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風,焚風是什么意思
1、焚風是什么意思
焚風的解釋
氣流沿 山坡 下降而形成的熱而干的風。多焚風的地區, 平常 空氣比較干燥,容易發生 森林 火災。
詞語分解
焚的解釋 焚 é 燒:焚燒。焚毀。焚化。焚香。焚書坑儒。焚膏繼晷(“膏”,油脂;“晷”,日影; 形容 夜以繼日 地用功讀書或 努力 工作)。憂心如焚。 燃燒 部首 :火; 風的解釋 風 (風) ē 空氣流動的現象。 氣象 學特指空氣在水平方向的流動:風向。風速。風級。風險。 風波 (喻糾紛或亂子)。風雨如磐(a.指風雨不斷,天色 黑暗 ,給人以重壓的感覺;b.喻 * 或 境地 艱難 )。
2、什么是焚風?
焚風(Foehn)是由于空氣作絕熱下沉運動時,因溫度升高濕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種干熱風。
焚風常出現在山脈背風坡,由山地引發的一種局部范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過山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干熱的一種地方性風。在高壓區,空氣下沉也可產生焚風。
3、焚風是怎樣形成的?
世界上不少地方(尤其是山區)都可以見到焚風。焚風能直接造成森林火災。在冬季可以使積雪在很短時間里融化,造成雪崩。在干燥季節能使樹葉、雜草點燃,造成火災。
焚風形成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風受到山脈阻擋時,沿著山坡上升,在上升過程中,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云或雨后,剩下的空氣變得特別干燥。當它從背山坡下沉時,就變得更干燥了。一團空氣爬上山頂的溫度是2℃,從3000米高度下沉到地面,溫度就達30℃,這么干燥的風真像一把火,隨時都可引起火災,所以人們稱這種風為焚風。
4、什么是焚風?
焚風是出現在山脈背面,由山地引發的一種局部范圍內的空氣運動形式,即通過山頂的氣流在背風坡下沉而變得干熱的一種地方性風。焚風往往以陣風形式出現,從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風效應對山地自然環境的局部差異有重要意義,對植被類型的形成及生態特征、土壤的類型和形成過程都有一定的影響。焚風現象在中國西南峽谷區表現最為明顯,如云南怒江谷地呈現出熱帶和亞熱帶稀樹草原特征的自然環境,與焚風帶來的效應是分不開的。
“城市熱島”和“城市風”
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及交通工具每天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導致城市熱力過程的總效應為:城市的溫度一般高于周圍的郊區和農村,城市猶如一個溫暖的島嶼,稱為“城市熱島”。這主要是城市上空通過亂流擴散,從暖的建筑物得到余熱,并且吸收城市表面和污染層放出的長波輻射的結果。
由于熱島效應的存在,城市的年平均溫度要比郊區高0.5~1℃。一般情況下,熱島效應對最低溫度的影響最為明顯,可以使城市的最低溫度比周圍的郊區和農村高5~6℃。有些大城市,在夜間天空少云、清晨幾小時無風時,這個差別甚至可達到6~8℃。城市熱島效應在降水性質上有非常直接的表現,如在同一時間,城市周圍的農村正在降雪,但對應著的城市內部降落的卻是雨夾雪或雨。據觀測,熱島效應對最高溫度的影響也極為顯著,并且隨著城市的發展,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
例如,1997年6月6日是該年上海入夏后最熱的一天,龍華氣象站測得市區最高氣溫達37.1℃,而據反映郊區氣溫情況的寶山氣象臺觀測,最高溫度僅為32.6℃,市區比城郊竟高出4.5℃。來自上海市氣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1961—1990年的30年間上海夏季市區平均最高氣溫比郊區高0.9℃,而1992—1996年,市區與城郊的最高氣溫差達到2℃。城市熱島效應日益加劇,使上海市區夏季高溫酷暑時間拉長,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由于城市熱島的存在,當大氣環流較微弱時,常常引起空氣在城市地區上升、郊區下沉,使得城市和郊區之間形成了一個小型的熱力環流。這個小型的熱力環流被氣象學家稱為“城市風”。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