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麥怎么了,2023年河南小麥損失多少
1、2023年河南小麥損失多少
2023年,河南省遭遇了嚴重的小麥損失,據統計,河南省擁有該省總面積的4.5%的小麥種植區域受到了災害的侵襲,小麥產量大幅下降,農民的收入也受到了影響。
河南是中國的糧食大省之一,小麥是該省的主要農作物之一,但由于今年的極端天氣,河南的小麥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高溫干旱導致小麥生長緩慢,加上不時出現的強降雨,造成水日不均勻、小麥供水不足的情況。同時,還有蝗蟲等農害的侵襲,對小麥種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據悉,截至目前,河南省小麥的單產下降了近20%,全省的小麥減產比例已經達到了15%以上,這意味著河南省的小麥總產量將損失數以百萬噸計。
小麥產量的下降不僅對農民的收入造成了影響,也給該省的糧食安全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因此,河南省政府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小麥的種植質量與收成率,重視氣象災害的防范與監測,在發生災害時及時采取應急措施來保障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在此基礎上,大力加強科技創新,推廣先進種植技術,提高小麥的耐旱、耐病性,為河南省的農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河南小麥發霉原因
河南小麥發霉原因
1、小麥霉變事件
根據報道,近日河南省發現小麥發霉現象。小麥發霉會導致小麥收成減少、產生有毒物質等問題,對于農戶的經濟利益和消費者的健康帶來潛在風險。據河南省有關部門預估,河南省小麥產量將比去年減少約20%。河南省的小麥產量占到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一,如果減產20%,將對中國的糧食安全產生一定影響。
2、原因分析
小麥發霉事件的產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氣候異常:天氣異常是導致小麥發霉的重要因素之一。河南省近期出現了高溫、干旱、雷電等惡劣天氣,這有助于霉菌生長繁殖。
(2)病蟲害的影響:河南省的小麥病蟲害加重,加劇了小麥的發霉。
(3)種植技術不夠完善:小麥的優質和高產與其種植技術的水平密不可分。如果技術不夠完善、關注不足,就會出現膨大芽變、胚酵母菌污染等問題,使小麥瘋長、變軟、變黃等,最終會發霉。
小麥霉變事件對中國糧食供應的影響
小麥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農作物之一,占到我國糧食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河南省的小麥產量占到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一,如果減產20%,將對中國的糧食安全產生一定影響。小麥發霉將會使得部分小麥不能作為食品使用,并且會影響到供應鏈的穩定,從而導致糧價波動等問題。近年來,全球的糧食價格一直處于上漲趨勢,一旦糧價波動就很可能對國家的糧食安全帶來嚴重威脅。不過,中國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正在采取措施穩定糧價,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3、河南的小麥怎么了
截止至2023年6月17日,河南小麥呈現點片倒伏、發霉,部分地區出現籽粒萌動和穗發芽現象。
查詢資料可知,2023年自5月25日至6月17日以來,河南出現大范圍持續陰雨天氣,導致一些地方麥田積水,小麥點片倒伏、發霉,部分地區出現籽粒萌動和穗發芽現象。
普通小麥是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糧食作物。普通小麥的形成包括不同物種雜交和染色體加倍過程。
4、河南遭遇近10年最嚴重“爛場雨”小麥搶收情況如何
河南遭遇近10年最嚴重“爛場雨”,小麥收獲較為不利。
自2023年5月25日開始,河南多地出現連續降雨,且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對豫南、豫中部分地區成熟麥田收獲較為不利。這次陰雨天氣過程,導致一些地方麥田積水,小麥點片倒伏、發霉,全省部分地區出現籽粒萌動和穗發芽現象,是近10多年來最為嚴重的“爛場雨”天氣。
小麥三月怕霜、四月怕風、五月怕雨,五月底下雨最容易形成“爛場雨”。此輪強降雨與豫南小麥成熟期重合,將拖延小麥機收進度。降雨將對小麥籽粒品質、商品品質造成一定影響。
爛場雨相關介紹
麥收期間的連陰雨,農民們稱之為“爛場雨”。“爛場雨”會造成小麥倒伏受淹,易導致霉變和穗發芽,影響小麥產量和質量。如果連續5天,每天僅降下1毫米的雨水,小麥都會在地里發芽。即便是收割上來的小麥,如果沒有及時脫粒,也會在倉庫里發芽。
對降水較多地區,要及時清溝理墑,暢通麥田溝系,確保雨止田干,降低麥田濕度,保持根系活力,減少倒伏概率,同時確保雨后農機能盡早下田搶收。對無溝系配套、短時無法排水麥田,要及時調度適宜排澇機具,搶排田間積水。特別對倒伏麥田,要加快排水降漬,避免麥穗泡在水中導致穗發芽,減少霉變發生。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爛場雨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