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學習觀,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1、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1)以人性為本位的教學目的觀。
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幫助發展人的個體性,幫助學生認識到他們是獨特的人并最終幫助學生實現其潛能。人本主義強調學校教師在教學中應重點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和學習的內容,創設能促進學生學習的良好心理氛圍,保證學生在充滿滿足感、安全感的情境中通過教師安排的合適的學習活動。發現學習內容的價值、意義,使學習者成為充分發展的人。
(2)彰顯主體的教學過程觀。
人本主義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這是其自我實現的教育目的的必然產物,教學以學習者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設身處地地從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內容,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的意義,建立學習內容與學習者個人之間的聯系,指導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自行選擇學習的材料,激發學生從自我傾向性中產生學習傾向,培養學生自發、自覺的學習習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意義學習。
2、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一、主要觀點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知識意義,強調協作學習。與建構主義不同,它更強調以人的發展為本,即強調學生的自我發展,強調發掘人的創造潛能,強調情感教育。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要可以分為五大觀點:即潛能觀、自我實現觀、創造觀、情感因素觀與師生觀。
1、潛能觀人本主義理論認為:在學習與工作上人人都有潛在能力。可惜的是這種潛能沒有充分釋放出來。教育本身就要努力去發掘學生的潛在能力。所以人本主義理論研究的重點是在于怎樣通過教育來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從這個觀點出發,人本主義一方面強調學習要以學生為主體但也重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而這個主導作用在于怎樣去發掘學生的潛能。
2、自我實現觀(也叫自我發展觀)
人本主義理論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人價值觀;強調學生自我實現(發展),把學生的自我實現作為教學的目標。但由于人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興趣愛好,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不同,所以存在個性差異,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每個不同的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為不同學生創設不同的學習條件,使得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自由發揮,滿足不同的個性需求,讓學生認識自身價值,促進他們自身的發展
3、創造觀
人本主義與建構主義一樣在知識與能力之間,崇尚學生能力的培養,并把創造力作為教學的核心問題。羅杰斯指出:人人有創造力,至少有創造力的潛能,人應該主動地發展這些潛能。并認為:不應該把創造力看成某些專家的特權。而布魯姆也認為應該研究大多數人的潛能和創造力。4、情感因素觀
學習中的情感因素,包括發掘學生潛能,發展學生創造力都有密切關系。對這一點,人本主義給予特別重視,認為學習是學生個人主動發起的(不是被動地等待刺激)。個人對學習的整體投入,不但涉及認知能力,而且涉及情感、行為等等方面。學生對學習興趣很濃,目標明確,是十分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師必須充分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把學生充分吸引到學習的情境中來,并長時期堅持下去。這種情感因素的創造,一要教師積極引導,二要積極進行鼓勵,三要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5、師生觀
人本主義更重視師生定位觀;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是以情感為紐帶,維持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建立起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學習中沒有感到壓抑或負擔,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做到學得主動積極和生動活潑。教師由主宰者、權威變成學生的指導者和朋友,由教變成導,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變成真正的自主參與。
二、人本主義學習觀的內涵與啟示
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的內涵體現在教學理論上,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首先,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從而達到自我實現。
其次,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張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保持和產生好奇心,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去探究任何未知領域,意識到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的、發展的。
再次,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師僅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作為促進者的教師的首要任務不是教而是促,允許學生自由學習和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間信息交流的融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以從單一化逐漸走向了多元化,即在注重知識技能掌握的同時更加關注人的創造才能和創新才能的發揮。在這樣的形勢下,重新認識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基本思想價值,相信對我國人才模式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指導、借鑒作用。對于當前時期人才培養的啟示主要有:1、尊重人格需要,發展自身潛能最終實現自我
2、重視意義學習、提倡自由探索
羅杰斯把學習分為兩類:無意義學習和意義學習。無意義學習,相當于無意義音節的學習,學習者要記住這些無意義音節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因為它是沒有生氣、枯燥無味、無關緊要、很快就會忘記的東西。另一類是有意義學習是指一種使個體的行為、態度、個性以及未來選擇行動方針發生重大變化的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增長知識的學習,而且是一種與每個人各部分經驗都融合在一起的學習。
就目前我國的人才培養過程來看,大多是停留在無意義學習這個水平。學生在學校期間,主要從書本上獲取知識,然而這些知識已經是些陳舊過時的知識,根本無法使學生滿足社會需要。教師一味的灌輸,很少給學生實踐、交流的機會,這勢必造成沒有辦法讓用人單位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同時,傳統的培養模式強制學生適應學校,重視智育,不重視個人個性的差異和情感的培養,造成了不少學生的心理扭曲,進而引發了悲劇。因而,在人才培養過程上,要注重意義學習的培養,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積極愉快、適應時代變化的心理健康的人。
3、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中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沒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即不管知識適不適合學生學習,都要被動的接受。這種師生關系必定會嚴重阻礙學生的意義學習和壓抑個性發展。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學習者作為學習活動全過程的中心,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認可每個學生都是具有他自身價值的一個獨立個體。教師必須同學生建立起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創造出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經常組織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對話。在人才的培養方法上,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關鍵。4、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
傳統的人才評價模式主要是以學業知識的考查、評分、篩選和評優為主的模式。總所周知,學生是一個動態的人,因而不能向無生命的物質那樣給予統一的標準評價。羅杰斯主張學習者的自我評價。由學生自己負責起考核自己的責任,自己確定評分的標準,并實際執行評定,看自己是否達到了原定的目標,使學習更加主動、有效。
另一方面,自我評價是一種自我競賽,無需和別人去比較,這樣就避免了因分數競爭而造成的心理壓力,更利于個體進步。因而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我們應當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即要包括外部的評價也要包括學習者自身的評價,使人才培養評價手段既體現多樣化又注重個別化。教師不僅要和學生一起制定學習計劃,還要經常與學生討論和決定評價學習的標準,使學生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5、人本主義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如重視情感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這是正確的,但進而把這一因素的作用擴大化,顯得有點片面,另外過分強調了學生的自我選擇,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利于學生學習系統的知識,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和紀律性,易走極端個人主義。
然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重視對學生人格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力,主張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的自我評價,使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以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要求。
3、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張觀點是把心理學應當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而不是將人的心理肢解為不完整的幾個部分,應該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應該關注人的高級心理活動,如熱情、信念、生命、尊嚴等內容。
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從全人教育的視角闡釋了學習者整個人的成長歷程,以發展人性;注重啟發學習者的經驗和創造潛能,引導其結合認知和經驗,肯定自我,進而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點研究如何為學習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其從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發展出對世界的理解,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
: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提倡有意義的自由學習和非指導性教學,對當前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啟示。
1、重視學習者的內心世界:人本主義理論重視教育者對學生內在心理世界的了解,重視創造力、認知、動機、情感等心理方面對行為的制約作用,能夠起到開發學生的潛能,激起其認知與情感的作用。
2、對學生的本質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提倡教育目標應該是培養積極愉快、適應時代變化的心理健康的人。這對我國當前的素質教育目標的制定,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
來源:百度百科-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4、羅杰斯的人本主義觀點
羅杰斯的人本主義觀點: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學生中心的教學觀。
1、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
人本主義者倡導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有意義學習關注學習內容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它不僅是理解記憶的學習,而且是學習者所作出的一種自主、自覺地學習,能夠在相當大的范圍內自行選擇學習材料,自己安排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情境。
2、學生中心的教學觀
教師的任務是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手段和條件,促進個體自由地成長,學生中心模式又稱為非指導模式,教師的角色是“助產士”或“催化劑”。
羅杰斯所提出的非指導性教學,并不是對學生的放任自流,而是要充分相信學生,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習的氣氛,羅杰斯指出,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氣氛包括三個條件: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同理心、真誠一致。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