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騳骉,馬騳骉怎么念?
1、馬騳骉怎么念?
馬騳骉
讀音:mǎ dú biāo
馬(馬)[mǎ]◎ 【名】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匹。駿~。~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
◎ 姓氏。◎ 【形】大:~蜂。~勺。
騳 [dú]馬奔跑。兩匹馬并著跑發(fā)出的聲音。筆畫數(shù):20;部首:馬;
骉 (驫) [biāo]【形】許多馬跑的樣子。如:骉駥(眾馬快走的樣子)
筆畫數(shù):9;
部首:馬;
兩個馬:騳,dú,意思是馬奔跑、兩匹馬并著跑發(fā)出的聲音。
三個馬:骉,biāo,眾馬奔騰的樣子。
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引用時間2018-1-15]
2、馬騳骉是什么字?怎么讀?
馬、騳、骉讀作:[mǎ dú biāo]
一、馬
拼音:mǎ,注音:ㄇㄚˇ,部首:馬部,部外筆畫:0畫,總筆畫:3畫,五筆86:CNNG
五筆98:CGD,倉頡:NVSM,鄭碼:XA,四角:77127,結構:單一,電碼:7456
區(qū)位:3477,統(tǒng)一碼:9A6C,筆順:フフ一
二、騳
拼音:dú,注音:ㄉㄨˊ,部首:馬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20畫,五筆86:CCY
五筆98:COCO,倉頡:SFSQF,鄭碼:CUCU,四角:71327,結構:左右,疊字:二疊字
拆字:兩個馬,統(tǒng)一碼:9A33,筆順: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
三、骉
拼音:biāo,注音:ㄅ一ㄠ,部首:馬部,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9畫,五筆86:CCCF
五筆98:CGCG,倉頡:NMNMM,鄭碼:XXX,四角:77127,結構:品字,電碼:9623
疊字:三疊字,拆字:三個馬,統(tǒng)一碼:9A89,筆順:フフ一フフ一フフ一
馬的漢字筆畫:
馬的相關組詞:
1.馬鱉[mǎ biē]
水蛭。
2.黑馬[hēi mǎ]
黑色的馬。
3.馬倌[mǎ guān]
專職養(yǎng)馬的人。
4.戰(zhàn)馬[zhàn mǎ]
經(jīng)過特殊訓練,用于作戰(zhàn)的馬。
5.馬趴[mǎ pā]
身體向前跌倒的姿勢:摔了個大~。
3、“馬騳骉”的讀音是什么?
馬騳骉
讀音:mǎ dú biāo
馬(mǎ):
草食性動物。在4000年前被人類馴服。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66個染色體),家馬(64個染色體)可以雜交有可育的后代,馬在古代曾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全世界馬的品種約有200多個。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動力機械的發(fā)明和廣泛應用,馬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小。馬匹主要用于馬術運動和生產(chǎn)乳肉,飼養(yǎng)量大為減少。但在有些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馬仍以役用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來源。馬的主食是草。
騳:
拼音:dú
簡體部首:馬
五筆:CCY
總筆畫:20
筆順編碼: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解釋:1.馬奔跑。2.兩匹馬并著跑發(fā)出的聲音。
骉:
拼音:biāo
簡體部首:馬
五筆:CCCF
總筆畫:9
筆順編碼:橫折, 豎折折鉤, 橫, 橫折, 豎折折鉤, 提, 橫折, 豎折折鉤, 橫
解釋:眾馬奔騰的樣子。
4、馬騳骉是什么意思?
“馬騳骉”形容駿馬疾馳、眾馬奔騰的壯觀場面。
“馬騳骉”是一個典型的通過相近意思的字,語疊加組成新的詞語,主要是用于加強形容駿馬奔騰的雄壯畫面。
騳(dú):直意為意為兩馬并馳騁,形容馬的奔跑。
骉(biāo):意思為形容眾馬奔騰的樣子。
通過馬、騳、骉這意思漸進的三個詞語,形象而強烈的表現(xiàn)出了眾馬齊奔、四蹄生風的氣勢雄壯的場面,令人震撼。
僻字又稱冷僻字,指不常見的或人們不熟悉的漢字。自從有漢字以來,漢字也是在不斷發(fā)展和變化的。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約為3500至4500字,因為其中有些符號,現(xiàn)在也不能確定是不是文字,或者那個時代的生僻字,給今天甲骨文字數(shù)的統(tǒng)計制造了大麻煩。
騳和骉都是生僻字,部首均為馬,只是一個是繁體的馬,一個是簡體的馬。
請?zhí)砑游⑿盘栕稍儯?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