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發電的利弊,核電站的利弊
1、核電站的利弊
利:
1:核電是最環保的。核電是清潔能源,對環境影響小,消耗資源也少。百萬千瓦的發電機組,核電站一年僅需補充30噸核燃料,一輛重型卡車即可拉走,而火電廠卻要消耗300萬噸原煤,需要每天1列40節車廂的火車運輸。而火電產生的碳氣對環境的污染更是環境的殺手。
2:核電的效益性。一座1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需要大約110~130億元的投資。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能增加5000萬元左右的教育附加費,可以大大改善當地的教育條件。核電產業作為一個復雜產品系統,對相應的配套設施要求比較高,當地可以通過自身優勢,尋找雙方互利的切入點,發展機械制造業和服務業,抓住機會進行產業升級,推動整個核電產業鏈的發展。如:浙江省海鹽縣原先是個較為落后貧窮地區,秦山核電站落戶海鹽縣后,年年都是地方稅收繳納大戶,在建設期年均稅收2億元左右,至2006年核電產值高達50億元,創稅高達8億元左右,有力地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現在已經位居全國百強縣中的第34位。以秦山二期兩臺65萬千瓦核電機組為例,整個項目投資148億元人民幣,六個股東總共投入資金24個億,項目計算期內(25年),給股東回報200個億,給國家交納稅收200個億,還款本、利200個億,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3:核電的安全性。核電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行業之一,全世界50年來500多座核電反應堆在其總共1萬2千多堆年的運行歷史中,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過兩起堆芯熔化的嚴重事故。現在2代核電廠發生堆芯熔化的事故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年,2代加的概率是百分之一的,3代的概率是千萬分之一。新一代的核電站的設計中采用縱深防御的保護,從設備和措施上提供多層次的保護,確保反應堆的功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燃料組件能得到充分冷卻,發射性物質能有效地包容起來不發生泄露。核電站反應堆的安全殼能承受地震、颶風、飛機墜落等各種沖擊,是核電站的保護神,并確保核反應堆的放射性物質不逸入周邊環境。
弊:
1:盡管說核電站建設設計上會考慮安全問題,但所有的操作都是人去操作的,這就有一定的隱患。同時,核電站在剛建成的幼年與青壯年期,運行與維護成本相對低,安全系數相對大,出問題的幾率相對少。進入“老年期”,事情與問題會不斷出現,安全隱患也大。還有如果發生戰爭,容易被敵方定為打擊的對象。
2:核電站與核廢料對未來的危害。這是最致命的弊端,因為它的放射性“壽命”太長,其放射性降低一半(稱為放射性蛻變的半衰期)的時間甚至達到數萬、數十萬年。除了將它濃縮制成核彈強行引爆外,人類沒有任何辦法或能力去控制它(縮短)的“壽命”。只有把它裝在特殊的“盒子”內,暫時深埋在我們認為的“安全”地方。但這只能是權宜之計,因人類無法為它找到永久的“棺材” 與“墓地”,因任何材質的棺材,當它自身“腐爛”的時候,這個躺在里面的“家伙”還“活著”,還可能出來“害人”。任何“墓地”無法保證經過數萬年漫長時間不會被自然的或人力的力量破壞。所以,到目前為止,甚至全世界的絕大多數核物理學家都認為,幾乎沒有可能找到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永久”辦法,來解決該問題。
2、核能的利與弊
核能的利:
1.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2.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加重地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
3.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沒有其他的用途。
4.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占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故發電成本較其他發電方法為穩定。
核能的弊
1.核能電廠會產生高低階放射性廢料,或者是使用過之核燃料,雖然所占體積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線,故必須慎重處理,且需面對相當大的政治困擾。
2.
核能發電廠熱效率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電廠排放更多廢熱到環境裏,故核能電廠的熱污染較嚴重。
3.
核電廠的反應器內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在事故中釋放到外界環境,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
:
世界上的一切物質都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繞原子核旋轉的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原子核包括質子和中子,質子數決定了該原子屬于何種元素,原子的質量數等于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如一個鈾-235原子是由原子核(由92個質子和143個中子組成)和92個電子構成的。
如果把原子看作是我們生活的地球,那么原子核就相當于一個乒乓球的大小。雖然原子核的體積很小,但在一定條件下它卻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
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或者說原子序數相同而原子質量數不同的一些原子被稱為同位素,它們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上占據同一個位置。簡單的說同位素就是指某個元素的各種原子,它們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按質量不同通常可以分為重同位素和輕同位素。
鈾是自然界中原子序數最大的元素。天然鈾的同位素主要是鈾-238和鈾-235,它們所占的比例分別為99.3%和0.7%。除此之外,自然界中還有微量的鈾-234。鈾-235原子核完全裂變放出的能量是同量煤完全燃燒放出能量的2700000倍。
有關能源專家認為,如果解決了核聚變技術,那么人類將能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
1.核工業的主要業務范圍
核工業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鈾礦勘探、鈾礦開采與鈾的提取、燃料元件制造、鈾同位素分離、反應堆發電、乏燃料后處理、同位素應用以及與核工業相關的建筑安裝、儀器儀表、設備制造與加工、安全防護及環境保護。
2.核燃料循環及其組成
核燃料循環是指核燃料的獲得、使用、處理、回收利用的全過程。它是核工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核燃料循環通常分為前端和后端兩部分。
前端包括鈾礦勘探、鈾礦開采、礦石加工(包括選礦、浸出、提取和沉淀等工序)、精制、轉化、濃縮、元件制造等;后端包括對反應堆輻照以后的乏燃料元件進行鈾钚分離的后處理以及對放射性廢物進行處理、貯存和處置。
3. 鈾礦地質勘探
鈾是核工業最基本的原料。鈾礦地質勘探的目的是查明和研究鈾礦床形成的地質條件,總結出鈾礦床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規律,并用此規律指導普查勘探,探明地下的鈾礦資源。
普查勘探工作的程序為區域地質調查、普查和詳查、揭露評價、勘探等,同時還要求工作人員進行地形測量、地質填圖、原始資料編錄等-系列的基礎地質工作。
分散在地殼中的鈾元素在各種地質作用下不斷集中,最終形成了鈾礦物的堆積物,即鈾礦床。了解鈾礦床的形成過程,對鈾礦普查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并不是所有的鈾礦床都有開采、進行工業利用價值的。
據統計,在已發現的170多種鈾礦床及含鈾礦物中,具有實際開采價值只有14~18%。影響鈾礦床工業的兩個主要因素是礦石品位和礦床儲量。此外,評價的因素還有礦石技術加工性能、礦床開采條件,有用元素綜合利用的可能性和交通運輸條件等。
4. 鈾礦開采
生產鈾的第一步是鈾礦開采。其任務是從地下礦床中開采出工業品位的鈾礦石,或將鈾經化學溶浸,生產出液體鈾化合物。由于鈾礦有放射性,所以鈾礦開采其特殊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三種:露天開采、地下開采和原地浸出。露天開采一般用于埋藏較淺的礦體,方法剝離表土和覆蓋巖石,使礦石出露,然后進行采礦。
地下開采一般用于埋藏較深的礦體,此種方法的工藝過程比較復雜。與以上兩種法方法相比,原地浸出采鈾具有生產成本低,勞動強度小等優點,但其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僅適用于具有一定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的礦床。
其方法是通過地表鉆孔將化學反應劑注入礦帶,通過化學反應選擇性地溶解礦石中的有用成分--鈾,并將浸出液提取出地表,而不使礦石繞圍巖產生位移。
:百度百科——核能
3、核能的發展是 利大于弊還是 弊大于利
向高手求救!最好提供資料
4、發電廠核電站的利弊有哪些
核能發電利
核能發電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所認識的,能量巨大。它以少量的核子燃料即可產生大量的能量。低濃縮鈾1噸具有相當于約5萬噸的重油之能量。除此之外,核能發電的優勢還有以下幾點:
1、污染低。核能發電的方式是: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核能發電不會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不會造成空氣污染。尤其是同火電站相比,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地球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碳。核電站設置了層層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環境的物質,就是放射性污染也比燒煤電站少得多。
2、從燃料資源上而言,地球有望供應。世界上有比較豐富的核資源,核燃料有鈾、釷氘、鋰、硼等等,全球鈾的儲量約為417萬噸。地球上可供開發的核燃料資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礦石燃料的十多萬倍。
3、運輸方便、成本低。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故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例如,核電廠每年要用掉80噸的核燃料,只要2支標準貨柜就可以運載。如果換成燃煤,需要515萬噸,每天要用20噸的大卡車運705車才夠。
核能發電弊
1、核廢料處理需嚴謹。使用過的核燃料,雖然所占體積不大,但因具有放射性,因此必須慎重處理。一旦處理不當,就很可能對環境生命產生致命的影響。核廢料的放射性不能用一般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消除,只能靠放射性核素自身的衰變而減少。核廢料放出的射線通過物質時,發生電離和激發作用,對生物體會引起輻射損傷。
目前,國際上處理高放射性核廢料的方式主要有"再處理"和"直接處置"兩種。"再處理"主要是從核廢料中回收可進行再利用的核原料;"直接處置"是指將高放射性廢料進行地下埋藏,一般經過冷卻、干式儲存、最終處置三個階段。美國就一直采取地下掩埋的措施來處理核廢料。在內華達州北部的絲蘭山脈,已有1.1萬個30―80噸的處理罐被埋在地下幾百米深處的隧道里。
2、熱污染。核能發電熱效率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電廠排放更多廢熱到環境裏,故核能電廠的熱污染較嚴重。
3、核能發電被認為存在風險。核裂變必須由人通過一定裝置進行控制。一旦失去控制,裂變能不僅不能用于發電,還會釀成災害。全球已經發生了數起核泄露事故,對生態及民眾造成了巨大傷害。有些環保人士就認為,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核能并不是一種安全的能源。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