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蕭紅,蕭紅和魯迅什么關系
1、蕭紅和魯迅什么關系
魯迅與蕭紅是師生關系。
蕭紅,女,(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后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返取?/p>
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代表作《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于香港,年僅31歲。
蕭紅的小說有超常規的文體語言,詩化、直率而自然。蕭紅的創作多有自敘傳的色彩,她并不是按照常人的思維循規蹈矩地寫作,而是以一種極自然的陌生語言去描寫她所熟悉的一切。蕭紅對語言的超常規運用,既表現為新鮮、生疏,同時又表現為直率、自然。
2、魯迅跟蕭紅是什么關系?
師生關系。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6月,蕭軍在《青島晨報》任主編,蕭紅完成著名中篇小說《生死場》。此間, 兩人與上海的魯迅先生取得聯系,并得到魯迅的指導與鼓勵,被稱贊中國左翼文學一下子多了兩個實力作家。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臺醫科專門校(現東北大學)?!棒斞浮笔撬?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
蕭紅在民國女作家里,長得不漂亮,文采也不見得最好,卻在史上留下一筆,這與魯迅的直接幫助是分不開的。
魯迅與蕭紅是師生關系,有人卻反對,說魯迅暗戀蕭紅。理由是,如果不是暗戀,何以那般推薦蕭紅的作品,還毫不吝嗇地贊美蕭紅,稱她“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p>
魯迅他對蕭紅僅止于喜歡,但還未至于暗戀。在情感上,魯迅基本上不追女人,原配太太是包辦,他不喜歡,一輩子都對她很冷淡。許廣平成為魯迅的夫人,也很費了些周折。
可以說,如果沒有魯迅幫助,就沒有蕭紅的成名。
蕭紅仰慕魯迅,她對魯迅的感情遠遠要大于魯迅對她的感情。蕭紅是魯迅家的???,她能深夜12時還在魯迅家聊天;能在魯迅家與許廣平一起包餃子。
她對魯迅的私人生活極為稔熟,她寫的關于魯迅先生的回憶文字都洋洋萬言。蕭紅仗著自己比魯迅小,在他面前,常會流露出小女人的嬌縱。魯迅也是高興見到蕭紅的。有時也把她送到大門外,怕她不認得路,就把附近的標志和門牌號指給她
來源:百度百科—蕭紅
來源:百度百科—魯迅
來源:人民網—魯迅和蕭紅什么關系?
3、蕭紅和魯迅是怎么認識的?
魯迅認識蕭紅是因為《跋涉》。
1933年,蕭紅、蕭軍合著的小說散文集《跋涉》出版,在東北引起了很大轟動,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偽統治下社會的黑暗,歌頌了人民的覺醒、抗爭,帶有鮮明的現實主義進步色彩,引起特務機關懷疑。為躲避迫害,1934年6月,蕭紅、蕭軍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逃離哈爾濱,到達青島。在青島,蕭軍在《青島晨報》任主編,蕭紅完成著名中篇小說《生死場》。此間, 兩人與上海的魯迅先生取得聯系,并得到魯迅的指導與鼓勵。
當年11月,蕭紅、蕭軍與作家張梅林離開青島抵達上海。在上海,蕭紅、蕭軍經常到魯迅家做客,向魯迅請教。魯迅特意將兩人介紹給茅盾、聶紺弩、葉紫、胡風等左翼作家。這些人后來都成為蕭紅的好朋友,對她的創作和生活產生一定影響。魯迅和許廣平不但在創作上指點他們,還十分關心他們的生活。
1935年12月,《生死場》出版,署名“蕭紅”。魯迅為之作序,胡風為其寫后記,作品在文壇上引起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蕭紅一舉成名。
注:魯迅與蕭紅并非師生關系。魯迅1923年曾在女師大任教,后受反動勢力迫害,先后到廈門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27年9月起,與許廣平在上海開始同居生活直至1936年逝世。蕭紅是1930年到女師大附中讀高中的。
4、蕭紅和魯迅的關系
蕭紅和魯迅是良師益友的關系。
蕭紅可謂是魯迅發掘最具文學才華的人物。他們之間筆法相近、理想一致、才情共通,這些特點讓魯迅和蕭紅之間迅速地成為良師益友的關系。我認為《生死場》是連接魯迅和蕭紅的重要節點。當晚年時期的魯迅讀到這部書時仿佛和知己痛快地暢談一場。
因此蕭紅對于魯迅而言一個被世間塵土埋沒的明珠。而蕭紅對于魯迅則是充滿了感激和尊敬。我們回顧蕭紅的前半生都是在掙扎中度過,魯迅的出現無疑是將她從泥潭中拉起來。這是一場知己之間的相遇、強者之間的惺惺相惜。
蕭紅人物生平
蕭紅,祖籍山東省聊城市莘縣董杜莊鎮梁丕營村,中國近現代女作家,被譽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本名張秀環,后改名為張廼瑩(一說為:張乃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1911年,出生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地主家庭。
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返?。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發表長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