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科學與藝術,為什么說領導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1、為什么說領導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因為領導是領導者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運用權利向其下屬施加影響力的一種行為或行為過程。領導是管理的實施者,必須科學管理和規劃,對人才的掌控和適度揚抑,需要把握好火候和分寸,因此也是一門藝術。
作為一門兼具實踐性與學術性的學科,管理學越來越得到企業實踐者與理論者的關注。然而,從目前來看,我國管理學的發展似乎遇到了發展的“瓶頸”。
很多企業實踐者認為,我國管理學教育非常空洞,從表面上看似乎是“萬金油”:涉及各門學科,但實際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因此我國管理學教育比較失敗,不能為企業提供有意義的指導。而很多學術界的人士雖然忙于做學術研究,但對于解決以上實踐應用問題卻一直苦無良策。
藝術,就其本義而言,是指用形象反映現實并比現實典型的社會意識形態。一般意義上的藝術,是指那些富有創造性的方式、方法。領導藝術是指在領導的方式方法上表現出的創造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是創造,是真善美在領導活動中的自由創造性。另一方面是有效性,領導實踐活動是檢驗領導藝術的唯一標準。
2、領導藝術與領導科學的關系
領導科學和領導藝術兩者之間具有較為復雜的層次關系。在一定條件下,領導科學和領導藝術互為表里,并可以相互轉化;在具體運用中,領導科學和領導藝術應當有所區分,且不可偏廢。
3、領導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領導活動既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是兩者的有機統一。但領導既不是一門純粹的科學,也不是一門純粹的藝術,它是一門工藝學,是需要花費工夫才可以實現的學問。領導不是說你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領導好,也不是靠著匹夫之勇就可以實現的!是靠領導的功力的修煉,功夫達到了,就可以領導好。
老道的功底是實現好領導的前提和基礎。
我覺得領導活動要做到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實現的過程是領導者功夫不斷修煉的過程。沒有一個固定的程式!《孫子兵法》說“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我認為只有做到智商和情商,甚至是社交商、人際商的完美統一,才可以創造神奇的領導活動神話!造就卓越的領導人。高素質的領導者是實現領導活動科學性和藝術性統一的靈魂所在。
其次,還要有先進的領導制度作背景依托,否則,領導者再優秀也走不出制度的泥潭!制度好,領導者還可以事半功倍!
第三,還要有被領導者的良好配合,領導與被領導形成默契,同心同德,強烈共鳴才可以奏出領導活動完美和諧的樂章!
4、管理學的科學性與藝術性,舉例說明。
1:管理學的科學性
在管理實踐中發現、歸納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動過程中客觀規律的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逐步建立了系統化的管理理論體系。人們又把這些理論應用到管理實踐中去,指導自己的管理實踐,再以管理活動的效果來衡量管理過程所用的理論和方法是否行之有效,是否正確,從而使管理理論和方法得到不斷豐富與發展。
例: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明白,一進廟門,首先是彌勒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勒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十分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現代企業領導人,需要通過長期觀察總結,優化組合,找到理論和方法,注重加強培養自己駕馭人才的潛力,知人善任,科學的搭配,應一切以企業的發展、員工的合理利用為目標。
2:管理學的藝術性
管理是一門藝術,主要強調其實踐性和靈活性。這就是說,僅僅憑借書本上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原則來進行管理,無異于“紙上談兵”,是不能保證其成功的。
管理的藝術性是指管理靠的是人格魅力、靈感與創新,而管理本身是沒有規律可循的,更沒有辦法通過學習掌握管理的技巧。不同的文化背景體現出不同的管理藝術,因此,管理者如何在管理工作中應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藝術和領導藝術關系到管理工作的成敗。
例:子賤放權
孔子的學生子賤有一次奉命擔任某地方的官吏。當他到任以后,卻時常彈琴自娛,不管政事,但是他所管轄的地方卻治理得井井有條,民興業旺。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每一天即使起早摸黑,從早忙到晚,也沒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請教子賤:“為什么你能治理得這么好?”子賤回答說:“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進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卻是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完成任務。”
現代企業中的領導人,喜歡把一切事攬在身上,事必躬親,管這管那,從來不放心把一件事交給手下人去做,這樣,使得他整天忙忙碌碌不說,還會被公司的大小事務搞得焦頭爛額。
:
(1)管理科學性,是指在管理領域應用科學方法,綜合抽象出管理過程的規律、原理所表現出來的性質。揭示管理過程的客觀規律性,是管理者實踐的結晶。如果不承認管理是一門科學,不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違背管理原則,在實踐中,隨心所欲地進行管理,必然會遭到懲罰,最終導致管理效果不佳或失敗。
(2)管理活動是處理和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社會活動,管理主體是人,管理主體之中最重要也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意識的高級社會動物。雖然管理活動必須遵循客觀規律辦事,但是管理者在應用管理理論指導管理實踐時,不可能像自然科學應用其定理和公式去指導自然科學實踐那么“刻板”和“一絲不茍”,而是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靈活多變地運用管理理論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百度百科——管理的科學性
百度百科——管理的藝術性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