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名詞解釋《漢書》
1、名詞解釋《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漢朝東漢時期史學家儒客大家班固編撰,前后歷時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其中《漢書》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補寫而成,《漢書》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馬續補寫而成。
《漢書》是繼《史記》之后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kELxEKoCdmaSrf7w0O6sTA?pwd=62mu 提取碼: 62mu
2、《漢書》是中國第一部什么書?記載了什么歷史?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漢朝東漢時期史學家儒客大家班固編撰,前后歷時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其中《漢書》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補寫而成,《漢書》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馬續補寫而成。
《漢書》是繼《史記》之后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為“前四史”。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kELxEKoCdmaSrf7w0O6sTA?pwd=62mu 提取碼: 62mu
3、漢書是一部什么體史書?
《漢書》是紀傳體斷代史著作。本書在體制上承襲《史記》,只改“書”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傳”。有12本紀、8表、10志、70列傳,共100篇。它敘述自漢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興亡歷史。
《漢書》由班固經過20余年努力,至章帝建初七年基本完成,《漢書》的一部分“志”、“表”是在他死后由妹班昭和馬續續成的。
作品價值
《漢書》真實地記載了西漢時代的歷史風貌,對于理解中國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作為史傳文學,書中有不少傳記寫得十分成功,它注重通過具體生動情節的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摹聲繪影,筆觸工致,語言簡練整飭,詳贍嚴密。
另外,書中附錄了大量的辭賦和散文,這是后世文章家喜好《漢書》的一個原因,但也影響了它敘事的集中和人物特征的鮮明、突出。
4、漢書是一部什么體史書
漢書是一部紀傳體史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漢朝東漢時期史學家儒客大家班固編撰,前后歷時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其中《漢書》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補寫而成,《漢書》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馬續補寫而成。
漢書的后世影響:
《漢書》在中國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寫社會各階層人物都以“實錄”精神,平實中見生動,堪稱后世傳記文學的典范,例如《霍光傳》、《蘇武傳》、《外戚傳》、《朱買臣傳》等。除此之外,《漢書》亦記載少數民族歷史。
《漢書》繼承《史記》為少數民族專門立傳的優良傳統,運用新史料將《史記·大宛傳》擴充為《西域傳》,敘述了西域幾十個地區和鄰國的歷史以補充,增補了大量漢武帝以后的史實,這些記載,均是研究亞洲有關各國歷史的珍貴資料。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