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為什么越嚼越甜,吃饅頭時,越嚼感覺越甜,原因是什么?
1、吃饅頭時,越嚼感覺越甜,原因是什么?
【答案】B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淀粉在口腔內的消化,食物在口腔內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淀粉在口腔內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以及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有甜味,所以吃饅頭時,如果細嚼慢咽,會越嚼越甜。故選B
考點:本題考查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點評:解答本題要理解糖類物質不一定有甜味,例如淀粉屬于糖類物質,就沒有甜味,而由淀粉分解成的麥芽糖具有甜味。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要知道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能夠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
2、饅頭為什么越嚼越甜
螞蟻莊園1月2日問題答案分享,螞蟻莊園是支付寶中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回答問題來獲得對應的飼料獎勵,很多人再軟件中不知道1月2日問題答案,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螞蟻莊園2022年1月2日問題答案分享
問題和答案
新年路邊會有吹糖人的小攤歇后語吹糖人的出身是形容。
愛說大話的人。
饅頭為什么越嚼越甜。
淀粉分解為麥芽糖。
問題解析
第一個問題:像你這樣芝麻子大的官兒,憑你這頂烏紗帽,能夠擔保朝廷不收拾我張獻忠,保保個什么,你是吹糖人兒的出身,口氣怪大,出自李自成。
第二個問題:饅頭越嚼越香是因為淀粉分解為麥芽糖,饅頭是由淀粉做成的,淀粉在口腔內消化,食物在口腔內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淀粉再口腔內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還有唾液淀粉酶作用被分解為麥芽糖。
3、為什么饅頭越嚼越甜
因為饅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是一種多糖物質,雖然幾乎沒有什么甜味,但是我們在吃的時候,口腔里面會分泌出唾液淀粉酶,隨著咀嚼次數的增加,就會將多糖的長鏈切斷,從而分解成麥芽糖,因此我們在吃饅頭的過程中會感覺到越嚼越甜。
饅頭,古稱“蠻頭”,別稱“饃”“饃饃”“蒸饃”,為”包子“的本稱,中國傳統面食之一,是一種用發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饅頭以小麥面粉為主要原料,是中國人日常主食之一。傳為諸葛亮征孟獲時所發明,形狀為人頭形,爾后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逐漸改為禽肉餡。
饅頭的制作方法:1、將發酵面(老面)加面粉、水和成面團,放入盆中或餳發箱發酵(發酵時間視室內溫度和老面的多少而定);2、取出發酵好的面團加白糖(白糖可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添加,南方人一般放糖,只有在北方才會出現不放白糖的情況),揉透揉勻后搓成長條,揪劑子,擺在籠屜上,劑子口朝上,撒上青紅絲,在旺火上蒸二十分鐘,取出即可。北方的饅頭一般是把長面條揪成劑子之后,再把劑子揉成底平頂圓的饅頭狀。然后放到蒸屜上蒸即可。
注意事項:1、發酵面時一定要發到時間,劑子口一定要朝上,(北方人一般不會把面團再揉成饅頭狀,這是劑子口要朝下,日常食用的一般都是白面饅頭,因此一般不會加別的東西,只有逢年過節有時候會在饅頭上加點棗花生之類的)。2、下劑子擺在籠屜上時,千萬不要碰,否則不會“開花”。3、上籠屜時火一定要旺,而且要在水沸時上籠屜。
4、吃饅頭時會覺得越嚼越甜是因為什么
因為饅頭中含有淀粉,而口腔中含有大量的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 ,使之成為麥芽糖 ,所以不加糖的饅頭在嘴里嚼就了會有甜味。
唾液中由三對大唾液腺(下頜腺、腮腺和舌下腺)分泌的液體和口腔壁上許多小粘液腺分泌的一種水解酶,稱為唾液淀粉酶。是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鏈淀粉、糖原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鍵的酶。屬于α-淀粉酶的一種。
唾液由三對大唾液腺(下頜腺、腮腺和舌下腺)分泌的液體和口腔壁上許多小粘液腺分泌的粘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人的唾液中99%是水,有機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無機物有鈉、鉀、鈣、氯和硫氰離子等。唾液中含有的一種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質,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為麥芽糖。唾液淀粉酶發揮作用的最適pH值在中性范圍內,唾液中的氯和硫氰酸鹽對此酶有激活作用。食物進入胃后,唾液淀粉酶還可繼續使用一段時間,直至胃內容物變為pH值約為4.3~4.8的酸性反應為止。
唾液中含有的一種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質,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為麥芽糖。唾液淀粉酶發揮作用的最適pH值在中性范圍內,唾液中的氯和硫氰酸鹽對此酶有激活作用。食物進入胃后,唾液淀粉酶還可繼續使用一段時間,直至胃內容物變為pH值約為4.3~4.8的酸性反應為止。
人體的其他組織如卵巢、輸卵管、肺、睪丸、精液、乳腺等的提取物中都發現有淀粉酶活性;血液、尿液、乳液中也含淀粉酶。血液淀粉酶中主要來自胰腺、唾液腺,尿液中淀粉酶則來自于血液。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