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賀鑄,青玉案賀鑄原文及翻譯
1、青玉案賀鑄原文及翻譯
《青玉案》賀鑄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
翻譯:她輕盈的腳步沒有越過橫塘路,依舊凝望目、送你帶走了芬芳,這錦繡華年可和誰共度。是在月下橋邊花院里,在花窗朱門大戶。這只有春風才知道她的居處,飄飛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將暮。我揮起彩筆剛剛寫下斷腸的詩句,若問我的愁情究竟有幾許。就像那一望無垠的煙草,滿城翻飛的柳絮。
作者介紹
賀鑄,北宋詞人,字方回,又名賀三愁,人稱賀梅子,自號慶湖遺老。漢族,出生于衛州。出身貴族,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賀鑄長身聳目,面色鐵青,人稱賀鬼頭。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蘇州,杜門校書。不附權貴,喜論天下事。能詩文,尤長于詞。其詞內容、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于錘煉語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青玉案》
2、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原文及翻譯賞析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原文: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版本一)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版本二)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翻譯及注釋
翻譯 輕移蓮步不再越過橫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塵一樣飄去。正是青春年華時候,可什么人能與她一起歡度?是月臺,是花榭,是雕飾的窗,是緊閉的朱戶,這只有春天才會知道她的居處。飄飛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將暮,揮起彩筆剛剛寫下斷腸的詩句。若問閑情愁緒有幾許?好像一江的煙草,滿城隨風飄落的花絮,梅子剛剛黃熟時的霖雨。
注解 凌波:形容女子步態輕盈。芳塵去:指美人已去。錦瑟華年:指美好的青春時期。錦瑟:飾有彩紋的瑟。月臺:賞月的平臺。花榭:花木環繞的房子。瑣窗:雕繪連瑣花紋的窗子。朱戶:朱紅的大門。蘅皋(heng gāo,橫高):長著香草的沼澤中的高地。彩筆:比喻有寫作的才華。事見南朝江淹故事。試問閑愁都幾許:都幾許,有多少。試問,一說「若問」。閑愁,一說「閑情」。一川:遍地。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翻譯二
她輕盈的腳步沒有越過橫塘路,我傷心地目送她像芳塵一樣飄去。這錦繡華年可和誰共度?是在月下橋邊花院里,還是在花窗朱門大戶?這只有春風才知道她的居處。飄飛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將暮,我揮起彩筆剛剛寫下斷腸的詩句。若問我的愁情究竟有幾許。就像那一望無垠的煙草,滿城翻飛的柳絮,梅子黃時的綿綿細雨。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閑愁」。上片寫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悵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淪下僚、懷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寫因思慕而引起的無限愁思。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閑愁」。立意新奇,能興起人們無限想像,為當時傳誦的名篇。
賀鑄的美稱「賀梅子」就是由這首詞的末句引來的。據周紫芝《竹坡詩話》載:「賀方回嘗作《青玉案》詞,有『梅子黃時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可見這首詞影響之大。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橫塘,在蘇州城外。龔明之《中吳紀聞》載:「鑄有小筑在姑蘇盤門外十余里,地名橫塘。方回往來于其間。」是作者隱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這里是說美人的腳步在橫塘前匆匆走過,作者只有遙遙地目送她的倩影漸行漸遠。基于這種可望而不可即的遺憾,作者展開豐富的想像,推測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樣生活的。「錦瑟年華誰與度?」用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意。下句自問自答,用無限婉惜的筆調寫出陪伴美人度過如錦韶華的,除了沒有知覺的華麗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這種跨越時空的想像,既屬虛構,又合實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見發端,下片則承上片詞意,遙想美人獨處幽閨的悵惘情懷。「碧云」一句,是說美人佇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籠罩了周圍的景物,才驀然醒覺。不由悲從中來,提筆寫下柔腸寸斷的詩句。蘅皋,生長著香草的水邊高地,這里代指美人的住處。「彩筆」,據《南史·江淹傳》:「……(淹)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這里用彩筆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題寫「斷腸句」?于是有下一句「試問閑愁都幾許?」劉熙載云:「賀方回《青玉案》詞收四句云:『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其未句好處全在『試問』句呼起,及與上『一川』二句并用耳。」筆者認為,「試問」一句的好處還在一個「閑」字。「閑愁」,即不是離愁,不是窮愁。也正因為「閑」,所以才漫無目的,漫無邊際,飄飄渺渺,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種若有若無,似真還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差堪比擬。作者妙筆一點,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將無形變有形,將抽像變形象,變無可捉摸為有形有質,顯示了超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宋·羅大經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清·王闿運說:「一句一月,非一時也。」都是贊嘆末句之妙。
賀鑄一生沉抑下僚,懷才不遇,只做過些右班殿臣、監軍器庫門、臨城酒稅之類的小官,最后以承儀郎致仕。將政治上的不得志隱曲地表達在詩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慣用手法。因此,結合賀鑄的生平來看,這首詩也可能有所寄托。賀鑄為人耿直,不媚權貴,「美人」、「香草」歷來又是高潔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澤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懷才不遇的形象寫照嗎?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首詞之所以受到歷代文人的盛贊,「同病相憐」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吧!當然,逕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詞,抒寫的是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悵惘,亦無不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理解,這首詞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對于封建時代的人們來說,都是「與我心有戚戚焉」。這一點正是這首詞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詩詞作品: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詩詞作者:【 宋代 】 賀鑄 詩詞歸類: 【宋詞三百首】、【婉約】、【春天】、【寫景】、【愛情】、【相思】
3、青玉案賀鑄翻譯及賞析
青玉案賀鑄翻譯及賞析詳細如下:
翻譯: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郁郁不得志的“閑愁”。立意新奇,能興起人們無限想象,為當時傳誦的名篇。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見發端。開頭兩句的“凌波”“芳塵”化用曹植《洛神賦》句意,是說美人的腳步在橫塘前匆匆走過,詞人只有遙遙地目送她的倩影漸行漸遠。著“目送”兩字,細膩逼真地刻畫出詞人對佳人遠去的一往情深的復雜心態。
4、青玉案原文
宋 辛棄疾《青玉案》
原文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賀鑄《青玉案》
原文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宋 黃公紹《青玉案》
原文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宋 黃大臨《青玉案》
和賀方回韻,送山谷弟貶宜州
原文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弟兄華發,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
樽罍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
宋·李清照《青玉案》
征鞍不見邯鄲路,莫便匆匆歸去。秋風蕭條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燈清話,最好流連處。
相逢各自傷遲暮。獨把新詩誦奇句。鹽絮家風人所許。如今憔悴,但馀雙淚,一似黃梅雨。
宋·蘇軾《青玉案》
和賀方回韻送伯固歸吳中
原文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犬,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鴛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宋·黃庭堅《青玉案》
煙中一線來時路。極目送、歸鴻去。第四陽關云不度。山胡新囀,子規言語。正在人愁處。
憂能損性休朝暮。憶我當年醉時句。渡水穿云心已許。暮年光景,小軒南浦。同卷西山雨。
現代作品
璟翎《青玉案·軒轅情》
原文
浮云碧落軒轅暗,恨欲狂,憂傷滿。 指駕長車華夏憾! 古今國辱,永生不忘,誰教風云亂?
狂瀾翻涌何人挽,吾自橫江裂波斷! 但使存亡皆坦蕩。 半紙愁緒,一腔宿愿,不把丹心換!
斜陽草樹《青玉案》
閨樓忽傳歌幾縷,但只聞,舊時曲。伊人何事憑欄語,欲言還休,舉步卻止,思量有幾許。
鶗鴂聲里春光暮,多少年華空自負。試問繾綣尋何處,東風吹盡,芳菲漸去,夢回千百度。
琴岫兮《青玉案》
羅巾倒壓釵痕淺,倩誰見、鸞妝晚?拾翠空牽愁緒亂,柳枝曾折,江南曉岸,立盡湘簾畔。
離群乍咽啼紅滿,蟾影生涼楚弦斷。憶昔君歸蘭棹遠,落霞輕隱,孤煙暗卷,鄉夢風吹散。
鄭名喆《青玉案》
千載為覓知己友,五萬士、無言酌。若有知音何辨左?視而見心,若需言說?一夜皆答諾。
秋風襲襲不敢落,百里尋他不知錯。誰想他是爐中火,他還在那,不曾走過,心滿歉疚坐。
元雪琴《青玉案》
愁情自古無交代,后來者,翻悲態。多少英雄憐粉黛。盈杯釀月,銀輝寫隘,都是人情外。
曉樓滴雨雙頭拜,記故新人總無奈。夢里舊顏今可在?絲連未斷,憑添阻礙,錯過無言怪。
元雪琴《青玉案》
蓮開并蒂雙珍偶,鼓浪嶼,南湖秀。閑適悠哉詩意透。橫波繾綣,花嬌枝瘦。正是游時候。
對杯載酒誰人后,飲醉濃茶見紅豆。復醒猶如江岸柳。心期絕處,憂君知否?何奈遲回首!
麥向瑩《青玉案》
殘霞難挽江天暮。濁流里、萍漂處。近月擺橫歸岸櫓。網垂愁淚,惹來白鷺。斜眼觀漁父。
頑童未識謀生苦。躡足潛蹤走貓步。手執團荷當劍舞。縱身低喝,公爺站住!笑蕩芙蓉浦。
不知樓主要誰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辛棄疾的《青玉案》。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