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哪幾方面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哪幾方面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
1、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資的機會。
2、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發展中國家更快更多地獲得世界范圍內的技術和管理經驗。
3、經濟全球化緩解了發展中國家的就業矛盾。
4、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 使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
5、經濟全球化優化了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
經濟全球化同時也帶來了弊端:
1、外資進入對中國民族資本和民族工業沖擊較大。
2、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生態。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日益尖銳。
3、跨國資本的進入增大了金融市場的投機性和風險度,容易給短期投機資本沖擊我國國內市場造成可乘之機。
4、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經濟轉型充滿了動蕩和起伏。
5、經濟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國家的經濟主權。
: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因素:
1、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和物質基礎。
2、新交通和通訊方式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
3、兩極格局的解體使原來處于對峙狀態的國家建立和加強了彼此間的交流,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
4、市場經濟體制的廣泛建立,為經濟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跨國公司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
6、區域集團化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基礎。
來源:百度百科-全球化 (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
2、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有何影響?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隨。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8、經濟全球化有利于減少國際沖突。
3、中國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從本質上來看,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內容就是國際經濟貿易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國際貿易在各國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
2、帶來機遇。世界格局多極化為我們爭取一個較長時間的和平環境提供了可能,經濟全球化有利于我們更好的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興起為我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為我們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帶來挑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新的表現,恐怖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為我國的國家安全有所影響,經濟全球化也給我過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某些西方大國,控制國際經濟組織,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
:
全球化的體現:
當代全球化主要體現在國際化、自由化、普遍化和星球化這四個方面。國際化主要是指跨越國界的,描述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差異。
自由化常常被經濟學家所使用,而普遍化則更多地為文化研究者使用,主要涉及特定的價值觀念:一個更加全球性的世界在于文化上趨于同質化。星球化則涉及消息的傳播與文化安全問題。
來源:百度百科-全球化 (人類社會發展的現象)
4、試述全球化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全球性議題顯著增加
經濟危機之后往往是新技術革命的孕育期和創新活動的爆發期。近兩年,各國加大研發投入、紛紛推出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盡管新興產業的前景尚不明朗、技術創新的產業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以信息技術深入發展和應用、新材料和新能源開發為特點的新一輪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將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各國加快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
(二)跨國公司繼續在全球配置資源和國際化生產布局
跨國公司是推動全球化的重要力量。近年來,跨國公司在全球經濟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由于日益重視拓展海外業務,跨國公司國際化生產近年來呈總體上升趨勢。
:
我國應對全球化四大原則指的是:
1、以平等為基礎,確保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
2、以開放為導向,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機制封閉化和規則碎片化;
3、以合作為動力,共商規則,共建機制,共迎挑戰;
4、以共享為目標,提倡所有人參與,所有人受益。
平等是全球化的出發點,共享是全球化的目標,而開放和合作則是全球化的方法論。這與英式全球化、美式全球化形成了極為鮮明的對照。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