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股除權,除權配股是什么意思
1、除權配股是什么意思
除權配股實際上是指除權和配股兩個行為,指配發的新股不在有收益的權利。配股是指上市公司按照配股前的股東持股比例向股東再次發行新股,配股一般是上市籌資的一種方式。除權是指股票獲得收益的權利去除掉,簡單來說就會使股票除權后,持有人不在享有分紅等收益權利,只能將股票交易出去獲利。
:
一、配股除權,股本術語,配股是上市公司向原股東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按照慣例,公司配股時新股的認購權按照原有股權比例在原股東之間分配,即原股東擁有優先認購權。配股的一大特點,就是新股的價格是按照發行公告發布時的股票市價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確定的。所折價格是為了鼓勵股東出價認購。當市場環境不穩定的時候,確定配股價是非常困難的。在正常情況下,新股發行的價格按發行配股公告時股票市場價格折價10%到25%。理論上的除權價格是增股發行公告前股票與新股的加權平均價格,它應該是新股配售后的股票價格。
二、企業當期發生配股的情況下,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應當考慮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據以調整各列報期間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公式如下:每股理論除權價格=(行權前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公允價值總額+配股收到的款項)÷行權后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調整系數=行權前發行在外每股公允價值÷每股理論除權價格。因配股重新計算的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調整系數。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配股前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調整系數×配股前普通股發行在外的時間權重+配股后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存在非流通股的企業可以采用簡化的計算方法,不考慮配股中內含的送股因素,而將配股視為發行新股處理。
2、配股除權是什么意思
除權(股票術語)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業實際價值(每股凈資產)有所減少,需要在發生該事實之后從股票市場價格中剔除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為。配股的意思即是公司向老股東發行股票。除了股票股利之外,發行公司也可分配“現金股利”給股東,此時則稱為除息。紅利分為股票紅利與現金紅利,分配股票紅利對應除權,分配現金紅利對應除息。
:
除權產生,除權報價的產生是由上市公司送配股行為引起,由證券交易所在該種股票的除權交 易日開盤公布的參考價格,用以提示交易市場該股票因發行股本增加,其內在價值已被攤薄.
除權日,股權登記日,簡單說就是,如果你在這個日期(含)之前買了這種股票,你就擁有公告里說的轉增,配送股或者紅利的權利。登記擁有這種權利的股東的名字。
除權日是,轉增或者配送股以后市場可流通總股數增加,那么原來的市場價格必須進行除權。不然對后來買股票的人就不公平了。一樣的總市值,股數增加了,價格卻沒降。
報價的計算是按照上市公司增資配股(或送配股)公告中的配股(或送配股)比例為依據的:
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配股率)
送配股除權報價XR(Ex-rights)=(除權前日收盤價+配股價格*配股率)/(1+送股率+ 配股率)
以上公式可計算除權后的市價,而市價的高低則因權值的大小而不同。另外,我國相關制度還規定,證券發行人認為有必要調整計算公式的,可以向證券交易所提出調整申請并說明理由。證券交易所認為必要時,可調整除權(息)參考價計算公式,并予以公布。
除權除息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是否會填權和填息,中線投資者可以選一些業績較好、權值較高的股票在低價位時大膽購入,目標是在一個不長的時間內能填權,這樣老股差價沒損失.所配的增資股等于是“零成本”,賣多少賺多少,這也是許多投資人樂于參與除權的原因。
短線投資者一般可在除權后介入,以賺取填權的差額,既可賺錢又可避免短時不能填權的風險,短線操作者多以有限的資金,求取最大的運轉效率,并不想承擔一旦除完權不但填不了權,而且價格上還有損失的風險。是否參與除權交易,主要看大勢。當大勢走軟,接手不強,參與除權的中短線籌碼就會使除權行情走勢下行。
3、配股要除權嗎
需要除權的,配股就是給自己送股票。
配股的一大特點,就是新股的價格是按照發行公告發布時的股票市價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確定的。配股除權后只是增加了您配股的錢,并不會增加您的收益.總市值也只是增加您配股的錢,是一種暫時沒有收益的加倉行為.配股能否賺錢還是要看配股后股價的走勢,若上漲會加大您的收益,若下跌反而會擴大自己的虧損。
【】
一、配股是什么意思?
配股是上市公司因發展需要,發行新股票給原股東,從而籌集金錢的操作。換句話說,公司的錢不太夠,要通過自己人來籌錢。原股東可以全權決定是進行認購,還是不進行認購。
例如,10股配3股,這個的具體意思就是每10股有權依照配股價申購3股該股票。
二、股票配股是好事還是壞事?
配股究竟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呢?情況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
一般來說,通常配股的價格是低于市價的,因為配股的價格會作一定的折價處理。因為新增了股票數,需要進行除權,因此股價會通過一定比例降低。
對那些沒有參加配股的股東來說,因為股價降低會發生損失的情況。
參與配股的股東可以理解為,雖然股價下跌了,但好在股票數量在增加,總權益基本沒有改變。
另外,配股除權后,特別是在牛市填權的情況也許會出現,換句話來說,就是股票有可能恢復到原價,甚至是比原價高,這樣還是獲得一定收益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某只股票在前一天收盤的時候價格為十元,配股比例為10∶2,配股價為8元,那么除權價為(10×10+8×2)/(10+2)=14元。在除權后的第二日,假如股價上漲了,而且上漲到16元,然而參與配股的股東在市場差價上每只股就可以獲得(16-14=2)元。從這一點上看,是利好的。
4、配股除權價如何計算
若該股票只是向原股東配股的,其除權參考價格=(配股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配股價格*每股配股比例)/(1+配股比例)
注意:公式中是每股配股比例,而一般的配股公告是每10股的形式進行陳述的。
還有如果除向原股東配股外,還進行向不定向的投資者進行公開增發的情況,該股票增發后首個交易日股票價格不需要進行除權處理的。
知道配股價才能算出除權價的。
這是配股除權公式:
配股除權價=(除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每股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配股的一大特點,就是新股的價格是按照發行公告發布時的股票市價作一定的折價處理來確定的。所折價格是為了鼓勵股東出價認購。當市場環境不穩定的時候,確定配股價是非常困難的。在正常情況下,新股發行的價格按發行配股公告時股票市場價格折價10%到25%。理論上的除權價格是增股發行公告前股票與新股的加權平均價格,它應該是新股配售后的股票價格。
企業當期發生配股的情況下,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應當考慮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據以調整各列報期間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公式如下:
每股理論除權價格=(行權前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公允價值總額+配股收到的款項)÷行權后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調整系數=行權前發行在外每股公允價值÷每股理論除權價格
因配股重新計算的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調整系數
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配股前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調整系數×配股前普通股發行在外的時間權重+配股后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存在非流通股的企業可以采用簡化的計算方法,不考慮配股中內含的送股因素,而將配股視為發行新股處理。
上述變化發生于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的,應當以調整后的股數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
來源:百度百科-配股除權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