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爾區,德國魯爾區的衰落與興起是什么
1、德國魯爾區的衰落與興起是什么
德國魯爾區的衰落與興起是一段充滿曲折與挑戰的歷史。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是一個以煤炭和鋼鐵生產為主的工業區。在二戰前夕,魯爾區是德國最富裕、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德國工業的重心所在。然而,二戰的爆發給魯爾區帶來了極大的破壞和經濟困境。
戰后的魯爾區經歷了長達數十年的重建和發展。在西德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魯爾區逐漸恢復了生產力和經濟實力。然而,在全球化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魯爾區的傳統產業逐漸失去了優勢,市場需求也發生了變化。隨著煤炭和鋼鐵行業的衰落,魯爾區的經濟形勢變得日益嚴峻。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魯爾區開始了一項全面的轉型計劃。他們從過去的重工業轉向了高科技產業,并大力發展了環保、能源和創新領域。魯爾區還積極推動城市化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以提高地區的文化軟實力和吸引力。
如今,經過多年的努力,魯爾區已經實現了從傳統重工業向現代高科技產業的轉型,成為了德國最具活力和創新性的地區之一。魯爾區的轉型經驗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啟示和借鑒,展示了全面轉型的可能性和價值。
2、魯爾區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它位于哪里
魯爾區位于德國西部、萊茵河下游支流魯爾河與利珀河之間的地區。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魯爾工業區是德國,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位于德國西部、萊茵河下游支流魯爾河與利珀河之間的地區,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境內。其面積4593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1.3%。
魯爾區的工業是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物質基礎。戰后又在西德經濟恢復和經濟起飛中發揮過重大作用,工業產值曾占全國的40%。
3、魯爾工業區形成的有利條件。
1、魯爾區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2、魯爾區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
3、水陸交通便利。
4、魯爾區既是生產中心,又是消費中心。市場廣闊。
魯爾工業區是德國,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位于德國西部、萊茵河下游支流魯爾河與利珀河之間的地區,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境內;通常將魯爾煤管區規劃協會所管轄的地區,作為魯爾區(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積4593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1.3%。
:
魯爾工業區衰落的原因
1、生產結構單一
魯爾工業區的工業生產集中于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五大工業部門,其中,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是全區經濟的基礎,這樣的生產結構中,如果某一工業部門衰落則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20世紀50年代后,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廣泛應用,在世界能源的消費構成中,煤炭的比重逐漸減少,技術的發展使煉鋼的耗煤量逐漸降低,魯爾區的煤炭產量也逐漸減少。
3、世界性的鋼鐵過剩
20世紀50年代以后,產鋼和出口鋼的國家越來越多,世界鋼鐵市場競爭激烈。隨后,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以及鋼產品替代品的廣泛應用,使世界鋼材消耗量急劇減少。世界性的鋼鐵過剩,也導致了魯爾區鋼鐵工業的衰落。
4、老工業區發展趨于飽和狀態
重化工業集聚帶來的環境污染、用地緊張、交通擁擠等問題,迫使許多企業的經濟活動紛紛向德國南部地區轉移,也使魯爾區的工業發展難以為繼。
來源:百度百科-魯爾工業區
4、魯爾區的區位優勢
魯爾區的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歐洲的交通路口。
魯爾區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古就為東西歐往來的“圣路”地帶,也是北歐通向中歐、南歐的捷徑,地處歐洲的交通路口。在近代資本主義發展中,又位于歐洲經濟最發達的“金三角”內,西距共同體成員國法、荷、比、盧的工業區很近。
魯爾區北距共同體成員國丹麥以及瑞典南部工業區不遠,東北、南面又鄰近本國下薩克森的經濟重心區漢諾威—沃爾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業區和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萊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爾多夫為中心的工業區。便于工業區間以及與歐洲共同體成員國間的貿易往來。
魯爾區簡介
魯爾工業區是德國,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位于德國西部、萊茵河下游支流魯爾河與利珀河之間的地區,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境內;通常將魯爾煤管區規劃協會所管轄的地區,作為魯爾區的地域界限,其面積4593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1.3%。
魯爾區南部的魯爾河與埃姆舍河之間的地區,工廠、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網交織在一起,形成連片的城市帶。并且它形成于19世紀中葉,是典型的傳統工業地域,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魯爾區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