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國際留學生研究生,人大國際留學生研究生招生簡章
人大國際留學生研究生,人大國際留學生研究生招生簡章
很高興有機會參與這個人大國際留學生研究生問題集合的討論。這是一個多元且重要的話題,我將采取系統的方法,逐一回答每個問題,并分享一些相關的案例和觀點。
文章目錄列表:
1.中國人民大學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在哪個學院?2.人民大學國際漢語教育碩士生導師有哪幾位?最厲害的是誰?
3.脫產花掉全部積蓄讀中國人民大學的IMBA(全英文授課國際班)值嗎?
4.請問人民大學的研究生住宿條件
5.保研的學校有哪些
6.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出來好找工作嗎?本科
中國人民大學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在哪個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介紹[專業簡況]目前世界范圍內的漢語熱不斷升溫,我國急需大批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的漢語國際教育專門人才,以適應海內外漢語教學和傳播事業的發展。而目前此類人才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當前和長遠的需要,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漢語和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不利于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為提高我國漢語國際推廣能力,加快漢語走向世界的步伐,培養適應漢語國際推廣新形勢需要的、能夠在國內外從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和中華文化傳播的專門人才,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下達〈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的通知》,自2007年起在全國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工作。中國人民大學為首批招生試點單位。漢語國際教育是針對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MTCSOL)的培養目標是:適應漢語國際推廣需要的、能夠在國內外從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和中華文化傳播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一種碩士專業學位,招生對象為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工作滿2年,熱愛漢語國際推廣事業,外語水平高,普通話標準,從事對外漢語教學或有志于從事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在職人員。或者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畢業(一般應有學士學位),在國外從事漢語教學志愿服務滿1年,獲得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名“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的《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愿者榮譽證書》者,也可以報考。重點招收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外語專業畢業的在職人員、回國的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中國人民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培養,采取指導教師負責制、課堂教學與國內外教學實習相結合的方式。中國人民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學習方式為非全日制在職攻讀,實行彈性學制2-4年,一般為2年。[學科優勢] 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兼有部分理工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的國家重點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學科齊全,擁有13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6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的這種整體優勢將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和強有力的學科支撐。中國人民大學設有“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該研究所由中國人民大學與國家漢辦共同建設,是國家漢語國際推廣戰略和對策研究以及過程監測和評估的重要平臺,目前承擔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漢語國際推廣研究”。這一平臺可以使該專業碩士的培養在有關戰略和對策研究的背景下展開,可以為其開拓更為廣闊的國際視野,并提供從宏觀到微觀的資訊服務。中國人民大學以文學院和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為主,整合對外語言文化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徐悲鴻藝術學院的優質教學資源,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構建了一個師資雄厚、多學科綜合的教育平臺,并精心設計和安排了一系列核心和選修課程。這些課程不僅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漢語和中華文化素養以及漢語教學能力,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多元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夠勝任推廣漢語和傳播中華文化的實際工作。中國人民大學自1953年起就開展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目前已形成包括漢語長短期進修生、預科生、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內的多層次留學生教育體系。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在美國、德國、愛爾蘭、芬蘭、津巴布韋等國建立了孔子學院,文學院還與國外70余所大學建立了交流和合作關系。中國人民大學完整的留學生教育體系和廣泛的國際聯系將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師資隊伍]胡明揚,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漢語語言學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語言學理論、漢語語言學。蔡鍾翔,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中國戲曲藝術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古代文論。楊慧林,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英譯國學經典選讀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西方文論、基督教文化。何其莘,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雙語教學實踐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英國文學。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當代中國國情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中美關系、中國對外政策。葉君遠,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中國傳統文化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中國古代文學。殷國光,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中國傳統文化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漢語史。楊恒達,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比較文化概要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賀 陽,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漢語語言學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漢語語言學。耿幼壯,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美國俄亥俄大學哲學博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英語國家文化與習俗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文學理論、藝術史和文化研究。楊煦生,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德國圖賓根大學哲學博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德語國家文化與習俗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中國思想史、比較文化、比較文學。李 泉,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漢語教學論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羅青松,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漢語教學法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張勇先,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雙語教學實踐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英語語言學。鄭曉華,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中國傳統書畫藝術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中國書畫藝術。趙 方,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位課程——中國民族器樂與民歌藝術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中國民族音樂。勁 松,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語言學理論、雙語教學。歡迎考生報考中國人民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漢語國際推廣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化學院二00七年七月
人民大學國際漢語教育碩士生導師有哪幾位?最厲害的是誰?
人民大學國際漢語教育碩士生導師目前還尚未弄清,但我們可以從人民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點來找尋答案。一下是為您提供的:
中國人民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點全介紹
人民大學對外漢語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介紹
本專業是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點。
本專業由老一輩著名教育家、語言文字學家吳玉章教授于50年代親手創建,1981年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著名語言學家胡明揚先生曾長期擔任學科帶頭人,至今仍指導著本專業的建設。
本專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語言學理論研究、句法語義研究、音系學研究、社會語言學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和計算語言學研究等。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語言學專業知識、獨立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語言研究和應用人才。
本專業目前共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講師2人,85%具有博士學位。目前博士生導師有賀陽教授、勁松教授、張衛國教授、李泉教授。
本專業主要課程包括:現代語言學論著選講、語言研究方法、語法學、語義學、音系學、社會語言學、歷史語言學專題、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研究、第二語言教學法研究、語言學中的數理方法、語言信息處理等。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到各級黨政機關、新聞出版單位、教育和科研機構從事語言文字的應用、教學和研究工作。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賀陽 博士生導師
賀陽,男,1955年出生,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攻讀普通語言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胡明揚教授。1988年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200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語言文字學》主編,北京市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2006年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
研究的領域包括北京話、現代漢語語法和語言接觸,先后參與和主持的研究項目有“北京話研究”、“現代漢語詞類問題考察”、“現代漢語句法問題考察”、“間接語言接觸的個案調查與理論研究”、“漢語國際推廣研究”等。
講授的碩士研究生課程有:現代語言學論著選講、語法學、漢語句法語義研究、語言研究方法等。
發表的主要論文:
(1)《北京牛街地區回民話中的借詞》
(2)《北京牛街回民的北京話調查》
(3)《北京話語調的實驗探索》(合作)
(4)《試論漢語書面語的語氣系統》
(5)《北京話的語氣詞“哈”字》
(6)《程度副詞+有+名”試析》
(7)《漢語完句成分試探》
(8)《性質形容詞作狀語情況的考察》
(9)《性質形容詞句法成分功能統計分析》
(10)《形容詞與不及物動詞的區分》
(11)《形名兼類的計量考察》
(12)《動趨式“V起來”的語義分化及其句法表現》
(13)《從現代漢語介詞中的歐化現象看間接語言接觸》
(14)《現代漢語數量詞中的若干歐化語法現象》
(15)《現代漢語DV結構的興起及發展與印歐語言的影響》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勁松 博士生導師
勁 松
1956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校今。2006年獲得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同年評為教授,擔任博士生導師。
教授課程
本科生:
語音學
碩士生:
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社會語言學
社會語言學專題
博士生:
社會語言學
研究領域
1、當代北京話及普通話規范問題,側重研究北京話和普通話的語音現象,如語調、輕聲、兒化韻等。
2、語言學理論研究,側重于音系學和社會語言學的研究
主要著作
《馬學良學述-當代人文社會科學名家學述》(與瞿靄堂合作),
《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與瞿靄堂合作),
《現代漢語輕聲動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
《社會語言學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3月
發表論文:
《北京話的口語語體》
《北京話的語氣和語調》
《北京話語調的實驗探索》(與賀陽合作)
《北京話的字調和語調-兼論漢藏語言的聲調》(與瞿靄堂合作)
《論漢藏語言的類型和共性》(與瞿靄堂合作),
《論普通話的性質和存在形式》
《雙語研究中的語言態度問題》
《流行語新探》
《漫談“洋味”漢語》
《網絡語言是什么語言》
《漢藏語言研究的理論和方法》(與瞿靄堂合作)
《雙語學習中目的語對基礎語的影響》
《兒化的語素形位學》
《被字句的偏誤與規范》
《中介語“僵化”的語言學意義》
《詞的認知基礎》
《兒化詞變化和變異的社會調查研究》
《常州話前高元音的舌尖化》
《嘉戎語上寨話》(與瞿靄堂合作)
《嘉戎語藏語借詞的時空特征》
《尖團音新議》
《疊置式音變獻疑》(與瞿靄堂合作)
《兒詞綴的意義和功能》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吳紅云 博士生導師
1、基本資料、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社會職務、獎勵、榮譽稱號
吳紅云教授(1963- ),女,出生于江西南昌,語言學博士,博士生導師,英國愛丁堡大學訪問學者(1999-2000),美國富布萊特項目研究學者(明尼蘇達大學, 2008-09)。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文學院外國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英語教學》雜志編委、全國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協會常務理事。曾先后在武漢大學、清華大學、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愛丁堡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習。
曾先后榮獲“霍英東教育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獎”、“北京外國語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現代外語》最佳論文獎”、“第九屆中國人民大學優秀論文成果獎”,曾先后兩次榮獲“全國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三等獎獲獎選手指導教師獎”。
2、教授課程
第二語言習得、語言學導論、英語綜合實踐、英語泛讀等。
3、主要研究方向
第二語言習得、應用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英語寫作。
4、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1)2006-2007: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英語學習宏觀理念和微觀策略”
2)2004-2007: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研究項目“中國英語學習者句法發展模式研究”
3)2005-2008:參與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項目“外國語言規劃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4)2007-2008:指導“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課題“北京市公共場所英語標識規范性研究”
5、主要科研成果
1) 《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的實證研究》專著 2006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注重英語學習的內在規律”《光明日報》2008年2月13日
“時間限制對EFL作文成績的影響”《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1
“大學英語寫作中元認知體驗現象實證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3
“教學活動條件下大學生英語寫作元認知的特點”《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2
“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構成的因子分析”《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3 (第1作者)
“二語寫作元認知理論的結構方程模型研究”《現代外語》2004/4(第1作者)
“我國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4(第2作者)
“英語學習需要建構的語言環境”《光明日報》2006年8月9日(第1作者)
“英語學習需要科學的學習理念”《中國教育報》2006年3月31日(第1作者)
“Investigati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readiness for learner autonomy”《中國英語教學 [三]—北京中國英語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3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etacognition in EFL Writing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國際研討會 2004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Four Options for Responding to Student Writing”《中國英語教學》2002/3
“談培養大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學林擷新—中國人民大學學者論學集》2002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論索緒爾語言符號任意性的辨證思想”《外語論壇》 2003 外文出版社
“論教學的觀念和期望對學習者自主性的影響”2002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研討會
“高校師生英語學習觀念調查”2001北京市大學英語教學研討會 — 大會主題發言
“關于大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報告” 1998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增刊
“詞匯困惑與大學生英語寫作技能的提高” 1998 《北京市研究生英語研究會論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主編:《法庭內外—法律英語讀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
主編:《英語寫作范文》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2
翻譯:《中國民法案例匯編》 1993 臺灣出版社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李泉 博士生導師
李泉,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語言學博士。1962年生于黑龍江依蘭縣。1985年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1987年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語言學研究生班畢業,留校從事對外漢語教學至今。1989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學位。
曾應邀赴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匈牙利、西班牙、智利、阿根廷、新加坡、南非等國家以及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講學或參加學術會議。
獲得過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全國優秀對外漢語教學獎、全國優秀對外漢語教師獎,中國人民大學第五屆、第八屆、第九屆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兼任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常務理事,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理事,《世界漢語教學》編委,全國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作
《漢語語法考察與分析》,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
《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合著),商務印書館,2004。
《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思考》,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對外漢語教材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對外漢語教學課程、大綱與教學模式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研究》(主編),商務印書館,2006。
主要論文
《敦煌變文中的助詞系統》,《語言研究》1992年第1期。
《“要是S就V了”句式語義語用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
《現代漢語“形+賓”現象考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詞類問題考察》,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
《現代漢語“形+動態動詞”考察》,《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1期。
《“全速、大力”一類詞的語義語法特征及詞類歸屬》,《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同義單雙音節形容詞對比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01年第4期。
《從分布上看副詞的再分類》,《語言研究》2002年第2期。
《單音形容詞祈使句及相關的語法化問題》,《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三輯,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2005。
《單音形容詞重疊的式和語法意義》,《對外漢語研究》第二期,商務印書館,2006。
《單音形容詞構成的主觀評價句》,《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五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漢語重疊的連續統現象——兼談單音形容詞重疊的性質》,《漢語教學學刊》第1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試論現代漢語完句范疇》,《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1期。
《對外漢語教學釋詞的幾個問題》,《漢語學習》1991年第3期。
《試談中高級階段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和任務》,《中高級對外漢語教學論文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1。
《漢語常用詞匯與日語相應漢字詞匯對比》,《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語言學院出版1991。
《廣播新聞聽力課教學論略》(執筆),《漢語學習》1994年第3期。
《論語感的性質、特征及類型》,《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
《〈新編漢語教程〉的設計、實施及特點》《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2期。
《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理論思考》,《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
《日漢語氣助詞系統對比》,《漢語言文化研究》,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第二語言教學中的功能及相關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漢語文化雙向教程〉的設計與實施》《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第六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華語教學出版社,1999。
《〈駱駝祥子〉中所見的語言文化現象》,中國語言學會編《中國語言學報》第九期,商務印書館,1999。
《加強基于對外漢語教學的語體研究的必要性》,《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語言研究》2001年增刊。
《試論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原則》,《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北京分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1。
《有關語言教育研究的幾個問題》,《漢語學報》第3期2001年上卷。
《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基礎》,《海外華文教育》2002年第1期。
《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理論體系》,《海外華文教育》2002年第2期。
《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基本理論》,《海外華文教育》2002年第3、4期。
《近20年對外漢語教材編寫和研究的基本情況述評》,《語言文字應用》2002年第3期。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趣味性》,《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第七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語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相關問題》,《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首屆國際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基于語體的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構建》,《漢語學習》2003年第3期。
《論第二語言教材評估》,《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實踐的若干問題》,《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語體研究的范圍和內容》,《漢語學習》第2004年1期。
《第二語言教材的屬性、功能和基本分類》,《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二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針對性》,《世界漢語教學》2004年第2期。
《第二語言教材編寫的基本程序》,《海外華文教育》2004年第2期。
《第二語言教材編寫的通用原則》,中國應用語言學會編《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科技聯合出版社,2004。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研究述評》,《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第2期。
《漢字研究與漢字教學研究綜觀》,《漢語研究與應用》第四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實用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3期。
《漢語國際化進程中學科建設問題思考》,《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第3期。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研究綜觀》,《語言文字應用》2007年第4期。
《文化教學的剛性原則和柔性策略》,《海外華文教育》2007年第4期。
《對外漢語教材中文化偏誤分析》,袁博平主編《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pproach to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Cypress Book Co. UK Ltd. 2007。
《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體系研究縱覽》,《海外華文教育》2008年第4期。
《論對外漢語教材的科學性》,《語言文字應用》2008年第3期。
《普通話在國際漢語教學中的核心地位》,《漢語學習》2009年第2期。
《關于構建國際漢語教育學科的構想》,《世界漢語教學》2009年第3期。
主要研究領域
1.漢語語法
2.對外漢語教學
3. 國際漢語教育
研究生課程
1.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理論研究
2.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3.語言流派與漢語語法研究
4. 漢語語法分析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脫產花掉全部積蓄讀中國人民大學的IMBA(全英文授課國際班)值嗎?
一般來說,讀MBA的應該都已經是在企業里面做到一定級別后(中層)或年薪達到10-15萬左右才選擇的學位。
MBA主要是建立人脈關系,或者讓自己的事業得到更多的機遇。
樓主你這種情況還屬于解決溫飽的階段,選擇讀MBA就要很小心。因為你的同學絕大部分都是在職讀,讀出來也不存在找工作的問題。不過如果能和他們交朋友也是挺好的事情,問題是花15萬和兩年時間,最后結果是啥沒人知道。
另外,國內的MBA象你這種情況,即使北大清華出來找工作也是個問題,原因我前面說過了。MBA能讀的,出來要找工作的,國內一個是長江商學院,一個是中歐國際商學院,不過這兩個你都不可能能上得了。
HK的科大也不錯,不過你沒錢。
US的MBA更好,可惜你還是沒錢。
不知道樓主年齡如何,如果年紀輕(30以下)先不要想什么MBA,賺錢、提升在公司里的地位才是首要。到一定程度了,申請US的MBA也就是小菜一碟。
ps:舉兩個我身邊朋友的例子,他們都是普通人。
一個天津某名校本科畢業,在某證劵公司工作3年,攢了近20萬把,考G\T到港科大讀MBA(每年學費7萬左右,當時學費),讀出來后在英國實習了一年,現在回國在京某基金公司工作,年薪40萬左右(28歲)。
一個上海某名校本科畢業,在某外資咨詢公司工作3年,靠男朋友資助,考G\T到US芝加哥大學商學院讀MBA(學費每年4萬美金左右),畢業后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實習,一年前回國在某中央金融企業工作,現在年薪50萬左右(29歲)。
俺說這些就是想說,要讀就讀好的,不好的出來開出租車到不至于,但也不會好到哪去。
另外我說的US的MBA,值得讀的也就是前10的商學院。什么沃頓哈佛斯坦福MIT紐約芝加哥這些,上面的學校有些每年MBA能招到數百個,他們都這樣何況其他?
EMBA不是這個年齡的很多人能讀的,不到30歲你能混到啥高層?
技術崗位干十年還是技術這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相反,現在什么MBA,EMBA出來的職業經理人對某些企業,尤其是制造業、高科技產業帶來的影響是雙刃劍。現在很多企業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技術出身的CEO越來越常見,他們也不是都有MBA學位。
最后說下,我身邊這些朋友,按他們的說法,就是中產階級。離“混得好”的層次相距甚遠。即便是他們,每天工作時間10-12小時也是家常便飯。
累很正常,你不是身在歐洲那些天天罷工睡覺吃飯拿失業救濟金都能舒服過一輩子的國家。在現在的中國,要象他們那樣生活,不好意思,我們這一代不可能,還得拼命干,我們的后代才可能占據食物鏈頂級位置。
請問人民大學的研究生住宿條件
本科生住宿條件為4-6人/間,碩士研究生為1-4人/間,博士研究生1-2人/間,宿舍內部配備空調,有獨衛。
中國人民大學食堂宿舍條件:本科宿舍為六人間,上下鋪,有小書桌、衣柜和盆架,每層樓均配有洗漱間、衛生間和浴室。碩士宿舍為四人間,上下鋪,有大書桌、書柜、衣柜,有室內小陽臺,可晾曬衣物。每層有公用的洗漱間、衛生間和浴室。
安全設施方面,學生公寓全面運行電子門禁與人臉識別閘機系統,公共區域配備監控設施、滅火設施,宿舍內部配備消防報警聯動設施,完備的安防設施不斷筑牢學生公寓安全防護屏障,完善的服務設施解決了同學們的生活所需。
國際排名
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國人民大學排名世界第601-700位;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國人民大學位列世界第501–600位;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人民大學排名世界第581-590位。
保研的學校有哪些
保研的學校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
一、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零五號院,系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學校入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京港大學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二、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人大”,位于北京市,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為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亞太國際教育協會、亞洲校園、京港大學聯盟成員。
入選國家“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三、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
為九校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亞洲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清華—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中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基地,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
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出來好找工作嗎?本科
中國人民大學畢業出來好找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為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亞太國際教育協會、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
擴展資料:
截至2016年12月,人大有專任教師1836人,其中,教授615人,副教授749人;有19名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有14名教授受聘為第二屆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先后有462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有54位專家入選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或主要成員。
截至2017年3月,學校下設有5個學部、26個教學單位(23個學院、3個研究院)、81個本科專業,另設有體育部、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蘇州校區、深圳研究院等。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報考條件
能報考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研究生。
本科畢業或者達到同等學歷就可以報考了。
海外歸來的留學生到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關于“學位認證”等相關證明到研究生招生辦咨詢均可報考,及有志向青年符合規定的均可以報考人大,中國人民大學歡迎您的到來!
具備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報名條件(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后入學學習,經過系統的學習并考試合格后頒發證書。
中國人民大學在職研究生在報名條件上對英語水平是沒有硬性要求的,但后期申碩考試(即5月份同等學力人員外國語水平全國統一考試)則對你的英語水平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難度介于四六級之間,五級半的難度。
請參考人大研究生招生主頁查詢相關信息!
好了,今天關于“人大國際留學生研究生”的話題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通過我的介紹對“人大國際留學生研究生”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并且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