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戶開放政策,門戶開放政策名詞解釋
1、門戶開放政策名詞解釋
門戶開放政策名詞解釋如下:
門戶開放政策是由美國首先提出來的。它的主要內容是:在整個中國范圍,列強都有進行貿易的權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機會平等。
同時,它受到列強的普遍歡迎,由此而使得列強在侵華步驟上取得暫時的一致。避免了列強因在華利益的相互抵觸而使得列強間本已十分尖銳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強由爭奪在華利益而轉化為在這個問題上相互合作。
門戶開放政策的背景介紹的擴展:
門戶開放政策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一種外交概念,它指出原則上所有的國家,在中國都享有平等的商業和工業貿易權。門戶開放政策最早來自英國的商務慣例,并且在鴉片戰爭后與清政府簽訂的條約中有所體現。盡管通常門戶開放政策都與中國有關,但在1885年的柏林西非會議上,規定任何國家沒有在剛果河上征收關稅的權利,也屬于門戶開放政策。
門戶開放政策提出有三次。首次是在1899年9月,美國政府以外交照會的形式先后向英法俄等六國政府提出“門戶開放”, 其主要內容有: 對任何條約、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國貨物一律按中國政府現行稅率5%征收關稅; 維護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對資本主義國家開放,各國在各自的“勢力范圍”內,對他國船只、貨物運費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國的費用。
2、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國家
您要問的是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國家是哪個嗎?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國家是中國。中國于1978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其中“門戶開放”政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門戶開放政策的核心是對外開放,通過吸引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等方式,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現代化進程。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包括擴大對外開放的范圍和領域、放寬市場準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時也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推動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3、簡要述評“門戶開放”政策。
【答案】:19世紀末,當帝國主義在中國爭劃勢力范圍時,美國正在同西班牙爭奪古巴和菲律賓,一時無力顧及中國。然而,美國絲毫沒有放棄侵略中國的企圖。美西戰爭結束后,美國政府于1899年9月至11月由國務卿海約翰出面,分別向英、俄、德、日、意、法等國提出了一個關于中國“門戶開放”政策的通牒。主要內容是:(1)各國對他國在中國所取得的任何利益不得干涉;(2)各國對運往自己勢力范圍各口岸的他國貨物,均由中國政府按照中國現行關稅率征稅;(3)各國對進入自己勢力范圍各口岸的船舶,不得征收高于本國船舶的港口稅等。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目的,是企圖通過“機會均等”的手段緩和列強爭奪中國的矛盾,防止列強瓜分中國,以保持整個中國市場對美國商品的自由開放。當時美國的工業總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一位,自信能憑借雄厚的資金和物美價廉、不斷更新換代的精美產品稱霸中國市場,雖然各國對“門戶開放”政策的態度不完全一致,美國對列強基本上贊同“門戶開放”政策的態度還是十分滿意的,這一政策使得美國對中國的侵略后來居上。
4、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目的是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目的是促進互聯網行業競爭和創新。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破在當時主導互聯網市場的美國在線等門戶網站的壟斷地位,促進互聯網行業的競爭和創新。政策要求網絡服務提供商必須提供開放性的基礎設施,任何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可以平等地使用該基礎設施為用戶提供服務,從而鼓勵競爭和創新,使消費者可以更自由地選擇他們想要的互聯網服務。
門戶開放政策對美國互聯網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其成為了全球領先的創新和創業中心,同時也為其他國家的互聯網行業發展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請添加微信號咨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薦閱讀
猜你喜歡
關注我們
