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密度,海水密度
1、海水密度
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 g/cm3之間,它取決于溫度、鹽度和壓力(或深度)。
在低溫、高鹽和深水壓力大的情況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溫、低鹽的表層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況下,由赤道向兩極,溫度逐漸變低,密度則逐漸變大。到了兩極海域,由于水溫低,海水結冰,剩下的海水鹽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海水密度分布和變化:
在大洋上層,特別是表層,海水密度主要取決于海水的溫度和鹽度分布情況。赤道區溫度最高,鹽度較低,因而表層海水密度最小,約為1.0230g/cm3。由赤道向兩極,密度逐漸增大。在副熱帶海域,雖然鹽度最大,但因溫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雖有增大,但沒有相應地出現極大值。
海水最大密度出現在寒冷的極地海區,如在南極海區,密度可達1.0270g/cm3以上。對于固定深度來講,海水密度只是溫度和鹽度的函數。因此,隨著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異與溫度和鹽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斷減小,至大洋底層則已相當均勻。
2、海水的密度是多少
1、海水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海水所包含的質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間,它取決于溫度、鹽度和壓力(或深度)。在低溫、高鹽和深水壓力大的情況下,海水密度大。
2、例如,在大西洋深層冷水中,海水密度就大。而在高溫、低鹽的表層水域,如赤道表層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況下,由赤道向兩極,溫度逐漸變低,密度則逐漸變大。到了兩極海域,由于水溫低,海水結冰,剩下的海水鹽分高,所以密度更大。因此,北冰洋附近海域海水密度都很高。
3、海水的密度是多少?
海水的平均密度:1.025g/cm3.海水的密度取決于溫度、鹽度和壓力.這就是說,給定體積的海水比同樣體積的蒸餾水重零點零二五倍.當溫度降低、鹽度增加和壓力(深度)加大的情況下,海水的密度就增大
4、海水的密度是多少
海水的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所含海水的質量,其單位是g/cm^3;(或kg/m^3;),但習慣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指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海水的密度與3.98℃的蒸餾水密度之比。因此在數值上密度和比重是相等的。海水的密度狀況,是決定海流運動的最重要因子之一。海水的密度可以通過密度的定義式(即ρ=m/v)來求出。在一般的作業和考試中,海水的密度取1.025×10^3kg/m^3;。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