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試種海水稻,最新消息!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1、最新消息!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位于新疆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耐鹽堿海水稻試驗基地的海水稻迎來了成熟期。
10月10日,該基地的海水稻正式開鐮收割。
此前,測產驗收專家對海水稻基地進行了田間測產,畝產達到548.53公斤,這是自2019年畝產為546.74公斤/畝的又一次刷新!金秋時節,稻谷飄香,位于新疆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耐鹽堿海水稻試驗基地的海水稻迎來了成熟期。
10月10日,該基地的海水稻正式開鐮收割。
此前,測產驗收專家對海水稻基地進行了田間測產,畝產達到548.53公斤,這是自2019年畝產為546.74公斤/畝的又一次刷新!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也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
這里土壤鹽堿化嚴重,被視為“農業的荒漠”。
2018年開始,袁隆平院士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將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阿熱蓋買村作為全國首批的鹽堿地稻作改良試驗基地之一,進行海水稻的種植試驗,2020年畝產達548.53公斤。
岳普湖縣土壤鹽堿程度高,干旱少雨,全縣90%的耕地受到鹽堿化的侵害。
自2018年起,袁隆平院士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就將岳普湖縣作為全國首批鹽堿地稻作改良試驗基地之一,進行海水稻種植試驗。
海水稻基地生產隊長張立山介紹,這塊土地經過了連續三年的稻作改良,準備10月15日播種小麥,以檢測鹽堿地的改良程度,后期將會擴大鹽堿地改良面積。
2018年5月,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在新疆、黑龍江、山東、浙江和陜西的六大試驗基地同時插秧海水稻,開展了試種試驗,為中國大面積鹽堿地篩選優勢的海水稻品種。
據悉,海水稻品種持續耕種三年至五年后,能夠有效的降低土地鹽堿度,為鹽堿地變“寶地”提供可能,將會對當地的農業行業結構調整產生深遠影響。
有專家介紹,中國鹽堿地總的面積約15億畝,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的潛力。
該實驗基地生產隊長張立山介紹,該基地種出的海水稻全部收割完畢后,將送到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進行檢測,以便日后針對性改進。
把鹽堿地改良以后,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以上就是關于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的介紹,從最開始的80畝到現在的300畝,海水稻試種規模不斷擴大、品種不斷改善。
新疆鹽堿土地面積大,海水稻在新疆改造鹽堿地,價值巨大,前景廣闊。
2、袁隆平團隊海水稻開始產業化推廣 袁隆平沙漠水稻在哪
15日,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在海南三亞舉行的第五屆國際海水稻論壇上介紹,2020年,在十地啟動“海水稻”萬畝片種植示范,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穩定超過400公斤。已在全國簽約600萬畝鹽堿地改造項目,“海水稻”開始規模化推廣、產業化運營,擬用8-10年實現1億畝鹽堿地改造整治目標。
海水稻(耐鹽堿水稻),是指能在鹽(堿)濃度0.3%以上的鹽堿地生長、且單產可達300kg/667m2以上的一類水稻品種。海水稻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強的生存競爭能力,具有抗澇、抗鹽堿、抗倒伏、抗病蟲等能力。
2020年,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全國的海水稻示范種植面積由原來2萬畝擴大到10萬畝,9月下旬起,10萬畝海水稻陸續完成測產。
袁隆平沙漠水稻在哪
去年9月25日,位于新疆喀什地區岳普湖縣的“海水稻”實驗基地喜迎收割,田間測產量達每畝548.53公斤,成功實現沙漠也能種“海水稻”。
這里緊鄰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也是pH酸堿度7.8的重度鹽堿土地,被視為“農業的荒漠”。但是三年來,從最開始的80畝到現在的300畝,“海水稻”試種規模不斷擴大、品種不斷改善,基地通過自主育苗,使用新型的營養肥料,提高了“海水稻”對當地土壤的適應性,促進“海水稻”根系生長。
3、海水稻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
海水稻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土地資源問題,解決方法是尋找高含鹽量的土地。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海水稻研發過程中,由于水稻的特殊生長習性,導致缺少合適的土地資源,解決的方法是尋找鹽堿地、灘涂等高含鹽量的土地上種植海水稻進行研發。海水稻是耐鹽堿的水稻品種,由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于2022年率先在青島試種獲得成功。
4、袁隆平爺爺在青島的實驗田里帶頭研究新的水稻品種是什么
你好,袁爺爺在青島的實驗田里帶頭研究新的水稻品種是“海水稻”。該項目將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和金口鎮海水稻稻作改良國家示范基地進行實地測產。袁隆平曾表示,將在3-5年內選育出在鹽分濃度3-8‰海水灌溉種植條件下,產量達300公斤/畝以上的耐鹽堿水稻新品種,讓鹽堿地造福人類。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