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記梗概400字,求魯濱孫漂流記梗概400字左右
1、求魯濱孫漂流記梗概400字左右
魯濱遜漂流記
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懷著云游四海的高遠志向,告別家人,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經歷無數險情,后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跡般地活下來,并只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島上。 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性格堅強的魯濱遜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圣經》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獲谷物,馴養山羊,用獸皮制作衣物。他曾與野獸斗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來他搭救了一個土人,稱他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勇氣,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生存的家園。
一直到第28個年頭一艘英國船來到該島附近,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才返回英國。這時他父母雙亡,魯濱遜收回他巴西莊園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贈給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們。
查看全部7個回答
女人上了年紀不要再傻傻敷面膜,睡前抹點它,祛皺抗衰老!
燧閱
?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魯濱遜漂流記主要內容400字左右
《魯濱遜漂流記》名著內容簡介:
英國青年魯濱遜從小喜歡航海,曾三次離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懷著云游四海的高遠志向,告別家人,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經歷無數險情,后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難,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跡般地活下來,并只身來到一座荒無人煙島上。 他從絕望的縫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啟示,性格堅強的魯濱遜在島上獨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島上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年復一年與孤獨為伴,克服了種種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圣經》成為他的精神支柱,憑著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不息的勞動,他蓋起了房子,收獲谷物,馴養山羊,用獸皮制作衣物。他曾與野獸斗智,也曾與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來他搭救了一個土人,稱他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尋常的毅力和勇氣,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用勤勞的雙手,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生存的家園。
一直到第28個年頭一艘英國船來到該島附近,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才返回英國。這時他父母雙亡,魯濱遜收回他巴西莊園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贈給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們。
964 瀏覽6474 2017-11-26
魯濱遜漂流記的內容簡介400字左右!!!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只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鄉。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后,被伍茲·羅杰斯船長所救。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該小說發表多年后,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9 瀏覽129 2018-03-11
《魯賓遜漂流記》內容簡介400字左右
在西方,有一部小說,18世紀歐洲最杰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個成長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應該讀讀他。那么,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哪?
這本書叫《魯賓遜漂流記》。故事并不復雜: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魯賓遜,不甘于像父輩那樣,平庸的過一輩子,一心向往著充滿冒險與挑戰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棄安逸舒適的生活,私自離家出海航行,去實現遨游世界的夢想,但每次都歷盡艱險。有一次風暴將船只打翻,魯賓遜一個人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里度過了28年孤獨的時光。小說的主要部分就是對他這段荒島生活的生動記述。
除了精彩離奇的故事外,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魯賓遜的性格。他敢于冒險,敢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島,也決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食物,他嘗試著打獵,種谷子,訓養山羊,曬野葡萄干,他還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曬面做面包。在島上的第24年,他還搭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個忠實的奴仆。就這樣,魯賓遜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的王國。面對人生困境,魯賓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現在,在西方,“魯賓遜”已經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
《魯賓遜漂流記》之所以成為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還在于它的真實性和不凡的藝術表現力。在他之前,歐洲的長篇小說大都是以帝王將相的業績或騎士美女的浪漫傳奇為主要內容的。笛福開始嘗試用日常語言來描寫普通人的生活。小說雖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對魯賓遜荒島生活的描寫逼真而自然,表現了作者非凡的形象力和藝術表現力。此外,小說通篇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語言明白曉暢,樸素生動,這一切給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
2、魯濱遜漂流記故事梗概是什么?
一、故事梗概如下:
魯濱遜是一個來自英國的商人,他在一次航海中遭遇了海難,被困在了一個荒島上。他成了這個孤島上唯一的幸存者,只能利用島上的資源,努力生存。在荒島上,他學會了打獵、種植、建造住所等基本的生存技能,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創造力,逐漸改善了生活條件。
隨著時間的流逝,魯濱遜不再感到孤獨,他馴服了一只野貓,并且在一次海難中救下了一個土著人。他將這個土著人稱為“星期五”,教會他語言和技能,成為了他的好友和幫手。魯濱遜和星期五一起面對了海盜和其他的危險,并且利用自己的機智和勇氣,成功地擺脫了這些威脅。
在漂流了28年后,魯濱遜終于獲救并回到了英國。他的漂流經歷成為了當時社會上的轟動事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贊譽。回到英國后,魯濱遜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認識,他認為人們應該更加珍惜生命,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和挑戰。
二、魯濱遜漂流記故事的意義: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于1719年所寫的一篇長篇小說,講述了一個名叫魯濱遜的商人在遭遇海難后流落荒島,與島上的自然環境和土著人展開的生存與冒險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人類的意志力和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我們有勇氣和毅力,就能夠戰勝生命中的種種困難。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珍惜生命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在荒島上,魯濱遜非常孤獨,渴望有人陪伴。當他救下那個土著人后,他們開始建立起互相信任和幫助的關系,這種聯系讓他們都變得更強大和幸福。
所以說,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而是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創造力,同時也要珍惜我們身邊的人和與他們建立起的聯系。
3、魯濱遜漂流記每個章節的概括400字左右
1.第一次航行
魯濱遜的父親原來指望兒子學法律,但是魯濱遜卻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魯濱遜去赫爾時,他的一位同伴正要坐其父親的船到倫敦去,他動心了,于是,他跟著去——這是1651年的8月,當時他十九歲。船剛駛出海口,便碰到了可怕的風浪,使他感到全身有說不出的難過,心里十分恐懼。他在痛苦的心情中發了誓,假如上帝在這次航行中留下他的命,在登上陸地后,就一直待在他慈愛的父母身邊,從此一定聽從他們的忠告辦事。可是第二天風停了,浪也歇了。太陽西沉,繼之而來的是一個美麗可愛的黃昏,這時,又喝了同伴釀的一碗甜酒后,他就把這次航行后便回家的決心丟到九霄云外去了。
2.第二次航行。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經商,賺了一筆錢。
3.第三次航行。在去非洲的幾內亞做生意時,魯濱遜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盜船俘虜,被賣為奴隸,后來他劃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逃到了巴西,在那里獨自經營一個甘蔗種植園,當起了莊園主。生活過得很順遂。
4.第四次航行觸碓
巴西因為人工不足,有幾個種植園主知道魯濱遜曾為做生意而到過非洲的一些奴隸市場口岸,他們竭力哄誘他作一次航行,到那一帶去為他們的種植園買些黑奴回來。想不到,他們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個無名島上觸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只有他一個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條命
4、魯濱遜漂流記主要內容概括
《魯濱遜漂流記》主要內容概括: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只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鄉的故事。
魯濱遜·克魯索出生于一個體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見識一番。他瞞著父親出海,到了倫敦,從那購買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時,船在途中遇到風暴觸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幸存,只身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槍支彈藥等運到岸上,并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接著他用削尖的木樁在帳篷周圍圍上柵欄,在帳篷后挖洞居住。他用簡單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獵野味為食,飲溪里的淡水,度過了最初遇到的困難。
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鄉。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