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賈說漢高祖,《陸賈說漢高祖》翻譯
1、《陸賈說漢高祖》翻譯
陸賈時不時在皇上面前演說稱贊詩書。漢高帝罵他說:“你的主公在馬上得到天下,為什么攻于詩書?”陸賈說:“在馬上得到天下,難道可以在馬上治理天下嗎?況且商湯周武在逆境中得到天下而在順境中守護天下,文德武功一起使用,是維護長久的方法阿。過去吳王夫差和智伯專門使用武力而滅亡;秦國保持刑法的不變,結果導致趙氏的滅亡(集解趙氏,秦姓也。○索隱案:韋昭云:秦伯益后,與趙同出非廉,至造父,有功於穆王,封之趙城,由此一姓趙氏。)假如令秦國吞并天下之后施行仁義,效法過去的圣人,陛下的江山怎么會得到呢?”高帝沒有發怒反而面露慚愧。于是對陸賈說:“請先生為我寫出秦失去天下的原因和我得到天下的原因以及古代成功與失敗的國家是怎么回事。”于是,陸賈大略的記述國家存亡的精微道理,一共著作十二篇。每上奏一篇,皇帝沒有不稱贊好的,在黃帝身邊的人高喊萬歲,稱那本書為《新語》。
2、陸生說漢高祖的原文
陸生①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②罵之曰:“乃公③居馬上而得之,安事④《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⑤之;文武并用,長久之術也。……鄉使秦已并天下,行仁義,法先圣⑥,陛下安得而有之⑦!”高帝不懌⑧而有慚色,乃謂陸生曰:“試⑨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征⑩,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
(選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3、漢高祖劉邦的歷史簡介
漢高祖劉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人。在秦末農民戰爭中因為被項羽立為漢王,所以建國國號定為“漢”,定都洛陽,后遷都長安,為了和后來劉秀建都洛陽的“漢”區別,歷史上稱為“西漢”。
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鄙視儒生。稱帝以后,他認為自己是馬上得天下,《詩》《書》沒有用處。陸賈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于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鑒。他命蕭何重新制訂律令,即“漢律九章 ”。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后,幾次想廢黜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對,只好作罷。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年4月,劉邦在長安長樂宮崩逝,葬于長陵(今陵西咸陽以東)。
關于劉邦的身世之謎,史書記載有非婚生子的結論,就是說,劉邦其實是私生子。《史記·高祖本紀》中講到,劉邦生得儀表非凡,相貌堂堂,卻不討其父親太公的喜歡,常被指責為“亡(無)賴”,不能“治產業”。“及壯”,30歲才與好友一起“學書”,“試為吏,為泗水亭長”。
當然,也有學者不贊成這一觀點。他們認為,農民出身的劉邦當上皇帝后,其卑微的出身使當時許多封建貴族難以接受。為此,劉邦的部下及其后代需要神化劉邦。《史記》描述劉母懷孕的情景,正是順應了統治階級的需要。因此,《史記》《漢書》對劉邦出生的記載應是神話,這在古代史書中并不鮮見。
從《史記·高祖本紀》中的有關描述可以看出,為了神化劉邦的“龍種”身世,故事也多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比如水域環境(“大澤”),因為龍是“水蟲之神”,“乘于水則神立,失于水則神廢”。接著劉媼“夢與神遇”,暗示劉邦是受天命而生的龍種。“蛟龍于其上”,表明劉邦乃“感龍而生”。東漢的王充在《論衡·奇怪篇》提及此事時,更明言龍在空中而行,劉媼感龍而孕是“吉祥之瑞,受命之征”。
4、陸賈說漢高祖通假字
1.“說”通“悅”,取悅、高興。
2.“鄉”通“向”,從前,過去。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