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柔桑破嫩芽,辛棄疾寫的《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1、辛棄疾寫的《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代: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譯文
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出嫩芽,東面鄰居家養的蠶種已經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只只烏鴉。
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交錯,飄揚著青布酒旗那邊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里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風雨的摧殘,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邊盛開的蕎菜花。
這是一首歌詠江南農村美好景色的詞,上闋寫近景,下闋寫遠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厭棄城市繁華,熱愛鄉野生活的情趣。作者在熟悉農村生活的基礎上,為人們描繪出一幅清新、美麗的山鄉風景畫,反映了他陶醉于農村優美景色的心情。這首詞畫面優美,情致盎然,意蘊深厚。
詞中用了反襯手法,反襯就是欲擒先縱。從愉快的景象說起,轉到悲苦的心境,這樣互相襯托,悲苦的就更顯得悲苦。前人談辛詞往往用“沉痛”兩字,他的沉痛就在這種地方。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頭薺菜花”句可以見出詞人對南宋偏安局面還寄托很大的希望。這希望是由詞人在村中看到的勞動人民從事農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說明“詩可以怨”(訴苦),下句說明“詩可以興”(鼓舞興起)。
2、鷓鴣天代人賦陌上柔桑破嫩芽翻譯
《鷓鵠天·陌上柔桑破嫩芽》翻譯如下:
翻譯:
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出嫩芽,東面鄰居家養的蠶種已經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唉眸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只只烏鴉。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交錯,飄揚著青布酒旗那邊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里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風雨的摧殘,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邊盛開的薺菜花。
原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墻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后被主和派排擠,退隱山居。1207年病逝,追贈少師,謚號“忠敏”。辛棄疾詞風“激昂豪邁,風流豪放”,代表著南宋豪放詞的最高成就。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在其后方的漢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嚴苛的壓榨,奮起反抗。二十一歲的辛棄疾也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并擔任掌書記。
3、陌上柔桑破嫩芽的翻譯是什么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解釋: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出嫩芽,東面鄰居家養的蠶種已經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只只烏鴉。詩詞名稱:《鷓鴣天·代人賦》。本名:辛棄疾。別稱:辛忠敏。字號: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號稼軒居士。所處時代:宋代。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出生時間:1140年5月28日。去世時間:1207年10月3日。主要作品:《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清平樂.村居》《送劍與傅巖叟》《滿江紅》《卜算子修竹翠羅寒》等。主要成就:豪放派詞人的代表,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討平起義,創設飛虎軍。
我們為您從以下幾個方面提供“陌上柔桑破嫩芽”的詳細介紹:
一、《鷓鴣天·代人賦》的全文點此查看《鷓鴣天·代人賦》的詳細內容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
春在溪頭薺菜花。
二、賞析
這是一首歌詠江南農村美好景色的詞,上闋寫近景,下闋寫遠景,借景抒情,流露出作者厭棄城市繁華,熱愛鄉野生活的情趣。作者在熟悉農村生活的基礎上,為人們描繪出一幅清新、美麗的山鄉風景畫,反映了他陶醉于農村優美景色的心情。這首詞畫面優美,情致盎然,意蘊深厚。
上闋頭二句在描寫桑樹抽芽、蠶卵開始孵化時,用了一個“破”字非常傳神地寫出了桑葉在春風的催動下,逐漸萌發、膨脹,終于撐破了原來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僅有動態,讓人感到桑芽萌發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崗細草鳴黃犢”“平崗細草”和“黃犢”是相互關聯的,黃犢在牛欄里關了一冬,當放牧在平坡上時被乍見春草,歡快無比。“鳴”雖寫聲音,但可以讓人想見黃犢吃草時的悠閑,神態。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鴉”按說會構成一片衰颯景象,但由于用了一個動詞“點”字,卻使情調發生了變化。“點”狀烏鴉或飛或棲,有如一團墨點,這是確切的寫實,早春的寒林沒有樹葉,所以黑色的烏鴉,在林中歷歷可見。作者卻是在欣賞一幅天然的圖畫。
從表面看,這首詞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著上半片在寫景。這里下半片的寫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瀾的。首先它是推遠一層看,由平岡看到遠山,看到橫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還由鄉村推遠到城里。“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來很平常,全詞都在寫自然風景,只有這句才寫到人的活動,這樣就打破了一味寫景的單調。這是寫景詩的一個訣竅。盡管是在寫景,卻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須加入一些人的情調,有人的活動,詩才顯得有生氣。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兩句是全詞的畫龍點睛,它又象是在寫景,又象是在發議論。這兩句決定了全詞的情調。如果單從頭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這首詞的情調是很愉快的。但詞人是一位忠義之士,處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擄去了宋徽宗、宋欽宗二帝,還在節節進逼的情勢之下,他想圖恢復,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憒無能,茍且偷安者,叫他一籌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這種心情成了他的許多詞的基本情調。這首詞實際上是愁苦之音。
“斜日寒林點暮鴉”句已透露了一點消息,到了“桃李愁風雨”句便把大好錦繡河山竟然如此殘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現出來了。從前詩人詞人每逢有難言之隱,總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說出來。辛詞凡是說到風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進逼的局面。這里的“城中桃李愁風雨”也是慨嘆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詞中用了反襯手法,反襯就是欲擒先縱。從愉快的景象說起,轉到悲苦的心境,這樣互相襯托,悲苦的就更顯得悲苦。前人談辛詞往往用“沉痛”兩字,他的沉痛就在這種地方。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頭薺菜花”句可以見出詞人對南宋偏安局面還寄托很大的希望。這希望是由詞人在村中看到的勞動人民從事農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說明“詩可以怨”(訴苦),下句說明“詩可以興”(鼓舞興起)。
三、注解
些:句末語助詞。
平岡:平坦的小山坡。
青旗:賣酒的招牌。
薺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莖葉嫩時可以吃。
四、辛棄疾其他詩詞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清平樂.村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鷓鴣天》、《青玉案元夕》。五、譯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田間小路邊桑樹柔軟的新枝上剛剛綻放出嫩芽,東面鄰居家養的蠶種已經孵出了小蠶。平坦的山崗上長滿了細草,小黃牛在哞哞地叫,落日斜照春寒時節的樹林,樹枝間棲息著一只只烏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青山遠遠近近,小路縱橫交錯,飄揚著青布酒旗那邊有一戶賣酒的人家。城里的桃花李花最是害怕風雨的摧殘,最明媚的春色,正是那溪邊盛開的蕎菜花。
相同朝代的詩歌
《曹將軍》、《下瞿塘》、《滕王閣》、《兒餒嗔郎罷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詩也戲為箋之》、《題艾溪》、《廢貢院為米廩過之值盤_》、《送客至靈谷》、《嘆_詞》、《題陳朝玉愛竹軒》、《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圖》。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鷓鴣天·代人賦的詳細信息
4、鷓鴣天 代人賦古詩的意思?
鷓鴣天·代人賦
宋·辛棄疾
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沈銷。山無重數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嬌。
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愁邊剩有相思句,搖斷吟鞭碧玉梢。
詩詞譯文:
落日里寒鴉歸巢,一片傷心景色。只有池塘柳樹發出嫩綠的新芽顯出溫柔情景。如果不是眼下親自感受這離愁別恨的苦楚,根本不會相信這世上真會有人傷心白頭。
離腸寸斷,淚流難收。懷著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紅樓。明明知道你我已被山巒所阻隔,可還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欄桿上,一直凝望而不能罷休。
《鷓鴣天·代人賦》是南宋詞人辛棄疾所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清新雋永的羈旅懷人之作。開篇以征塵與沉香對舉,暗暗引出相思之意。
《鷓鴣天·代人賦》在風格上也比較特別,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優美婉約詞。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