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的由來和故事,父親節的由來
1、父親節的由來
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相對于母親節,父親節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一個節日。父親節是1910年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士波肯市由杜德太太發起的。而我國的父親節起源,要追溯到國民時代。民國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上海聞人所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熱烈舉行慶祝活動。抗日戰爭勝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仕紳,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八月八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
?父親節的來歷?
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節,1910年誕生在美國。1909年,住在美國華盛頓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Dodd,Sonora Louise Smart Dodd),當她參加完教會舉辦的母親節主日崇拜之后,杜德夫人的心里有了很深的感觸,她心里想著:“為什么這個世界沒有一個紀念父親的節日呢?”
杜德夫人的母親在她十三歲那一年時去世,遺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親威廉斯馬特先生(Mr.William Smart)。她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下農場中,獨自一人、父兼母職撫養六名子女長大成人。斯馬特先生參與過美國南北戰爭,功勛標榜,他在妻子過世后立志不再續弦,全心帶大六名兒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細心特質,讓她更能體會父親的辛勞;斯馬特先生白天辛勞地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照料家務與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經過幾十年的辛苦,兒女們終于長大成人,當子女們盼望能讓斯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際,斯馬特先生卻因為經年累月的過度勞累而病倒辭世。
1909年那年,正好是斯馬先生辭世之年。當杜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后,她特別地想念父親;直到那時,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并不亞于任何一個母親的辛苦。杜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教會的瑞馬士牧師(Rev.Rasmus),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偉大的斯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
瑞馬士牧師聽了斯馬特先生的故事后,深深地為斯馬特先生的精神與愛心所感動,他贊許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動「父親節」的努力。于是杜德夫人在1910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不久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于是美國華盛頓州便在1910年6月19日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聚會。
1924年,美國總統科立芝(Calvin Coolidge)支持父親節成為全美國的節日;1966年,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宣布當年6月第3個星期日,也就是斯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為美國父親節;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的六月第三個主日,訂為全美國的父親節,并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
?國外父親節的習俗?
1-美國為父母做早餐
在父親節這一天,凡是父親已故的美國人都會佩戴一朵白玫瑰,而父親在世的美國人則佩戴紅玫瑰。在賓夕法尼亞,人們也會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而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佩戴白丁香。
在美國,父親節當天早餐一般是由子女們來做,父母可以繼續睡覺,不必早起。由子女們做好早餐拿到床前給父母親食用。此外,在美國兒女也會給父親寄賀卡,買領帶、襪子之類的小禮品送給父親,以表達對父親的敬重。
2-日本給父親念感恩信、搓背
在日本父親節時,女兒一般會念感謝信給父親。她們會和父親團聚,給父親送上禮物和祝福。在日本,不管是已經出嫁的還是待字閨中的女兒,一般要給父親寫一封摯愛和祝福的信,將這封信捧到父親面前,大聲念給父親聽,感謝父親的生身和養育之恩。
日本的洗浴文化歷史久遠,泡澡對日本人來說是一種享受。因此父親節這一天,女兒們要親手給泡澡的父親搓搓背,也是給父親最大的溫暖一種方式。
3-德國父親喝啤酒慶祝
在德國的父親節這一天,嗜酒的德國父親們可以想喝多醉就喝多醉,而且回家之后媳婦不許管。一些小鎮上的男人一早推著載滿大木桶裝的啤酒小車出門,碰上誰就和誰喝,直至醉倒在街上。
父親是一泓美麗的清泉,讓生活灑滿恬靜;父親是一輪明亮的太陽,讓生活充滿溫暖;父親是一座挺拔的高山,讓生活總是向上;父親是一首溫馨的歌謠,讓生活總是快樂。父親節到了,愿父親節日快樂。
2、父親節的來歷和意義?
一、父親節的來歷
1909年,華盛頓一位叫布魯斯·多德的夫人,在慶賀母親節的時候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有母親節,為什么不能有個父親節呢?
多德夫人和他的5個弟弟早年喪母,他們由慈愛的父親一手撫養大的。許多年過去了,姐弟6人每逢父親的生辰忌日,總會回想起父親含辛茹苦養家的情景。
在拉斯馬斯博士的支持下,她提筆給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呼吁建立父親節,并建議將節日定在6月5日她父親生日這天。州政府采納了她的建議,倉促間將父親節定為19日,即1909年6月第3個星期日。
翌年,多德夫人所在的斯坡堪市正式慶祝這一節日,市長宣布了父親節的文告,定這天為全州紀念日。以后,其他州也慶賀父親節。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示對父親的敬意。
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伯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們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對故去的父親表示悼念。后來在溫哥華,人們選擇了佩戴白丁香,賓夕法尼亞人用蒲公英向父親表示致意。
為了使父親節規范化,各方面強烈呼吁議會承認這個節日。1972年,尼克松總統正式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這個節日終于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父親節的意義
感恩父親,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于二十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并且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
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父親節祝福語
1、掌心留存父親的溫暖,血管流淌父親的激情,臉龐再現父親的青春,眼神繼承父親的剛毅,父親節到了,祝所有的父親身體健康,節日快樂。
2、牽掛,是一束美麗的鮮花;思念,是情感的升華;送上我的祝福:愿今天你是快樂的,xxxx年你是順利的,今生你是幸福的,祝父親節好運!
3、一絲巧合,一場緣分,一絲牽掛,一份關心,一段友情,一片真心,一條短信,一聲問候,一世朋友,一個愿望,愿你天天快樂,祝父親節好運!
以上內容參考 閩南網-父親節的由來簡介 父親節的起源故事簡短介紹
3、父親節起源于什么國家
每年的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屬于爸爸們的父親節,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這個節日最早來源于美國,后來成為了全球性的節日。父親節的由來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有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故事,來了解父親節的由來吧!
一、父親節的由來
前面說過,父親節的由來和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有關(后面簡稱:多德夫人)。住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的布魯斯多德夫人是一個命途多舛的人倡,在她小時候,母親在生育第六個孩子時,難產死了。因此照顧家中的幾個孩子的重任都落到了父親托馬斯的身上。
經過幾十年又當爹又當媽的辛苦,兒女們終于長大成人了,斯馬特先生沒能享受多久美好的晚年生活,就因多年的過度勞累,于1909年辭世了。
也是在一年,多德夫人參加完教會的母親節感恩禮拜后,特別想念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和艱辛的父親,希望父親也能得到感恩。當時還沒有專門為父親們設立的節日,于是多德夫人將她的感受告訴給教會的瑞馬士牧師,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她的這一想法得到了牧師的贊許,同時得到了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后來這個節日在各個地方盛行,成了一個固定的節日。
多德夫人隨即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議以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為父親節,斯波坎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州政府采納這一建議的同時,把節期改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華盛頓州斯波坎市,舉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親節慶祝活動,在差不多的時間里,美國各地其它城鎮的人們也開始慶祝“父親節”。
二、父親節禮物清單(參考)
雖然爸爸們可能嘴上會說著不要送禮,但是如果在這一天真的收到禮物的話,笑容還是會很誠實地展露出來的。下面是個人覺得可以送的禮物,當然送禮要量力而行,最重要的是表達對父親的愛,而不在于禮物是否貴重。
衣服
不知道大家的家里是否都是這樣,媽媽的衣柜永遠缺一件衣服,而爸爸的衣服卻只有那么兩件。在父親節的時候,可以送爸爸一套合身的衣服,相信他一定會感到很開心,并經常穿出去炫耀的(不排除他只有那么幾身衣服換,所以穿的頻率高)。
煙酒
抽煙喝酒有害健康,但是適量的話,也算是生活的一種調劑。如果你的老父親有這種愛好的話,可以在父親節這天送一點。(個人感覺,年輕人就不要抽煙喝酒,前面更多的是他們操勞半生的通融。年輕人的日子還長,可以戒掉的。)
賀卡或電話
經濟能力有限,或者相隔兩地的話,那么一張親手做的賀卡,或者一通語音電話,也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愛的方式。
三 、個人感受
說實話,第一次聽說父親節的起源的故事時,我只是覺得長知識了。當隨著閱歷的增加,再去回顧父親節的由來,我突然間被他們的故事觸動了。雖然小時候聽的歌謠里唱的是“世上只有媽媽好”,但是父親這個角色,對家庭、對子女的付出一點也不亞于母親。
我小的時候,特別崇拜爸爸,后來發現他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一點也不偉岸。但再大一些,接受了周圍人的平凡與自己的普通之后,又對沒有辦法回報爸爸這些年的付出,而感到難受。父親,絕對是最愛子女的男人,他沒有和你許諾過什么山盟海誓,卻會在自己有能力時,盡自己所能守護你。
我認為多德夫人的故事雖然感人,但不足以成立一個節日。之所以世界上會有父親節,是因為大家都需要一個節日來抒發自己對父親的愛。
在父親節這天,人們選擇特定的鮮花來表達對父親的敬意和思念,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則表達對亡父的悼念,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起初父親節的日期各不相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為父親節的象征,有的地方則用襯有一片綠葉的白丁香向父親表示敬意。
4、父親節的來源?起源哪個國家?
父親節是一個為感謝父親而慶祝的節日,始于二十世紀初的美國。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與地區是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慶祝父親節,包括歐亞及港澳、美國、日本等地。有許多國家都把石斛蘭作為“父親節之花”。
父親節的起源
中華民國
1945年(民國34年)的8月8日,對日抗戰達到白熱化,上海部分愛國人士發起“父親節”來頌揚紀念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父親們。抗日戰爭勝利后,上海市各界黨國元老、名流紳仕如吳稚暉、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深覺父親節的意義重要,有提倡訂定父親節慶典活動之必要性;于是,聯名陳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準予規定每年八月八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父親節訂于每年的八月八日,是因為“八八”和爸爸音韻相近。并且 ,從字形上將“八八”二字連綴后,正如一個“父”字。因此,訂定八月八日為父親節;又稱為“八八節”(“爸爸節”)。
美國
1909年,住在美國華盛頓州士波肯市的杜德夫人,在參加教會母親節禮拜后心想:“世上為什么沒有一個類似母親節的紀念父親的節日?”
杜德夫人13歲的那一年,母親在生產時不幸去世,遺留下6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親威廉?史馬特在成為為鰥夫后,立志不再續弦,他在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一個鄉間農場,父兼母職地栽培養育他的6名兒女(包括一名新生兒)。
1909年,史馬特先生辭世。杜德夫人在母親節感恩禮拜后,與教會牧師瑞馬士分享她父親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心與努力;她希望能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向自己的父親致敬,并借此紀念全天下偉大的父親,于是她提出了設立父親節的建議,期盼世上也有一個對父親紀念感恩的節日。
瑞馬士牧師聽了杜德夫人的故事后,深受史馬特先生的精神與愛心感動,并支持杜德夫人推動設立父親節的努力。杜德夫人在1910年春天開始推動成立父親節的運動,隨即得到各教會組織的支持。她同時寫信向市長與州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提議。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長與華盛頓州州長公開表示贊成,于是華盛頓州便在1910年6月19日舉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的父親節聚會。
1924年,美國總統凱文·柯立芝支持父親節成為全美節日。
1966年,美國總統林登·詹森選用史馬特先生的生辰月份,宣布當年六月為美國父親節之月。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正式簽署文件,將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美國的父親節,從此成為美國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