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野語閱讀答案,齊東野語 閱讀答案
1、齊東野語 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以下問題
《孟子》《齊東野語》
[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殺人;江南蟹雄,螯能敵虎,然取蜂兒者不論斗,而捕蟹者未聞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蹤跡得其處,則夜持烈炬臨之,蜂空群赴焰,盡殪,然后連房刳取②。蟹處蒲葦間,一燈水滸,莫不郭索③而來,悉可俯拾。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④也固宜。
(選自《齊東野語》)
①血指:傷指。②刳(kū)取:割取。③郭索:急競爬行的樣子。④殞:死亡。
1.解釋句子中的紅色詞。
①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
③江南蟹雄,螯能敵虎
④悉可俯拾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人恒過然后能改。
②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也固宜。
3.甲、乙兩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甲文的主要觀點:
乙文的主要觀點可概括為:
4.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1.答案:①明白、知曉②同“弼”,輔佐③匹敵、對抗④完全
本題考查的是對重點詞語的理解,應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的意義,切忌孤立地就詞解詞。
2.答案:①(……隱藏……)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
4.答案:卒章顯志。
這是分析文章寫法的題目,其實與上一題的解題思路有密切聯系,只要明確了兩文結尾的句子是主旨句(或觀點句),要回答到“卒章顯志”上來并不困難。
2、周密《齊東野語》的有關 閱讀答案
1.解釋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奏欲置酒(延)眾侍從
(2)臣再三(速)良佑,迄不肯來
2.文中劃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
說拜謝退而約客客至期畢集獨兵部侍郎陳良佑不至說殊不平。
3.張說“附奏”的目的是什么
4.結合本文內容說說陳良佑是個怎樣的人。
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題。\u3000\u3000淳熙中,張說 ① 頗用事,為都承旨 ② 。一日,奏欲置酒延眾侍從。上許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題。
淳熙中,張說 ① 頗用事,為都承旨 ② 。一日,奏欲置酒延眾侍從。上許之,且曰:“當致酒肴為汝助。” 說拜謝退而約客客至期畢集獨兵部侍郎陳良秸不至說殊不平 。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說為表謝,因附奏:“臣嘗奉旨而后敢集客,陳良祜獨不至,是違圣意也。”既奏,上忽顧小黃門言:“張說會未散否?”對曰:“彼既取旨召客,當必卜夜。”乃命再賜。說大喜,復附奏:“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來。”夜漏將止,忽報中批陳良祜除諫議大夫。坐客方盡歡,聞之,憮然 ③ 而罷。(選自周密《齊東野語》)
【注】①張說(yuè):人名。②都承旨:官名。③憮然:悵然失意的樣子。
1.解釋加粗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1)奏欲置酒 延 眾侍從。( )
(2)臣再三 速 良祐,迄不肯來。( )
2.文中畫線句子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
說拜謝退而約客客至期畢集獨兵部侍郎陳良祐不至說殊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張說“附奏”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本文內容說說陳良祐是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字謎 重山復重山,重山向下選,明月復明月,明月在兩邊,上有可耕田,下有長流川,一家人六口,兩口不團
答案是“用”字。
第一層把“用”字從中間剖開,分成左右兩個“月”字;
第二層將“用”字上下劈成“田、川”兩字;
第三層以再把“用”字分成六個“口”,底下兩“口”因缺筆而未“團圓”。
讀音:yòng
意思:使用;費用;用處。
組詞:用品、 不用、 選用、 日用、 借用、 用功、 用心、 用人、 公用、 用處。
1、不用[bù yòng] 表示事實上沒有必要。
2、作用[zuò yòng] 對事物產生影響。
3、公用[gōng yòng] 公共使用;共同使用。
4、中用[zhōng yòng] 頂事;有用(多用于否定式)。
5、日用[rì yòng] 屬性詞。日常生活應用的。
6、使用[shǐ yòng] 使人員、器物、資金等為某種目的服務。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