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怎么讀,鲇怎么讀
1、鲇怎么讀
鲇拼音:nián
釋義:鲇魚。體長,前端平扁,后部側扁,口寬大,有須兩對。無鱗,皮膚黏滑。生活在河湖池沼中。
例句:
1、堪稱今年最“強壯”的臺風“鲇魚”正攜風帶雨,步步向我國緊逼。預計今夜游入海南,而后直入廣東。面對臺風的秋后算賬。勢必掀起狂風巨浪,出現強風暴雨。務必關好門窗,嚴禁出門放。
2、陸良不僅風景優美,而且物產豐富,土特產很多。最出名的有:又酥又甜的麻依馓子;汁多味香甜的蜜香梨、小黃梨;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鲇魚、金線魚;營養豐富的乳餅等。
3、后來提起這個笑話,他就捻著兩撇鲇魚須,又褒又貶地說:"唉,有志不在年高呀!管怎么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4、那黑黑的鲇魚頭解凍后,厚厚的魚唇開始急促的張合,這個魚頭竟然是活的!諸人震驚凌泥兒出色刀章的同時,卻也更加擔心凌泥兒的命運。
5、據他們估算,近些年渤海灣里絕種的“海貨”至少30種,白鱗魚、黃鲴魚、鲇魚、鳳尾魚、梭魚、目魚等過去渤海盛產的魚類,現在已難見其蹤跡了。
2、鲇怎么讀?
鲇讀作:nián
聲母n,介母i,韻母an,聲調二聲。
部首魚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3畫
五筆QGHK,倉頡NMYR,鄭碼RIJ
四角21160
〔鲇魚〕頭大嘴寬,尾圓而短,皮有黏質,無鱗,背部蒼黑色,腹白色,上下頜有四根須。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只有四個
1、魚[nián yú]
魚綱,鲇科。
2、鲇溜[nián liū]
亦作“鯰出溜”。比喻像鲇魚一樣又黏又滑地很快溜走。
3、鼠鲇[shǔ nián]
南海產的一種小魚。
4、鲇緣竹[nián yuán zhú]
鲇魚上竹竿。比喻上升艱難。
3、鯰怎么讀
鯰,讀音nián
鯰目鯰科魚類的統稱。頭大而扁,嘴闊,上下頜有四根長須,無鱗,皮膚多黏液。
詳細釋義
1、同“鲇”
鯰目鯰科魚類的統稱。頭大而扁,嘴闊,上下頜有四根長須,無鱗,皮膚多黏液。背蒼黑色,腹白,背鰭、胸鰭上棘刺有毒。約有二千五百多種,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長于河湖池沼中,白晝棲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以小魚、貝類、蛙類等維生。
2.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ni?n??
粵語nim4潮州話娜奄5[潮州、饒平]羅奄5,niam5[潮州、饒平]liam5[澄海]niang5
4、鲇魚與鯰魚的讀音
鲇魚 [nián ], 鯰,拼音[nián];
鲇是鲇科、鲇屬魚類。體前部粗圓,尾部側扁,頭部寬平。吻短而寬圓。兩對鼻孔,前鼻孔有一根短管,近吻端。口裂大,上位,下頜稍突出。兩頜均有一行絨毛狀齒。幼魚時有須3對,成魚時下頜須退化僅有1對,上頜須比頭稍長,下頜須為上頜須長的1/3~1/5。
鯰目鯰科魚類的統稱。頭大而扁,嘴闊,上下頜有四根長須,無鱗,皮膚多黏液。背蒼黑色,腹白,背鰭、胸鰭上棘刺有毒。約有二千五百多種,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長于河湖池沼中,白晝棲伏水底泥中,夜晚出來活動,以小魚、貝類、蛙類等維生。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