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騳骉怎么讀,馬騳骉是什么字?怎么讀?
1、馬騳骉是什么字?怎么讀?
馬、騳、骉讀作:[mǎ dú biāo]
一、馬
拼音:mǎ,注音:ㄇㄚˇ,部首:馬部,部外筆畫:0畫,總筆畫:3畫,五筆86:CNNG
五筆98:CGD,倉頡:NVSM,鄭碼:XA,四角:77127,結構:單一,電碼:7456
區位:3477,統一碼:9A6C,筆順:フフ一
二、騳
拼音:dú,注音:ㄉㄨˊ,部首:馬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20畫,五筆86:CCY
五筆98:COCO,倉頡:SFSQF,鄭碼:CUCU,四角:71327,結構:左右,疊字:二疊字
拆字:兩個馬,統一碼:9A33,筆順: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
三、骉
拼音:biāo,注音:ㄅ一ㄠ,部首:馬部,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9畫,五筆86:CCCF
五筆98:CGCG,倉頡:NMNMM,鄭碼:XXX,四角:77127,結構:品字,電碼:9623
疊字:三疊字,拆字:三個馬,統一碼:9A89,筆順:フフ一フフ一フフ一
馬的漢字筆畫:
馬的相關組詞:
1.馬鱉[mǎ biē]
水蛭。
2.黑馬[hēi mǎ]
黑色的馬。
3.馬倌[mǎ guān]
專職養馬的人。
4.戰馬[zhàn mǎ]
經過特殊訓練,用于作戰的馬。
5.馬趴[mǎ pā]
身體向前跌倒的姿勢:摔了個大~。
2、馬騳骉這三個字怎么念?
馬騳骉 讀音:mǎ dú biāo
馬(馬)[mǎ] 【名】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匹。駿~。~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 姓氏。【形】大:~蜂。~勺。
騳讀音為dú,生僻字,讀音二聲,意為兩馬并馳騁。
骉是一個中國漢字,讀音為biāo,本意是眾馬奔騰的樣子,此字無其他引申義。《左思·吳都賦》等均有相關記載。
3、“馬騳骉”的讀音是什么?
馬騳骉
讀音:mǎ dú biāo
馬(mǎ):
草食性動物。在4000年前被人類馴服。普氏野馬(Przewalski\'s horse)(66個染色體),家馬(64個染色體)可以雜交有可育的后代,馬在古代曾是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等活動的主要動力。全世界馬的品種約有200多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動力機械的發明和廣泛應用,馬在現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小。馬匹主要用于馬術運動和生產乳肉,飼養量大為減少。但在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馬仍以役用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來源。馬的主食是草。
騳:
拼音:dú
簡體部首:馬
五筆:CCY
總筆畫:20
筆順編碼: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橫, 豎, 橫, 橫, 豎, 橫折鉤, 點, 點, 點, 點
解釋:1.馬奔跑。2.兩匹馬并著跑發出的聲音。
骉:
拼音:biāo
簡體部首:馬
五筆:CCCF
總筆畫:9
筆順編碼:橫折, 豎折折鉤, 橫, 橫折, 豎折折鉤, 提, 橫折, 豎折折鉤, 橫
解釋:眾馬奔騰的樣子。
4、馬騳骉這三個字怎么念?
馬騳骉 mǎ dú biāo
騳
拼 音
dú
部 首馬
筆 畫20
繁 體騳
五 筆CCY
生詞本
基本釋義
馬奔跑。
兩匹馬并著跑發出的聲音。
骉
拼 音
biāo
部 首馬
筆 畫9
五 行水
繁 體驫
五 筆CCCF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許多馬跑的樣子。
馬
拼 音
mǎ
部 首馬
筆 畫3
五 行水
繁 體馬
五 筆CN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1.哺乳動物,頭小,面部長,耳殼直立,頸部有鬣,四肢強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長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車、耕地、乘騎等用。皮可制革。
2.大:~蜂。~勺。
3.姓。
相關組詞
馬上
[mǎ shang]
立即。
[mǎ shàng]
(副)立刻:老師~就到。
小馬
[xiǎo mǎ]
清代衙署中一種執役人員。
走馬觀花
[zǒu mǎ guān huā]
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現比喻觀察事物不深入,不細致。也說走馬看花。[近]不求甚解。[反]追根究底。
騎馬找馬
[qí mǎ zhǎo mǎ]
比喻東西就在身邊,還到處去找。也比喻在做某工作的同時另找更好的工作。
馬到成功
[mǎ dào chéng gōng]
戰馬一到就取得了成功,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
馬車
[mǎ chē]
1.馬拉的車子,或載人,或運貨。
海馬
[hǎi mǎ]
1.又稱“龍落子”。魚綱,海龍科。頭部彎曲,與軀干成直角,身體被角質環所包裹,很像披甲的戰馬,故名。行動緩慢,以浮游甲殼類為食。中國沿海都有,可用作中藥。#####2.哺乳綱,鰭足目,海馬科。頭圓,嘴闊。上犬齒長而...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