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 研究生留學作品集,ux設計留學
ux 研究生留學作品集,ux設計留學
ux 研究生留學作品集的今日更新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更新,更是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今天,我將和大家探討關于ux 研究生留學作品集的今日更新,讓我們一起探討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文章目錄列表:
1.交互設計作品集應該準備哪些內容2.陳露:從銀行到設計學院,我是如何轉行設計師的
3.拉夫堡大學的入學要求
4.UI交互設計需要學什么呢?
5.羅德島設計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容易找到工作嗎?
交互設計作品集應該準備哪些內容
一篇很好的譯文,超有用!
作為一名交互招聘人員,我經常被問到,“我應該怎樣開始創建我的作品集?標準是什么?我怎樣才能讓它變得更好?”
在這篇文章里我就把我經常給面試者的建議分享一下。
真的有必要做交互設計作品集嗎?交互設計行業比起其他行業,教育背景和工作經驗沒那么具有決定性,因此交互設計作品集可能比你的簡歷更重要。在HR真正見到你之前,你的作品集充當了第一次見面的作用。
如今交互職位空缺的數量逐年增加,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上有更多的交互設計師求職者。所以,你想要脫穎而出的話,僅僅依靠你的簡歷是不夠的。
與10年前相比,現在的許多公司都清楚他們想要具備什么特質的新員工,因此你需要向他們表現出你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幾乎決定了你是在簡歷一關就被pass掉,還是能去面試。
除了專職的交互設計師角色,還有一些職位是混合了包含交互設計在內的多種角色,因此這是展示你在項目中承擔了多種工作的絕佳機會,比如說做了UI設計,戰略決策或監督Web開發。
你的作品集也是展示你個性的窗口。在一個更注重雇用符合企業文化的人的時代,作品集是展示你能契合公司文化的絕佳機會。鑒于大約99%的簡歷遵循相同的格式,因此在簡歷中傳達你的個性就要困難得多。
交互設計作品集的用途是什么?我認為,一個好的交互設計作品集起碼表明,這個人有費心力以最好的方式表現自己,并且能清晰且有審美力地呈現他們的相關作品。
作品集應該能表現你是誰,你能做什么,以及你尤其擅長的交互設計部分。記住:不要依賴你的簡歷。據統計,招聘人員平均只花6秒鐘看你的簡歷。他們會在簡歷中尋找四個關鍵部分:你的姓名、當前職位、之前的職位和教育背景。
簡歷大體是無聊的,但作品集不需無聊。
你的作品集應表明出你與你所申請公司的文化適應性。不要害怕在設計集中添加一些個性或自己的風格。它是一個能讓面試官眼前一亮,讓你脫穎而出的機會。
交互作品集中應該有什么?根據你的資歷,你想要工作的公司,你居住的國家的不同,你的作品集內容會各式各樣。但無論你的級別如何,為了抓住HR的注意力,有一點你需要做——展現出設計流程。
這就像中學化學課上,當你做化學實驗時,你必須詳細說明你的假設,你使用的工具,你和誰一起工作,你到底做了什么,以及最終結果是什么。這也正是交互作品集應該有的內容。
對于每個項目,我希望看到:
問題是什么
你和誰一起工作
你用了什么工具
探索階段(你是如何著手解決問題的)
你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低保真線框圖、原型、草圖、用戶畫像、用戶路徑和研究
最終結果(包括你的工作成果,以及經手UI設計師和開發之后的最終成果)
(使用墨刀可制作線框圖和交互原型,并可獲取原型分享鏈接和導出,方便你整理交互作品集)
如果有個沒有任何交互背景的人看到你的作品集,你呈現的過程應該讓他們能夠理解。
我也喜歡在交互作品集中看到“敘事”,即“情節發展”。在流程的每一部分之間,解釋一下為什么要進入流程的下一個環節——是時間用完了嗎?你覺得你的數據有統計學意義嗎?這將有助于HR深入你的頭腦,了解你如何處理問題。
如果你沒有進行任何UI層面的設計,我建議你仍然在你的交互作品集中展現產品的最終高保真原型(當然,注明下這不是你的工作內容)。以我的經驗,公司希望看到你的工作是如何轉化為最終式樣的產品的。
如果該公司在招聘交互設計師方面還不是很成熟,那這一點就更重要了,因為他們可能無法自己想象你的交互是如何轉化為最終產品的。
向公司展示交互稿如何轉化為最終產品,可以讓他們意識到擁有一個交互設計師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UI設計師。
如果你想要一個復合性的職位,那你的作品集就不應該只展現出視覺層面的成果,比起其他能展現出綜合能力(包括用戶中心設計的方法和實踐)的候選人,你的作品集就顯得不那么“對口”。
當然,如果你最好的天賦是在視覺層面,而且這是你的激情所在,那也許你應該堅持這一點,而不是稀釋自己的能量去做一個兼職交互設計師,主持不情愿的用戶訪談和創建人物角色~
本文由墨刀編譯自?TOM COTTERILL?的?How To Create A UX Design Portfolio: Tips From A Senior UX Recruiter
陳露:從銀行到設計學院,我是如何轉行設計師的
7月26日,知群舉辦的中國產品設計大會-乘風破浪專場完美落下帷幕。我們邀請到了創新工場COO 陶寧、產品戰略專家梁寧、小米生態鏈高級總監陳露、知乎市場&增長總經理來原、克魯創始人兼CEO王小雨、行言科技副總裁尹玫等多位女性老師就產品設計、職業發展、職業建議 進行了主題演講和訪談討論。在長達7個小時的議程中,各位老師金句頻出,留下了很多精彩的內容。
此篇分享的是 小米生態鏈總監陳露老師 的演講實錄,陳露老師以及本場其他嘉賓的 演講視頻回放,和完整ppt,均在知群訓練營里, 點擊即可免費申請訓練營 ?或 關注知群公眾號,后臺回復「訓練營」免費申請訓練營?
小 米生態鏈總監陳露老師 的分享題目是 《從銀行到設計學院,我是如何轉行設計師的》 講講她當年是如何從傳統行業的銀行職員轉行成為一名設計師。 點擊即可免費申請訓練營
給大家看一張老照片,這是1998年我在銀行工作的照片。因為我的高中讀的是職業高中,所以高中畢業之后我就去了銀行工作。我記得我剛剛到銀行實習的時候才17歲半,所以我要等到滿了18歲才可以開始正式的為顧客辦理業務。?
這張照片是剛剛工作不久,那會我們還沒有統一的穿制服,還穿著便服。后來銀行改革之后才要求所有職員穿制服。所以這張照片中我還穿著T恤為別人辦業務。 這張照片是我一個同事幫我拍的,也是唯一一張我在銀行工作時候的照片。那時候我十八歲,現在看一下也是非常的感慨。
現在我是小米科技的設計師,在小米工作也快十年了,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當年怎么從銀行的職員到設計師的。
要問當年我為什么選擇在銀行工作,其實也不是我選擇。就像剛剛梁寧老師講的, 很多時候你的人生經歷是你的父母幫你規劃的 。在銀行工作就是我父母為我做的規劃。本來初中畢業的時候是可以去讀一般的高中,然后高考的,而我的父母覺得女孩子早點工作比較好,所以高中畢業之后我就去了銀行。
那會兒在銀行工作的時候,其實也是很有趣的。因為懵懵懂懂,然后就開始給別人辦業務。每天的工作就是為別人辦業務數錢,就是來來回回地數錢,很多人說羨慕我可以天天數錢,問題是數的也不是我的錢,是幫別人數錢。
直到某一個契機,讓我開始對設計產生了興趣 。有一次我去看了一個展覽,那是一個海報展,當時我在銀行的時候也幫儲蓄所畫一些海報,大概是手繪的POP海報,就是說去看一看展覽,希望從展覽中獲取一些靈感和啟發。那個展覽里面有一個設計師叫Nikulaus Troxler,他是一位瑞士的平面設計大師,他做的海報基本上都是跟爵士樂有關。?
Nikulaus Troxler海報在看展的現場我就遇到了一隊人,是一位老師帶著一群學生,然后他們在交流,我就蹭著聽了一下。老師會對跟每個同學講一講這張海報是怎么樣的,他表達了什么。我就一路跟著他們大概聽了一個多小時,特別的震撼。突然之間,我意識到這才是我的興趣,我的興趣是設計!當時也不知道“設計”這個詞,就覺得做這些海報,還有這些色彩,是我自己向往的,也是我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反觀當時銀行的工作會很枯燥。
在銀行的時候,我每天除了上班之外,下班要去上課,那時候還在考一個成人高考之后的一個大專文憑,那會兒準備在兩年的時間之內把這個東西拿下。每天工作除了上班,6:30下班之后去上課,一直到9:30下課回家,所以每天我就覺得很枯燥。?
當時看完這個展廳后,我 就問自己我的興趣是什么,我真正熱愛的是什么?然后我想想未來十年之后我會干什么? 即便我現在每天工作,然后我拿到我大專文憑,然后按照職業規劃我可能會成為初級職員、高級職員、負責人。但是,這是真的我想要的嗎?我感覺我真的熱愛的不是這個!我一想到我未來十年會繼續走這條路,自己心里覺得這不是我喜歡的。后來去找了很多資料,特別是 Troxler 的海報,這些到現在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因為他海報里面表達的這些色彩和情緒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那時候我對我自己最大的期望就是,我希望每天都能享受設計帶來的快樂,而不是現在我的工作。接下來有了這個 目標之后 ,我就開始思考作為銀行職員我怎么才能成為設計師。非常幸運的是,我家旁邊有一個高考的培訓班,我就去跟培訓班的老師聊,我說如果我也想高考,我也想成為設計師,我應該怎么做。?
然后我還記得當時培訓班的李老師他人非常好,他就跟我講:“首先,想成為 設計師其實是有很多條路的 。如果作為一個銀行職員的話,你可以直接去一家公司工作,然后從實際當中去學習設計的技能,做設計師。你還需要通過完整的藝術教育,如果你要通過藝術教育來做設計師的話,你必須要高考讀大學,然后大學畢業找工作成為設計師。”其實現在看來這兩條路徑都沒有錯。我在生活當中也遇到過很多非常厲害的設計師,他們并沒有讀藝術類的大學,他們是非常有天賦的。 但是反觀我自己,我有天賦嗎?沒有。
我并不是那種天生就是設計師的人,所以 天賦不夠的話,我就拿勤奮來湊 ,所以我就決定我要去高考,我要試一試。 后來我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當目標,就是我要考上設計類的大學。考設計類的大學,高考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文化課,一個專業課。 我記得那會兒已經是99年的夏天,我準備2000年高考,所以我們準備的時間非常短,差不多不到8個月的時間。因為還要準備文化課和專業課,所以我會在大概8月份、9月份的時候工作辭掉。其實我嘗試過邊工作邊去備考,但是效果并不好。后來跟家里人溝通之后,我決定把銀行的工作辭掉了,然后專心備考。文化課還好,就是專業課很難。當時每天都在畫色彩和素描,然后就是考試,非常幸運的就是—— 我考上了!
考上之后非常高興,我仍然記得那天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情景,我覺得自己真的是可以進入一個 理想的世界 。所以在大學的時候我 非常珍惜 每一堂課。很多同學考上大學之后可能會有一些松懈,比如會玩玩游戲。但是我每一堂課都非常的認真,因為這是千辛萬苦換來的學習的機會。
所以如果說 別人都做5分的話,我可以做8分,別人做10分的話,我可以做到15分 。大學的時候那我會熬夜的做功課。很少聽大學里面的同學說他們在熬夜做功課。 然后很多課程如果老師只要交一份作業,我可能會交1~2個自己喜歡的,因為設計真的是我的興趣所在,所以在大學里面我覺得我做的非常好。?
為什么會想到留學?因為大學的時候我們來了一個新的老師,他平時會跟我們溝通一些東西,比如當國內藝術類的教育方式和國外的不一樣。當時是2002年,那時候國內的藝術教育剛剛興起,所以很多時候還是傳統的油畫、版畫、雕刻。這就是國內的教學方式。
然后新的一些設計教育的方法的話,可能剛剛才進來。然后我就覺得國外的教學方式,或者是國外同學做的事跟我們不一樣。當時就萌生了想要去美國的想法,所以我就想: 我能不能給自己再設一個目 標,爭取能不能去國外繼續學習藝術?當我把這個目標設定了之后,我就去參加了當時很多藝術類的教育展,去了解一下,如果你要去國外留學該怎么辦。現在孩子很幸福,因為現在有非常多的教育機構,他們在幫助孩子們申請國外的大學,那會我們是沒有的。?
那會我只能夠去那種教育展上跟國外大學的老師深入的交流,我還準備了自己當時我們在課堂上的一些作業, 因為你得拿東西跟別人交流,別人會給你非常直接非常明確的一些建議。?
我見了倫敦藝術學院圣馬丁老師,還有 Art Center 的老師,就是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老師,他們對我的作品給了非常多的好建議。我當時就大概明白了我要怎么做。 首先一個就是大學的成績,第二個是英語,第三個就是作品集。大學成績因為我一直很努力所以不是問題。然后英語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當年我們的教育里面英語其實并不像現在的孩子們那么重視,所以我當時英語并不是特別好,所以花了很大的時間去學習英語。如果你要申請國外的大學作品集是非常重要。我非常喜歡我所有的課程,所以每一堂課程我都是把它當做在做我自己的作品集。因為我并沒有為申請大學專門做一個項目,而是拿我平時的作業去申請。?
這些是當時的一些作品,時間已經太久了,我也找不到了,只有一些當時的照片。就是一些草圖、一些設計的經過、設計的結果、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這個作品是怎么做出來的。 非常幸運的我是拿到了5所大學的offer,其中有羅切斯特,還有那個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還有倫敦藝術大學圣馬丁,還有英國皇家美術學院,Art Center 的。
這5份 offer 里面,其中有4份是研究生,因為根據我當時的成績和在國內的學習經歷的話,我是完全可以申請研究生的。然后 Art Center 是一個唯一申請的藝術本科類的學校。為什么呢?這個故事非常有趣,這個也可能給大家一個參考。我當時跟 Art Center的 老師就聊過,然后我也看過他們的一些資料,我了解到這所學校的話,他基本上本科的話就是把它當做項目來做,你做了一個項目然后在項目中學習。
剩下的研究生的話,你是在做一個課題和一些研究性的東西。 當時還有一個就是我拿到皇家美院的 offer 之后,他給了我的一個叫做 reading list,就是所有的讀書清單,希望你在入學之前能把所有的書都讀一讀,起碼有一些了解,但是我是不可能的,為什么? 那個書單的話,我當時看了一下,不要說讀,當時在國內的都找不到那些書,大概有二三十本。
所以后來我就覺得我缺少的是基礎的設計教育,所以為什么我選擇 Art Center,因為我覺得我自己并不是一個研究型的,然后我喜歡做實實在在的設計項目,研究生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但是他是否能夠真正的提升我的能力,從那份書單上我就能知道:我的能力是遠遠達不到研究生的入學的水準的。 雖然也許我作品達到了,但是我的思考力,我的基礎知識,我的理論研究的深度是達不到的,所以后來我就決定我還是去 Art Center。
沒錯,研究生很好,但是我對我自己的了解是我更愿意做實實在在的項目,我真的是想好好的為自己打算, 打好設計師的基礎。 然后到了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Art Center 之后,其實我有一個非常大的目標就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剛剛到美國的第一個學期過得非常不順,因為英語勉勉強強,然后上課的方式跟我以前的上課方式都不太一樣。然后那些課程的話,同學們的討論,我都覺得沒法參與討論,所以第一個學期對我來說的話真的是非常艱難。?
然后第一個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問我自己說,我從這個學期里面學到了什么?我從留學經歷里面我真的可以獲得什么。那會我遇到了非常大的瓶頸,要問過去自己在國內學習的和工作的經歷,是否對于我留學之后是有幫助的?答案完全是否定的。因為我大學畢業之后,我是工作了一年的時間,然后才去留學的。
所以其實是說白了你已經是一個工作人,你已經是一個社會上的人,你再回過去學習。然后這個時候我分析了一下,當時的自己的問題在哪里。我覺得問題在于: 第一是上課的方式 , 第二就是思考的方式 。 特別是思考的方式,他們的思考方式跟我們做設計的思考方式是有差異的,這跟我們傳統的習慣的方式不同。 我對于整個項目的把控能力,以前是沒有做過訓練的,而且以前包括我們在學校里面,包括工作的時候,我只需要做,我不需要想。
而在國外的課程里面,你是要展示你想做什么,這是我的弱點。而我的優勢是什么呢?我作品的創意能力或執行能力不比他們差,分數比他們低是在于我剛才說的思考力的問題,溝通的問題。所以后來我想我能不能給自己定個目標,我要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要不然對不起自己的這段經歷。其實我去留學還是非常艱難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國外的藝術學院,包括現在它的費用是挺高的,當時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當時他們能夠為我籌集到資金,我也不知道我們有幾個學期,也許一個學期兩個學期三個學期,我就希望我能夠多讀幾個學期,不要浪費我在這邊的時間, 我就給自己定了這個目標。
給大家看一張照片,這是我們在電腦室的一個照片,這個是在 computer lab 拍的。學生下課后可以再去這里學習,這個位置的話是我長期“霸占”的。因為當時也沒有錢買得起我們的電腦,那臺電腦的配置非常好,所以我長期在那然后的話經常是在那通宵的工作。學校有很多沙發,你自己可以在那邊休息,這是凌晨大概兩三點。后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包括不斷的努力,成績有所提高。
在課程中英勇負傷這張照片非常值值得紀念,是我在叫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design 課程的 Final presentation 之前,我在切一個板子把自己手給切傷了。然后我沒有參加到我自己的presentation,因為它是一個小組作業,我被送到了急診室去了。然后這是在急診室拍的照片,所以那堂課的話很遺憾我沒參加到最后,然后給自己留下一個傷口。我回到學校的人所有人都問我,你是不是拇指都丟了,切掉了。我說沒有,就只是指尖被切掉一點點,指尖被包的比較夸張而已 。然后在學校的各種經歷,經過幾個學期之后的慢慢適應,在學校也認識了非常多的優秀的老師。
然后這些老師能夠給我帶來一些思考上的幫助,包括你的工作方式,你的思考力,甚至于你做人的方式 ,到現在為止都銘記的一件事是:我們經常問老師這堂課里我們要做到哪個程度?然后那位老師給的答復是, 做到哪個程度是你自己來定的,你想做到哪一個程度就做到哪一個程度。所以包括現在我工作當中也是,也許我的產品只要求我給他設計一個東西,但是我自己會想我要設計一個比你想象的更好的東西,因為這是我要我這個東西達到的一個程度,是自我的一個鞭策。?
然后我也遇到非常優秀的老師,很可惜的是其中兩位老師已經過世了。所以我從這些老師身上也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我的一位老師經常跟我們說,他會花四五個小時去改一個字體的曲線, 他說并沒有人要求他,而是他自己要做到自己負責。所以你的能力,你的作品高低完完全全由你自己去做去定義。?
然后這是我在大學的一個作品。大家可以看到我大部分做的都是包裝,三個都是包裝的作業。
然后有一個有意思事情,當時我們學校里面有一個選擇方向的問題。選擇方向是怎么回事呢?我們學校它會提供不同的專業方向,就是你自己可以選。
然后當時最火的是Interactive Design,就是現在的UI設計和 motion graphic,我很多同學都會選擇這個方向。然后如果從未來畢業的就業前景和你未來的收入來看,這兩個方向是最有潛力的,就是如果你要獲得高薪的話,選擇這個方向非常好。反觀比如說印刷平面包裝那些比較傳統的,它的就業方向就是傳統的方向。
我要選擇這個,是因為我發現自己做課的時候,最感興趣的是在做包裝,我最喜歡呆的地方叫做 model shop 就是工具間,然后在工具間里面切切割割,然后做那些立體的東西,這是我的興趣所在。
所以在薪資和自己的興趣之間,我這一次又選擇了自己的興趣 ,所以我的作品包括未來的就業方向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現在回想起來真的為未來的職業方向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接下來,我分享一個失敗的案例,這就是我的 GPA(平均學分績點)。其實我當時給自己定下目標是獲得優秀的成績。到后面幾個學期也達到了,基本上每個學期都是A,但是有一個學期的話我拿了一個C-
這堂課的作業說起來比較丟人。 我們一般一個學期12周,在11周的時候,我在學校里碰到我一同學,他說:“明天的作業你做好了嗎?我可以看看嗎?”我說:“不會吧!不是下個星期才交作業嗎?”他問我:“你沒收到老師的郵件嗎? 明天就交作業!”我當時就傻了,因為那堂課的作業我是準備在周末才做的。這個作業是臨時抱佛腳把它趕出來的,結果第二天我只交了一個半成品,然后老師就很生氣地說:“你這個作業都沒有做。”后來就抱老師大腿,希望老師能通過這次作業。老師對我說:“ 給你一個C-,讓你學到一個教訓,未來你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和項目管理。”
所以這堂課當時給我的 觸動非常大,不管你的想法、你的作業有多好,如果不能夠按時完成作業 , 按時delivery 你的產品,做得再好都是沒用的 。所以包括現在我覺得在我做設計當中最大一點,我也反復跟我設計師強調的是: 一定要做好自己項目的時間管理。?
經常有設計師來問我說:“這個作品,你要我什么時候給你看一個結果,最遲什么時候給到?”優秀的設計師不會問我這個問題,他自己會在盡快的時間內交給我一個非常好的成果。反而有的時候會有一些比較有惰性,或者是交活比較慢的設計師,他有時候就會臨著 deadline (截止時間)之前才交。而你會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 這兩類設計師最后的成長會完全不一樣,所以時間管理非常重要。?
然后最后我大概是 GPA 平均分是 3.67 的樣子,達成了自己的目標,我是作為 graduate with honor(榮譽畢業生)畢業的。然后畢業之后肯定找工作,沒得說肯定要做設計的。 然后這個時候我自己的目標, 包括當時有很多選擇了,我的目標就是我要一直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設計。
后來我很幸運地加入了小米,從第一代小米的包裝就開始做,一直做到現在。我都做一些生態鏈的產品,然后這是我們做最近一段時間做的一些產品,都是包裝設計。
因為我在小米就一直做包裝相關的,還有平面一些和品牌相關的,但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做包裝。 然后在小米非常有幸能夠跟非常優秀的團隊共事,然后也一直做著感動人心的產品。直到今天我都做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設計,讓我感到非常幸運。
所以回顧1999年給自己立下的 flag 開始一直到現在,我基本上都完成了曾經立下的 理想目標:考上設計學院,然后去留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然后一直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所以如果說我要分享給大家的話,一定要給自己找一個目標。你這段時間你給自己設限,比如說未來的1年、2年、3年、5年,我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然后 圍著這個目標的話,為它設立不同的小目標,把目標拆解為一個個就可以實現的小目標 。比如我要考大學,我首先要辭職,專心的考大學。
第二個是我要去復習文化課。第三個是我要通過藝術考試然后考上大學。要留學,我要準備好的作品集,然后GPA達標,英語通過,然后如果要在留學當中,在國外大學以非常好的成績畢業, 我更要努力一些。所以到現在為止的話,我都習慣性的把自己的大的目標要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 。再跟大家聊聊機會和選擇,其實我覺得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的選擇,當年為什么我從銀行辭職,很多人覺得銀行工作那么好,你為什么要辭職?
首先,我覺得那不是我的興趣,在自己的興趣和收入之間,我永遠是選擇自己的興趣,因為我相信興趣是最好的驅動力,興趣會讓你走地更遠,興趣會讓你在做的時候不會覺得累,其實就是學做設計,做設計師也是非常辛苦的,因為你每天做的工作其實是在自己跟自己戰斗,然后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如果還不是你自己喜歡的工作,那就太慘了 。?
第二次選擇是在畢業之后,我當時在私人的廣告公司工作,工作也很穩定。然后很多人都說你已經有好的工作,你干嘛去留學,留學回來,你還不是像現在這樣工作。當然我認為這是不一樣的,當時我還是選擇了留學,而且是第二次從廣告公司辭職。
第三次選擇是我在國外畢業后,是選擇在美國還是回國。很多人都覺得我就選擇在美國,因為你好不容易才出去。其實當時看一下整個的環境,你會發現當時 98 年 99 年的中國是發展的非常好的,所以在國內的發展機會更多更快,所以的話我會選擇回國。 還有一次選擇,我當時回國在上海有一份非常穩定的工作,也是一家外資。然后當時劉德老師邀請我來北京創業,我也沒聽過小米,當時他問我說你愿不愿意來?我說我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所以我就去了小米。
所以現在看來的話,我覺得自己做每次選擇的時候,不是看它能帶給你什么,而是你想獲得什么。 誘惑真的太多了。每次你在做選擇的時候,想想自己初心是什么,你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設計師? 你到底想從你的工作當中,你的作品當中獲得什么? 當你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守住你自己的初心,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點是不管做了哪個選擇,就沿著你選擇這個條路,一往無前的走下去。你可能會覺得后悔:我為什么選擇另外一個,也許選擇那條路,我的生活就會不一樣。但是后悔是沒有用, 我這樣選擇了,那肯定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我非常喜歡小米的slogan: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不管做了什么樣的選擇,不管有什么樣的機會,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會發生,永遠把自己準備在最好的狀態,迎接未來的挑戰。謝謝,這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
以上是 小米生態鏈陳露老師 的演講實錄, 想完整觀看回放,可以 立即免費加入知群訓練營
繼續學習 或 關注「知群」公眾號,關注本場其他嘉賓的內容分享。
陳露老師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從一個銀行職員轉行成為一名優秀設計的整個過程。看陳露老師的分享能夠感受她的堅韌和對設計的熱愛。所有關注知群,希望自己能夠不斷學習成長的人,你們已經做出了選擇,所以請沿著你選擇的道路走下去,請堅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中國產品設計大會將聯合和邀請阿里、騰訊、滴滴出行、華為、小米、京東、快手、知乎等數十家知名企業、高校、主管單位和組織的近百位嘉賓,探討 產品、設計、市場和技術 相關主題, 為新基建服務,為中國互聯網和科技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服務 。
中國產品設計大會由知群主辦,知乎、滴滴、釘釘、中國用戶體驗聯盟和北京郵電大學聯合主辦。
知群作為一個連接了200萬以上產品經理、設計師和多個領域的技術人員的行業性社群組織,以及致力于成為中國信息時代黃埔軍校的教育平臺,一直在持續推動互聯網各個職業領域的知識共享和交流。
針對未來想在互聯網行業工作和成長的同學,不管你是即將畢業離校的 應屆生 ,還是是準備了解行業、為未來做準備的 低年級同學 ,或是身處 傳統行業想轉行 進入互聯網行業的同學,再或是已經入行但是 發展遇到瓶頸的職場新人 ,都可以在知群找到自己的方向和方法。
很多新人(包括從傳統行業轉型時)由于缺乏對行業的了解,在擇業時會很迷茫,比如: 行業發展前景、公司工作流程和用人標準、分析自身優勢、如何系統學習匹配公司用人需求、未來如何成長等等 。面對存在上述問題的同學時, 我們專門開設了“產品設計訓練營”,5天22節的課程,通過直播、錄播和社群的方式學習。
知群的付費訓練營,現在有一個限時申請 免費機會 ,包含阿里騰訊等公司的 工作方法論 ,講授 個人發展成長體系 :
(1) 職場能力提升訓練營 ?:找實習、找工作和職場提升,個人定位、結構化思維、數據思維、溝通和協作能力、個人項目管理、時間管理、知識體系搭建。
(2) 產品經理和UI/UX訓練營 ?:入 門、跨專業轉行、野路子提升。
認真學習完成作業即可免費獲得包含上百個 知識點的高清知識&能力地圖? 點擊即可免費申請
拉夫堡大學的入學要求
英語要求:
1、商業與經濟學專業總分7.0分,各項不低于6.5分
2、其他專業:總分6.0分-6.5分 開學時間:每年9月
申請截至日:位子有限 先到先得
雅思:總分6.5分,各項不低于6.0分
你可以試試留學定位參考系統,把你的基本情況(GPA、語言成績、專業、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留學志愿參考系統中,系統會自動從數據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了哪些院校和專業,這樣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請到什么層次的院校和專業了,對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
UI交互設計需要學什么呢?
1、負責軟件界面的美術設計、創意工作和制作工作;
2、根據各種相關軟件的用戶群,提出構思新穎、有高度吸引力的創意設計;
3、對頁面進行優化,使用戶操作更趨于人性化;
4、維護現有的應用產品。
可以分為一個階段的學習:
第一階段為造型訓練基礎課程,包括基礎素描與造型和色彩基礎與彩鉛畫,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員創意思維、設計思維和產品思維的形成;
第二階段為設計工具與品牌形象設計課程,包括PS軟件基礎設計、PS軟件進階設計、AI軟件基礎與logo設計和 Vis企業形象手冊設計;
第三階段為Web與運營設計課程,包括Banner運營設計表現、C4D輕三維設計表現、網頁設計流程與規范和網頁設計項目實訓課程;
第四階段為網頁靜態布局課程,包括HTML網頁重構與頁面美化;
第五階段為移動端全流程設計,包括圖標icon設計與主題表, UE、UX用戶體驗與交互原型,iOS&Android設計規范,移動端界面設計項目實訓,智能可穿戴設備項目實訓,交互動效表現設計課程以及H5頁面推廣設計與發布;
第六階段為作品潤色與整理,包括平面作品與作品集整理、作品集展示與表現課程和作品與簡歷指導。
總結一下總的學習內容:
1、美術基礎。包括造型能力的提升,對素描的基礎了解以及掌握色彩繪畫與色彩的基本原理;
2、平面設計。掌握PS和AI軟件工具的使用,掌握視覺識別系統與制作,熟悉平面設計工作流程;
3、Web網頁設計。了解Web端設計規范、前端設計流程,掌握構圖與色彩的使用原理、banner設計技巧;
4、移動界面設計。學習產品流程及用戶體驗分析,Icon設計制作規范與方法,iOS&安卓設計規范,掌握AE中制作東西的基本方法,把控學員作品集的整體質量,交互設計等。
羅德島設計學院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容易找到工作嗎?
對于學設計的藝木生來說,羅德島設計學院是無人不知哈,羅德島設計學院看重藝術生的創作過程,為藝術生提供大量的海外學習課程,藝術生可以到世界各地體驗不同的文化與藝術。羅德島設計學院用強大的實力吸引眾多的留學生,那么,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學費貴嗎?美行思遠國際藝術教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羅德島設計學院的收費情況。
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是一所集藝術與設計學科為一體的世界頂尖設計學院。建于1877年,已有近140年的悠久歷史。羅德島設計學院和布朗大學共同享有社會、學術和社團等資源,并為兩校學生提供互選課程和雙學位的機會。羅德島設計學院各專業都位于領域前端,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插畫、攝影專業尤為突出。在2016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藝術學院排名中排名第四。
留學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申請要求:
1.語言要求:雅思6.5; 托福 93; SAT 1800; ACT 25;
2.需要在網上提交成績單、語言成績、SAT或ACT成績、作品集、寫作樣本和推薦信(1-3 封)。
3.寫作樣本:提交一篇不超過650個單詞的寫作樣本。在這方面,羅德島設計學院鼓勵學生打破常規,表達自己個性。 留學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作品集要求:
希望你的作品集是12-20個最能夠代表你近期能力的藝術作品。建議作品能夠完整的反映出你在藝術方面的思想,興趣,經歷和能力。另外,建議你的作品集中包含幾頁日志或素描作品來說明您的調查,思索和研究過程。
留學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優勢專業介紹:
1、工業設計系:羅德島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專業一直穩定在全美第一的位置。其專業就業范圍廣。羅德島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畢業生人才眾多,例如蘋果公司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Jonathan Ive),曾獲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一年一度全球工業設計競賽(Annual DesignAwards)的Charis Ng(作品"IV-PACK")。
2、攝影系:羅得島設計學院攝影系在攝影教育界的名氣相當大,其開設的攝影相關課程包括美術攝影,生物醫學攝影,應用攝影,影像系統管理,影像與攝影科技,廣告攝影,現代新聞攝影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主修科目,出了校門后各有不同的領域可以發揮。
3、數字媒體系:從數字媒體系課程規劃可以看出,RISD沒有其它學校那種職業培訓的計劃。主要目標是要培養設計師。在技術實作課程方面,積極與當代新媒體思潮謀合,采用了數字媒體設計慣用的操作方法如:快速原型。
4、室內設計系:羅德島的室內設計專業曾在2009年列為世界第一。同時羅德島的室內設計專業近幾年在USNEWS室內設計排名也是佼佼者。 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學費:
學費: $45,530-62,800
學生活動費用: $310
住宿: $12,600
餐費: $8,000-12,000
其他: $2,700
以上就是美行思遠藝術留學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留學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費用問題,看完后大家覺得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學費貴嗎?一般來說設計和繪畫專業的學費比較高,平均在5萬美元以上,除此之外,申請羅德島設計學院需要提供50萬人民幣左右的擔保金,面對留學費用不少學生表示傷不起,不過羅德島設計學院會為新生提供豐厚的獎學金和經濟援助,具體詳情可咨詢美行思遠藝術留學顧問老師,我們將根據你的自身情況,為你制定出個性化地留學方案。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mxsyzen.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好了,關于“ux 研究生留學作品集”的話題就講到這里了。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我的講解對“ux 研究生留學作品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