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衿,幽幽我心)全詩是什么?
1、(青青子衿,幽幽我心)全詩是什么?
《短歌行》
曹操〔兩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唯 一作: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明 一作:皎皎)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談? 一作:談宴)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譯文: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的歲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逝去的時光實在太多!
宴會上歌聲慷慨激昂,心中的憂愁卻難以遺忘。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豪飲美酒。
有學識的才子們啊,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你們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在原野吃著艾蒿。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憂思,噴涌而出不能停止。
遠方賓客穿越縱橫交錯的田路,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重溫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喜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幾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于我。
注釋:
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當,是對著的意思。
幾何:多少。
去日:過去的日子;苦:患,苦于。已經(jīng)過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嘆光陰易逝之語。
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里無實際意義。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
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衣服的交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沉吟:沉思,深思,這里指對賢才的思念和傾慕。
呦(yōu)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
呦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
鼓:彈。
何時可掇(duō):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讀chuò,為通假字,掇,通“輟” ,即停止的意思。
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讌(yàn):通“宴”。
三匝(zā):指三周,形容反復盤旋。匝,周,圈。
海不厭深:一本作“水不厭深”。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吐哺:極言殷勤待士。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學術界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在蘇軾《赤壁賦》中“橫槊賦詩”言語的基礎上,《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zhàn)前吟誦這首《對酒當歌》,時間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賢說,出自張可禮《三曹年譜》:“抒發(fā)延攬人才之激切愿望,蓋與《求賢令》作于同時。”時間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賓主唱和說,此主張發(fā)自萬繩楠,他認為此詩作于漢建安元年(196),曹操遷漢獻帝于許都之際,曹操與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時行樂說,但沒有考證具體時間。此說由沈德潛發(fā)之,《古詩源》卷五:“《短歌行》,言當及時為樂也。”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烏丸行單于普富盧的宴會上的說法,時間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鑒賞: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jīng)失傳。樂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xiàn)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xiàn)在也就只能根據(jù)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jīng)失傳了。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求賢若渴,希望人才都來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tǒng)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fā)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fā)的政令。
《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策略服務的;然而它那政治內(nèi)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fā)揮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時代,他就已經(jīng)能夠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guī)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一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顯然是值得借鑒的。同時因為曹操在當時強調“唯才是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所以他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化的表現(xiàn),也應得到歷史的肯定。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2、(青青子衿,幽幽我心)全詩是什么?
《短歌行》
曹操〔兩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唯 一作: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明明 一作:皎皎)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談? 一作:談宴)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譯文: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的歲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逝去的時光實在太多!
宴會上歌聲慷慨激昂,心中的憂愁卻難以遺忘。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豪飲美酒。
有學識的才子們啊,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你們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在原野吃著艾蒿。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憂思,噴涌而出不能停止。
遠方賓客穿越縱橫交錯的田路,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重溫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喜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幾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于我。
注釋:
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當,是對著的意思。
幾何:多少。
去日:過去的日子;苦:患,苦于。已經(jīng)過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嘆光陰易逝之語。
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里無實際意義。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
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衣服的交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沉吟:沉思,深思,這里指對賢才的思念和傾慕。
呦(yōu)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
呦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
鼓:彈。
何時可掇(duō):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讀chuò,為通假字,掇,通“輟” ,即停止的意思。
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讌(yàn):通“宴”。
三匝(zā):指三周,形容反復盤旋。匝,周,圈。
海不厭深:一本作“水不厭深”。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吐哺:極言殷勤待士。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學術界大致有五種說法。一是在蘇軾《赤壁賦》中“橫槊賦詩”言語的基礎上,《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zhàn)前吟誦這首《對酒當歌》,時間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賢說,出自張可禮《三曹年譜》:“抒發(fā)延攬人才之激切愿望,蓋與《求賢令》作于同時。”時間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賓主唱和說,此主張發(fā)自萬繩楠,他認為此詩作于漢建安元年(196),曹操遷漢獻帝于許都之際,曹操與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時行樂說,但沒有考證具體時間。此說由沈德潛發(fā)之,《古詩源》卷五:“《短歌行》,言當及時為樂也。”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烏丸行單于普富盧的宴會上的說法,時間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鑒賞: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jīng)失傳。樂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xiàn)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現(xiàn)在也就只能根據(jù)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jīng)失傳了。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求賢若渴,希望人才都來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tǒng)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fā)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fā)的政令。
《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策略服務的;然而它那政治內(nèi)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fā)揮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時代,他就已經(jīng)能夠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guī)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一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顯然是值得借鑒的。同時因為曹操在當時強調“唯才是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所以他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化的表現(xiàn),也應得到歷史的肯定。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此句描寫了女子相思的心理活動,惟妙惟肖,展現(xiàn)出一位女子對情人的懷念和盼望。
出處:出自先秦詩經(jīng)·國風·鄭風的《子衿》
全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難道就不給我寄傳音訊?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看你,難道你就不能到我這來嗎?走來走去張眼望啊,在這高高的觀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有幾個月那么長!
賞析:
《國風·鄭風·子衿》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一首詩。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此詩寫單相思,描寫一個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當看到顏色青青的東西,女子就會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領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門樓,就是想看見心上人的蹤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見,她便覺得如隔三月。全詩采用倒敘的手法,充分描寫了女子單相思的心理活動,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難得的優(yōu)美的情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描寫相思之情的經(jīng)典作品。
全詩三章,采用倒敘手法。
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
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么漫長。
全詩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戀人時的焦灼萬分的情狀宛然如在目 前。這種藝術效果的獲得,在于詩人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詩中表現(xiàn)這個女子的動作行為僅用“挑”“達”二字,主要筆墨都用在刻劃她的心理活動上,如前兩章對戀人既全無音問、又不見影兒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獨白。兩段埋怨之辭,以“縱我”與“子寧”對舉,急盼之情中不無矜持之態(tài),令人生出無限想像,可謂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內(nèi)心獨白,則通過夸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其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可謂因夸以成狀,沿飾而得奇。心理描寫手法,在后世文壇已發(fā)展得淋漓盡致,而上溯其源,此詩已開其先。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全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這首詩的出處是《鄭風·子衿》,作者是無名氏。
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把音信傳?
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找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
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的城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樣長!
注釋:
鄭風:《詩經(jīng)》“十五國風”之一,今存二十一篇。
子衿:周代讀書人的服裝。子,男子的美稱,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領。
青:黑色。古代青指黑顏色。
悠悠:憂思不斷的樣子。
縱:縱然,即使。
寧(nìng):豈,難道。
嗣(sì)音:寄傳音訊。嗣,通“貽”,一作“詒”,寄、送信的意思。
佩:這里指系佩玉的綬帶。
挑(táo)兮達(tà)兮:獨自走來走去的樣子。一說為歡躍的意思。挑,亦作“佻”。
城闕(què):古代城門左右兩旁的高臺,登之可以游觀。
創(chuàng)作背景:
歷代學者眾說紛紜,歸納起來,主要有四種觀點:一為刺學校廢說,二為因刺學校廢說衍生的師友之間相責相勉說,三為淫奔說,四為由淫奔說衍生的男女愛情說。
賞析:
《鄭風·子衿》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一首詩。此詩描寫抒情主人公思念其心上人,相約在城樓見面,但久等不至,望眼欲穿,埋怨心上人不來赴約,更怪他不捎信來,于是唱出“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無限情思。全詩三章,每章四句,采用倒敘的手法,充分描寫了抒情主人公相思的心理活動,惟妙惟肖,意境幽美,是一首優(yōu)美的情歌,是為中國文學史上描寫相思之情的經(jīng)典作品。
請?zhí)砑游⑿盘栕稍儯?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