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臨泛,《漢江臨泛》全文翻譯
1、《漢江臨泛》全文翻譯
1、巜漢江臨泛/漢江臨眺》這首詩意思:
漢江流經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荊門往東與九江相通。遠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縹緲若有若無中。岸邊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動,水天相接波濤滾滾蕩云空。襄陽的風光的確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飲陪伴山翁。
2、原文
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
【作者】王維 【朝代】唐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2、漢江臨泛原文及翻譯
漢江臨泛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漢江臨泛》唐·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翻譯:
漢水流經楚塞,又接連折入三湘;荊門匯合九派支流,與長江相通。
漢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朦朦朧朧,遠在虛無漂緲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水天相接的邊際,波濤激蕩滾動。
襄陽的風景,確實叫人陶醉贊嘆;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賞析:
本詩主要寫泛游漢水的見聞,詠嘆漢水之浩渺。首聯寫漢水雄渾壯闊的景色,由楚入湘,與長江九派匯合,為全詩渲染氣氛。頷聯寫漢水的流長邈遠,山色迷人烘托了江勢的浩瀚空闊。頸聯寫郡邑和遠空的“浮動”,渲染磅礴的水勢。末聯引出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的晉人山簡的故事,表明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
全詩格調清新,意境優美,在描繪景色中,充滿了樂觀情緒,給人以美的享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歷來為人們所傳誦,不愧為千古佳句。
3、《漢江臨泛》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漢江臨泛》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五律,此詩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追求美好境界、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也隱含了歌頌了地方行政長官的功績之意。
一、古詩原文
《漢江臨泛》
作者:王維(唐)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二、白話譯文
楚國邊塞連接著三湘之水,荊門山下茫茫九派相匯合。
江水滾滾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綿水霧中時時隱現。
波濤洶涌城郭仿佛飄江上,大浪翻滾遠空好似在搖晃。
襄陽的風光真是無限美好,愿與山翁留此地長醉不歸。
這首詩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頷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頸聯由遠而近,遠近相映,筆墨酣暢;尾聯直抒胸臆,可比作畫上題字。詩人采取的幾乎全是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于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所見的山川景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開闊,氣魄宏大。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春秋戰國時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屬于楚國,而襄陽位于楚之北境,所以這里稱“楚塞”。詩人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涌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涌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后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于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
接著,詩人的筆墨從“天地外”收攏,寫出眼前波瀾壯闊之景:“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正當詩人極目遠望,突然間風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動,眼前的襄陽城郭也隨著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
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浮”、“動”兩個動詞用得極妙,使詩人筆下之景活起來了,詩也隨之飄逸起來了,同時,詩人的一種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態也從中表現了出來,江水磅礴的氣勢也表現了出來。詩人描繪的景象是泛舟所見,舟中人產生了一種動蕩的錯覺,這種錯覺也正好符合詩句中的漢水的描寫,所以這兩個詞用得極其恰當。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詩人要與山簡共謀一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繪之中,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尾聯詩人直抒胸臆,表達了留戀山水的志趣。
來源:百度百科-《漢江臨泛》
4、漢江臨泛 王維
簡單一點的,就是概括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