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戶開放,門戶開放的解釋
1、門戶開放的解釋
開著門或像是開著門做某事。也指在對外關系中 減少 限制 ,讓外國人 進入 本國進行某些活動。
成語出處: 梁啟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逮門戶開放之既實行,舉全大陸為彼族長袖善舞之地。”
成語例句: 我們 贊同
門戶開放的近義詞: 對外開放 即對外經濟開放,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確定了對內經濟搞活,對外經濟開放的政策。一方面是指國家
門戶開放的反義詞: 閉關自守 封閉關口,不跟外國往來。也比喻與外界隔絕,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此真霸王之資也。閉關自守,又何憂乎?
成語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對外開放政策
2、門戶開放政策是哪個國家提出的
門戶開放政策是由美國首先提出來的。
19世紀末,列強在中國爭劃勢力范圍時,美國正與西班牙爭奪古巴和菲律賓,一時無力兼顧中國。美西戰爭結束后,美國國務卿海約翰于1899年9月6日訓令美國駐英、德、俄、法、日、意六國公使,向各駐在國政府提出這一政策照會。
基本內容是:
(1)各國對他國在中國取得的任何勢力范圍、租借地內的通商口岸、投資事業,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
(2)運至各勢力范圍口岸的各國貨物,均按中國現行關稅稅率,由中國政府征收。
(3)各國對進入自己勢力范圍內的他國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國船舶的港口稅,他國使用自己所修筑或經營控制的鐵路運輸貨物時,不得征收高于本國商品的運費。
美國的這一政策,是在承認和維護列強在華租借地和勢力范圍中的特殊利益和既得權利的前提下,保證各國機會均等,自由貿易,使整個中國市場對美國商品開放。由于這一政策承認列強在華既得利益,各國皆無力獨占中國,所以到1900年2月,各列強國家先后表示贊同。1900年7月3日,當義和團運動進入高潮,八國聯軍準備進攻京、津之際,海約翰又向前述6國及荷、葡、奧、西等國提出第二次“門戶開放”政策。其要點是在維護列強“受條約與國際法所保障的一切權利并維護各國在中國各地平等公正貿易之原則”的前提下,“保持中國的領土與行政完整”,“保護在中國各地美國人的生命財產”。
門戶開放政策是美國侵華行動的“里程碑”。同時,它受到列強的普遍歡迎,由此而使得列強在侵華步驟上取得暫時的一致。避免了列強因在華利益的相互抵觸而使得列強間本以十分尖銳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強由爭奪在華利益而轉化為在這個問題上相互合作。
3、門戶開放政策名詞解釋
門戶開放政策名詞解釋如下:
門戶開放政策是由美國首先提出來的。它的主要內容是:在整個中國范圍,列強都有進行貿易的權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機會平等。
同時,它受到列強的普遍歡迎,由此而使得列強在侵華步驟上取得暫時的一致。避免了列強因在華利益的相互抵觸而使得列強間本已十分尖銳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強由爭奪在華利益而轉化為在這個問題上相互合作。
門戶開放政策的背景介紹的擴展:
門戶開放政策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一種外交概念,它指出原則上所有的國家,在中國都享有平等的商業和工業貿易權。門戶開放政策最早來自英國的商務慣例,并且在鴉片戰爭后與清政府簽訂的條約中有所體現。盡管通常門戶開放政策都與中國有關,但在1885年的柏林西非會議上,規定任何國家沒有在剛果河上征收關稅的權利,也屬于門戶開放政策。
門戶開放政策提出有三次。首次是在1899年9月,美國政府以外交照會的形式先后向英法俄等六國政府提出“門戶開放”, 其主要內容有: 對任何條約、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國貨物一律按中國政府現行稅率5%征收關稅; 維護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對資本主義國家開放,各國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對他國船只、貨物運費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國的費用。
4、門戶開放政策是哪個國家提出的
法律分析:門戶開放政策是由美國首先提出來的。19世紀末,列強在中國爭劃勢力范圍時,美國正與西班牙爭奪古巴和菲律賓,一時無力兼顧中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門戶開放政策是是由美國首先提出來的。
主要內容是:在整個中國范圍,列強都有進行貿易的權利。
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機會平等。不論是在哪個列強的勢力范圍內,不論是否在中國內地或沿海地區都實行這個原則。
影響:它標志著美國已經形成自己獨立的侵華政策。是美國侵華行動的“里程碑”。同時,它受到列強的普遍歡迎,由此而使得列強在侵華步驟上取得暫時的一致。避免了列強因在華利益的相互抵觸而使得列強間本以十分尖銳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強由爭奪在華利益而轉化為在這個問題上相互合作。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