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即跨海大橋,海即跨海大橋介紹?
1、海即跨海大橋介紹?
海即跨海大橋(山東海陽至即墨跨海大橋)因位于海陽市辛安鎮丁字河口處,又名丁字灣跨海大橋。海即跨海大橋為雙塔雙索面混凝土斜拉橋,橋面寬24.5米,大橋主梁共有51段,雙向4車道,橋塔總高度105米,主橋跨徑為376米,總跨度約3291.6米。其中煙臺海陽段約2100米,青島即墨段1100米。
簡介
海陽至即墨跨海大橋工程,經山東省發改委批準立項,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山東路橋集團施工建設。
大橋上設164盞路燈,夜間將全部開啟,通車后,過往車輛限速每小時80公里。海即跨海大橋免費通行,對過往車輛免收過橋費。
地理位置
海即跨海大橋位于黃海與丁字灣交接的丁字河口處,從海陽辛安鎮姜家莊村向南經1.38公里連接鴨島(海中島嶼),從鴨島向南經1.92公里至即墨豐城鎮栲栳碼頭。
工程建設
海即跨海大橋于2007年開始規劃,2008年獲批,于2009年3月開工建設。耗時3年,總投資達5億元。
建設歷程
2009年3月2日,海即跨海大橋在辛安鎮丁字河口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儀式,標志著大橋正式開工建設。
2009年4月12日,海即跨海大橋成功打下第一樁,跨海大橋建設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2009年7月18日,大橋主橋樁基工程正式開鉆,標志著施工進入攻堅階段。
2009年8月13日,經過前期100多天的緊張施工,跨海大橋棧橋全面貫通,跨海大橋的建設全面轉入主橋建設階段。
2010年6月23日,跨海大橋首座重達200多噸的巨型承臺套箱成功套在水下15根樁基上。
2010年10月2日,跨海大橋進入主橋塔柱施工階段,這也是主橋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階段。
2011年4月27日,技術含量最高的塔柱施工過半。跨海大橋的塔柱施工分為上塔柱和下塔柱兩部分,完工后將在塔柱和橋面之間安裝斜拉鎖,可以幫助橋面受力,而且塔柱施工越往上,難度系數越高。
2012年2月17日,主橋的邊跨還有16米就可以與引橋連接,而主橋中跨還有34米便可實現合龍,大橋全面貫通進入倒計時。
2012年4月13日,大橋最后兩米橋面水泥澆注,標志著海即跨海大橋合龍工程正式開始。
2012年5月21日,大橋進行了驗收前的最后一項工作———橋梁荷載試驗,16輛載重30噸的工程車同時開上大橋,對它進行質量“考試”。
正式通車
2012年5月28日上午9時,海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沒有舉行任何形式的開通儀式或慶典活動,只通過新聞媒體通告的方式,對外宣布大橋的正式通車。
通車意義
1、跨海大橋的建成,不僅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也進一步推動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為海陽成功舉辦第三屆亞沙會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條件。此外,還將進一步推動山東沿海大通道的建設,海陽至煙臺、青島、威海更加便捷,其中海陽到青島市區的距離縮短為一小時車程以內,為海陽成功舉辦亞沙會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條件。同時,跨海大橋和濱海公路的建成,將加快煙青威三市濱海公路的對接貫通,加快半島城市群的建設步伐。
2、大橋免費通車后,將給海陽旅游市場帶來更多客流,海陽的濱海旅游資源與青島之間能形成互補,免費通車將吸引更多青島市民到海陽自駕游。海陽與青島、煙臺、威海等城市形成1小時生活圈。
3、在海陽沿海,還有上千畝的蔬菜和瓜果園區,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往青島運輸不太方便,大橋開通后,大量的農產品和瓜果將快速運往青島,形成市場互相交流,推動兩地農產品的互補。
4、海陽到青島的傳統路線分為高速和一級路兩條。高速規劃路線為沈海高速至南村立交,再經青新高速到達青島市區,主要為高速公路,全程約需3小時,這條路線主要特點是行駛距離相對較遠;一級路規劃路線為通過204國道 (煙青一級公路)至流亭立交,然后經國道308線到達青島市區,全程約需3.5小時。這個路段主要特點為路況較為復雜,途中經過多個城市十字路口,車速較慢。大橋開通后,將數小時的路程縮短到了一個小時,煙青公路目前的交通壓力將會得到有效緩解。
更多關于建筑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注建筑網微信號。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2、2022年丁字灣大橋收費嗎
免費。丁字灣跨海大橋又名海即跨海大橋,南起即墨市豐城中心社區的栲栳島,北至海陽市辛安鎮,而栲栳島是青島濱海公路的起點,辛安鎮又是海陽濱海公路的終點,丁字灣大橋連接了海陽和即墨,于2022年5月28日正式通車,全部車輛免費通行,不收費。
3、丁字灣大橋解封了嗎
解封了。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截止到2022年10月17日,青島全域為常態化管理,是沒有風險區的,所以屬于青島即墨地區的丁字灣大橋是出于解封狀態的,市民可以正常通行。丁字灣大橋又名海即跨海大橋,南起即墨市豐城中心社區的栲栳島,北至海陽市辛安鎮。
4、跨海大橋的建造歷史
跨海大橋是2015年10月30日在遼寧省大連市星海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這是中國首座海上地錨懸索式跨海大橋,全線長6.8公里,設計為雙向8車道,上下雙層布置,還特別設計了人行通道??绾4髽虻拈_通,說明我國橋梁設計建造達到了新水平,將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跨海大橋,古語稱“津梁”,指到達彼岸的門徑,最初與遠古時期的鑿井術有直接的關系。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發明了鑿井術。軒轅黃帝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各部落,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
他鼓勵農桑,創制車船、水井,發明文字、音律、醫術、算數、天干地支紀年法,創立諸般產業,被后人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津梁,最初為井底的地梁,用來保持井體結構的穩定,是建筑的構件。后來引申為橋梁,乃至成為了跨海大橋的稱呼。
跨海大橋指的是橫跨海峽,海灣等海上的橋梁,這類橋梁的跨度一般都比較長。短則幾千米,長則數十千米,所以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非常嚴苛,是頂尖橋梁技術的體現。
:
世界跨海大橋:
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橋
金門大橋(美國)
博斯普魯斯大橋(土耳其)
奧克蘭港灣大橋(新西蘭)
悉尼大橋(澳大利亞)
港珠澳大橋(中國)
:百度百科—跨海大橋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