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讀音,鰻魚怎么讀
1、鰻魚怎么讀
鰻魚讀音:mán yú。
鰻魚,別名白鱔、白鰻、河鰻、鰻鱺、溪滑、青鱔、日本鰻,魚類一種。鰻魚是指屬于鰻鱺目分類下的物種總稱。又稱鱔,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征。此外鰻魚與鮭魚類似具有洄游特性。鰻魚屬魚類,似蛇,但無鱗,一般產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鰻魚的仔魚體長6厘米左右,體重0.1克,但它的頭狹小,身體高、薄又透明像片葉子一般,所以稱為“柳葉魚”。它的體液幾乎和海水一樣,所以可以很省力地隨著洋流作長距離的漂送。
生活習性
鰻魚的性別是環境決定的,族群數量少時,雌魚的比例會增加,族群數量多則減少,整體比例有利于族群的增加。鰻魚在深海中產卵繁殖,在淡水環境中成長。性情兇猛、貪食、好動、晝伏夜出、趨旋光性強、喜流水、好暖。
遷徙魚類出生在淡水河流,之后進入海洋,當它們成年時再返回淡水河流產卵。而鰻魚卻與此相反,它們在海水中產卵,小魚只有手指長短且無法分辨性別,便流入河中,直至成長至成年體分辨出性別。幾年之后,它們再次返回海洋進行交配產卵。
2、鰻魚的正確讀音是什么?
鰻魚的正確讀音是:mán yú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如果贊同我的觀點請您采納哦
3、鰻魚讀音
鰻魚讀音讀音:mán yú 。
海鰻(學名:Muraenesox cinereus,別名:灰海鰻),鰻鱺總目海鰻科海鰻屬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海鰻廣泛分布于非洲東部,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在中國沿海均產,東海為主產區。該類動物體呈長圓筒形,尾部側扁,尾長大于頭和軀干長度之和,頭尖長,眼橢圓形。
其口大,舌附于口底,上頜牙強大銳利,犁骨中間具10~15個側扁大牙,體無鱗呈黃褐色,大型個體沿背鰭基部兩側各具1暗褐色條紋。海鰻屬于兇猛肉食性魚類,游泳迅速,常棲息在水深50~80米底質為沙泥或巖礁的海區。
體長為體高的15.5-24.8倍(鰓孔處)和18-23.8倍(肛門處),為頭長的6.39-7.43倍。頭長為吻長的3.67-3.97倍,為眼徑的8.25-11.73倍,為眼間距的6.69-10.0倍。尾部長為頭與軀干合長的1.47-1.71倍。
體外形態:
日本海區的生殖魚群的胴長,雌魚一般在400毫米,雄魚在300毫米左右,首次性成熟個體雌魚約300毫米,雄魚210毫米。中國東海一般漁獲物的胴長為350-430毫米,體重約1000克,大者約610毫米以上。體延長,軀干部近呈圓柱狀,尾部較側扁。體較高。頭細長,呈錐狀。吻長而尖,尖端圓扁膨大,其后有一凹刻。眼呈長橢圓形。眼間隔微凸。
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位于吻前部1/3處吻端凹刻的稍后方,具一短管;后鼻孔位于吻側后1/3處,不具短管??诖螅仕綘?,口裂后伸到眼后下方。上頜較下頜略突出。上下頜齒均為3行,上頜齒以中間1行較大,側扁,略呈三角形,內外側者細小,近錐狀。
內側的1行排列不規則,在中后部往往形成不規則的2-3行,腭骨部外方周圍具一行5-10個大形犬齒,中部無齒,與兩頜齒及犁骨齒之間有一段無齒區。犁骨齒3行,中間1行最大,均呈三角形。下頜前方外行齒細小,不向外傾斜,內行具4-7個大形犬齒。鰓孔寬大。肛門位于體1/2前方的腹面。
4、“鰻”字的讀音是什么?
鰻:【拼音】[mán] 【釋義】鱺魚,身體細長,前圓后扁,生活在淡水中,到海洋產卵。肉含豐富脂肪。亦稱“白鱔”、“白鰻”,簡稱“鰻”。【詳細釋義】鰻魚,今俗曰鰻鱺。構成無足目(Apodes)許多種貪食的細長如蛇的真骨魚類,皮膚多半是無鱗的和溜光粘滑的,沒有骨盆,有時也沒有胸鰭,中間鰭全部融合于尾部。如:河鰻;海鰻許多種多少類似真正鰻的細長型魚類(如合鰓目的魚)的泛稱。
【相關詞語】
鰻鱺 【讀音】mán lí【解析】鰻鱺是一種洄游性和肉食性兇猛魚類。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
風鰻【讀音】fēng mán 【解析】經過精細剖割加工風干的鰻鱺或海鰻制品,又稱海鰻鲞,在沿海地區很流行。鰻魚鲞的質量以體呈長扁形,剖面淡黃色,肉厚堅實,形體完整無損,干度足者為上品。制品干燥后,需進行包裝,在保藏中應注意防潮、防蟲蛀。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