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怎么讀,汩怎么讀
1、汩怎么讀
gǔ或yù。是象聲詞、多音字。讀作gǔ時,1、形容水流的樣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2、治理,疏通:決汩九川。3、擾亂:“天公豈物欺,若此汩時序”。4、涌出的泉水。5、沉沒(mò):汩沒(mò)。讀作yù時,意為迅疾的樣子。
相關(guān)詞組:淙汩、蕩汩、汩陳、汩汩、汩汩滔滔、汩和、汩湟、汩汲、汩潏、汩碌碌、汩亂、汩沒、汩歿、汩渪、汩喪、汩漱、汩湮、洄汩、決汩、陵汩、沒汩、宓汩、滂汩、漂汩、滔滔汩汩、沰汩、渓汩、漝汩、湮汩、揚汩、戫汩、渕汩、瀄汩等。
1、淙汩:cónggǔ,意思是水流貌。
2、汩陳:錯亂陳列。《書·洪范》:“鯀陻洪水,汩陳其五行。”《新五代史·司天考》:“自唐之季,凡歷數(shù)朝。亂日失天,垂將百載。天之歷數(shù),汩陳而已。”
3、汩汩滔滔:形容流水不斷;汩汩: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比喻說話連續(xù)不斷。
4、汩碌碌:gǔlùlù,象聲詞,多形容轉(zhuǎn)動聲。
5、汩喪:gǔsàng,意思是淪喪。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五:“彼汩喪廉恥,廣為道徑者,不數(shù)年至公相矣,安用四至九卿哉!”
6、湮汩:yāngǔ,意思是埋沒;淹沒。《新唐書·陳子昂傳》:“賢人未嘗不思効用,顧無其類則難進,是以湮汩于時。”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一》:“﹝治水之法﹞下護城郭人民,恐其湮汩而生謗怨。”
2、汩字怎么讀
一、汩字只有一個讀音,拼音是gǔ,是第三聲。
二、基本字義
汩gǔ
1、水流的樣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
2、治理,疏通:決汩九川。
3、擾亂:“天公豈物欺,若此汩時序”。
4、涌出的泉水。
5、沉沒(mò):汩沒(mò)。
三、汩字的結(jié)構(gòu)是左右結(jié)構(gòu),偏旁部首是氵,總筆畫是7畫。
一、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汩,治水也。從水,曰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汩,治水分流。字形采用“水”作邊旁,采用“曰”作聲旁。
三、相關(guān)組詞
1、汩和
[gǔ hé]
擾亂和氣;損傷元氣。
2、決汩
[jué gǔ]
疏通河道。
3、汩咄
[gǔ duō]
隋唐時靺鞨族部落之一。
4、汨汩
[mì gǔ]
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
5、汩溺
[gǔ nì]
沉迷;迷惑。梁啟超《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五章:“凡千年以來,誣罔怪誕之說,汩溺人心者,皆以彼時確然成一科學(xué)。”
3、汩的讀音
汩的讀音
[gǔ]
部首:氵
筆畫:7
五筆:IJG
五行:水
解釋:1. 水流的樣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2. 治理,疏通:決汩九川。3. 擾亂:“天公豈物欺,若此汩時序”。4. 涌出的泉水。5. 沉沒(mò):汩沒(mò)
汩,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二級字,普通話讀音為gǔ、yù,最早見于楚系簡帛時代。在六書中屬形聲字。“汩”在讀作gǔ時的基本含義為水流的樣子,如汩流;引申含義為治理,疏通,如決汩九川。“汩”在讀作yù時的基本含義為迅疾的樣子,如悲風(fēng)汩起。
在現(xiàn)代漢語使用中,“汩”在讀作gǔ時常用作動詞沉迷,如汩溺。“汩”在讀作yù時用作形容詞疾行,如汩流(急流)。
康熙字典
《唐韻》于筆切《集韻》《韻會》越筆切,音?。水流也。與同。《楚辭·九章》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王逸注》汩流也。
又疾貌。《揚子·方言》汩遙,疾行也。南楚之外曰汩,或曰遙。《司馬相如·上林賦》滭沸宓汩。《注》宓汩,去疾也。
又凈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汩磑磑以璀璨。《注》汩,凈貌。
又汩越,光明貌。《何晏·景福殿賦》羅疎柱之汩越。
又拂汩,鼓動之貌。《揚雄·甘泉賦》帷弸彋其拂汩兮,稍暗暗而靚深。
4、汨字怎么讀
mì。
汩,漢語二級, 讀作汩(gǔ)又讀做[mì],是象聲詞、多音字。
意思如下:
汩(gǔ):
1、水流的樣子:汩流(急流)。汩汩(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
2、治理,疏通:決汩九川。
3、擾亂:“天公豈物欺,若此汩時序”。
4、涌出的泉水。
5、沉沒(mò):汩沒(mò)。
汨 [mì]:水名。原出湘贛交界處,為汨羅江的上游。經(jīng)古羅城又稱羅水【一說汨水與羅水合流】。
汨的造句:
1.汨羅江訴說著神奇的故事,葦葉糯米融入無限的敬意,龍舟承載著古老的傳說,端午節(jié)日蘊含民族的品格。
2.眾人皆濁我獨醒,不甘逐流投汨羅,和諧文明今盛世,君魂寬慰心應(yīng)寧。
3.古時屈原投汨羅,百姓祭奠過端午。如今佳節(jié)逾千載,意義不同傳統(tǒng)在。
4.敲驢吟雪月,謫出國西門,行傍長江影,愁深汨水魂,筇攜過竹寺,琴典在花村,饑拾山松子,誰知賈傅孫。
看到“汨”,想起汨羅江,看到汨羅江不禁想起“屈原”。詩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殺,屈原是位愛國詩人殘酷的現(xiàn)實終于使他感到了絕望,在他寫完《懷沙》后投河自盡。
汨羅江周邊的人們都劃著龍舟去救他,為了防止江中魚蝦啃噬屈原,人們紛紛把船里面的粽子拋向江中喂魚蝦。
請?zhí)砑游⑿盘栕稍儯?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