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陶淵明的《陋室銘》全文是什么
1、陶淵明的《陋室銘》全文是什么
《陋室銘》——唐代劉禹錫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會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龍棲留住就顯神靈。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遠揚。苔蘚爬上臺階染出一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無術之徒。
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繁雜的音樂攪擾聽覺,沒有文牘公務勞累身心。似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如西蜀揚子云的草屋??鬃诱f:“這有什么簡陋呢?”
背景:
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里住三間三廂的房子??珊椭菘h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焙椭葜h知道后很生氣,吩咐衙里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
新居位于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并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p>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來源:百度百科-陋室銘
2、劉禹錫陋室銘全詩
劉禹錫《陋室銘》全詩如下:
《陋室銘》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譯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會有名氣。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會有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臺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到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之人,來往的沒有知識淺薄之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
沒有弦管奏樂的聲音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
寫作技法
《陋室銘》的寫作技法運用繁雜,在區區八十一字內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借代類比等手法,而且押韻,韻律感極強,讀來金石擲地又自然流暢,一曲既終,猶余音繞梁,讓人回味無窮。
從句式看,《陋室銘》以駢句為主,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和諧,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齊整之美。但《陋室銘》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銘》是駢散結合,使文章節奏明快、語言錯落有致,讀來抑揚頓挫,和諧悅耳,在聽覺上給人音樂的美感。
同時,文章又重在五言,間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參差,文章一韻到底。
3、陋室銘全詩
《陋室銘》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創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駢體銘文。
全文如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全文翻譯: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顯得有了靈氣。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覺不到簡陋了)。長到臺階上的苔痕顏色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到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這有什么簡陋呢?”
4、《陋室銘》原文及翻譯注釋
《陋室銘》原文及翻譯注釋如下: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銘》注釋:
1、陋室:簡陋的屋子。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駢句,句式較為整齊,朗朗上口。
3、在:在于。
4、名:出名,著名,名詞用作動詞。
5、靈:神奇;靈異。
6、斯是陋室:這是簡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詞,此,這;是:表肯定的判斷動詞。
7、惟吾德馨(xīn):只因為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惟:只;吾:我;馨: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p>
8、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上:長到;入:映入。
9、鴻儒:大儒,這里指博學的人。鴻:同“洪”,大;儒:舊指讀書人。
10、白?。浩矫?,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11、調(tiáo)素琴:彈奏不加裝飾的琴。調:調弄,這里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12、金經:現今學術界仍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是指佛經(《金剛經》),也有人認為是儒家經典。金:珍貴的。
13、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的總稱,這里指奏樂的聲音。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
14、之:語氣助詞,不譯。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15、亂耳:擾亂雙耳。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擾亂。
16、案牘(dú):官府的公文,文書。
17、勞形:使身體勞累。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18、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臥龍崗中隱居躬耕;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出仕前曾隱居南陽臥龍崗中;子云:即揚雄,西漢時文學家,蜀郡成都人;廬:簡陋的小屋子。
19、孔子云:孔子說,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說。《論語·子罕》:“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體現他謙虛的品格。
20、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屬于賓語前置。之:助詞,表示強烈的反問,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陋室銘》譯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盛名;水不在于深,有蛟龍潛藏就顯示神靈。這雖然是間簡陋的小屋,但我品德高尚、德行美好。苔痕布滿階石,一片翠綠;草色映入簾櫳,滿室蔥青。
往來談笑的都是飽學多識之士,沒有一個淺薄無識之人??梢詮椢醇硬曙椀那伲梢蚤喿x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聲使耳朵被擾亂,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雄的玄亭。正如孔子說的:“有什么簡陋之處呢?”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