被集中代表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階級、各少數民族、海外華僑及其他愛國民主人士意志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所一致接受,成為全國各族各界廣泛團結的政治基礎。在整個新民主主義建設時期,《共同綱領》成為全國一切黨派、團體、個人的行為活動的共同準則。
4、共同綱領名詞解釋是什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9月29日通過。2011年收入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二十六冊。
《共同綱領》包括:序言;總綱;政協機關;軍事制度;經濟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八章六十條。
中國概況: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后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代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共同綱領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